APP下载

颅内罗萨伊-多尔夫曼病1例

2021-04-27段俊艳翟昭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组织细胞轴位颞叶

段俊艳,唐 雷,唐 薇,翟昭华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 南充 637000)

患者男,57岁,头晕伴步态不稳4月余;既往无心脑血管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史。查体:左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迟钝,间接对光反射灵敏,躯干及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上下肢肌力Ⅴ级。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部MRI:右侧颞叶占位,周围见水肿带,T1WI呈等/低信号,T2WI、T2-FLAIR及DWI呈低信号,增强后病灶较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诊断为脑膜瘤(图1A、1B)。头部CT示右侧颞叶见约2.8 cm×2.9 cm稍高密度结节,CT值约46 HU,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图1C);考虑肿瘤性病变。行右侧颞叶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中见病变位于右侧颞部、中颅窝底,与脑组织粘连紧密。术后病理:光镜下见弥漫分布炎细胞浸润(图1D)。免疫组织化学:S-100(+)、CD68(+)、CD163(-)、CD20(部分细胞+)、CD79a(浆细胞及淋巴细胞+)、CD3(部分细胞+)、KI-67(+,灶性区域3%)。病理诊断:(右侧颞叶)罗萨伊-多尔夫曼病(Rosai-Dorfman disease, RDD)。

图1 颅内罗萨伊-多尔夫曼病 A.轴位MR T2WI; B.轴位MR增强T1WI; C.轴位增强CT图像; D.病理图(HE,×40)

讨论RDD又称巨大淋巴结伴窦组织细胞增生,是罕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其病因不明,可能与疱疹病毒、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巨细胞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相关,好发于中青年人。病理上RDD表现为大量泡沫状组织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部分组织细胞中可见被完整吞噬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红细胞(伸入现象);其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主要是S-100(+),可伴CD68(+)、CD1a(-)。根据发病部位,RDD可分为结内型、结外型和混合型,结内型少见。结外RDD可发生于皮下、头颈部、骨骼、肾脏、气管、心脏及胰腺等部位,少见于颅内。颅内RDD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占位效应为其主要表现。MRI上RDD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常因累及脑膜出现“脑膜尾征”而被误诊为脑膜瘤;但RDD的T2WI表现与脑膜瘤不同,后者常呈T2WI等/稍高信号表现。RDD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时,应与钙化型脑膜瘤相鉴别,结合头部CT有助于诊断。本例MRI表现符合RDD表现,虽存在典型“脑膜尾征”,但经头颅CT排除了钙化型脑膜瘤。本病确诊需靠病理检查。

猜你喜欢

组织细胞轴位颞叶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利用OPD scan Ⅲ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Toric IOL轴位的对比研究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
宫颈癌组织细胞中Numb基因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DR跟骨俯卧轴位投照对跟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