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检测血栓弹力图参数及凝血六项的临床意义探析
2021-04-27黄金连
黄金连
(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怀孕期间特有的一种疾病,与多胎、孕前有高血压、超重、慢性疾病和高盐高脂饮食等因素有关[1]。HDCP 主要是妊娠20周以后出现的高血压,轻症患者多无临床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多数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2]。有研究显示,HDCP 患者血液功能处于高凝状态[3]。血液的高凝状态是由于一系列因素所诱发的凝血因子激活,被束缚的白细胞通过产生氧自由基和释放水解酶损伤内皮,从而促使局部血凝块的形成[4],因而形成血栓的危险很高。而静脉血栓形成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下肢静脉栓塞、肺栓塞等,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因而监测HDCP 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有利于临床医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避免导致不良结局的发生。凝血六项是检查患者凝血功能的特异性指标,直接反映该患者的凝血功能。而血栓弹力图(TEG)可检测患者凝血的动态过程。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HDCP 患者的凝血功能和TEG参数的变化,以期了解上述指标的变化对HDCP 患者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HDCP 患者作为HDCP 组(n=72),选取同期健康孕妇作为非HDCP 组(n=72)。纳入标准:(1)符合HDCP 诊断标准[5];(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慢性肾炎;(2)合并糖尿病;(3)血友病;(4)严重肝病;(5)精神异常。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 法
采集HDCP 组与非HDCP 组静脉血2mL,注入枸橼酸钠抗凝试管,离心取血浆成分待检。采用北京思塔高诊断产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STA Compact Max 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1(D-DIMER1)水平,试剂盒购自泉州市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常熟常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TEG-16 全自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检测HDCP 组与非HDCP 组的血栓弹力图(TEG)参数情况包括反应时间(R)、图中两侧曲线的最宽距离(MA)、凝固时间(K)、凝血综合指数(CI)、Angle 角。
1.3 观察指标
(1)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的年龄、孕周、胎次、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和HDCP 家族史等一般资料。(2)观察并比较HDCP 组与非HDCP 组的凝血六项水平的差异。(3)观察并比较HDCP 组与非HDCP 组TEG 参数的差异。(4)观察并记录HDCP 组与非HDCP 组的妊娠结局情况,包括早产、胎儿窘迫、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HDCP 组年龄、孕周和胎次与非HDCP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CP 组BMI、高血压家族史和HDCP 家族史与非HDCP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n(%)]
组别HDCP 组非HDCP 组χ2/t值P 值例数(n)年龄(岁)72 72 30.15±3.27 31.12±3.16 1.447 0.151孕周(周)35.16±2.04 34.76±2.12 0.922 0.359高血压家族史38(52.78)19(26.39)10.483 0.001 HDCP 家族史29(40.28)11(15.28)11.215 0.001单胎62(86.11)67(93.06)多胎10(13.89)5(6.94)≥25 43(59.72)27(37.50)<25 29(40.28)45(62.50)胎次1.860 0.173 BMI(kg/m2)7.117 0.008
2.2 两组凝血六项比较
HDCP 组的PT、PT-INR、APTT 和TT 指标水平均低于非HDC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CP 组的FiB 和D-DIMER1 均高于非HDC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六项比较(±s)
表2 两组凝血六项比较(±s)
组别HDCP 组非HDCP 组t 值P 值例数(n)72 72 PT(s)9.19±0.22 11.31±0.47 34.664<0.001 PT-INR 0.76±0.17 0.91±0.14 5.779<0.001 APTT(s)22.31±3.12 27.11±3.02 9.379<0.001 FiB(g/L)4.63±0.44 3.31±0.32 20.587<0.001 TT(s)13.14±2.11 17.53±1.77 13.525<0.001 D-DIMER1(mg/L)2.18±0.34 0.98±0.15 27.400<0.001
2.3 两组TEG 参数比较
HDCP 组的R 和K 指标水平均低于非HD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CP 组的MA、CI和Angle 均高于非HDC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TEG 参数比较(±s)
表3 两组TEG 参数比较(±s)
组别HDCP 组非HDCP 组t 值P 值例数(n)72 72 R(min)5.72±0.98 6.31±1.07 3.450<0.001 MA(mm)68.76±4.69 64.05±3.75 6.656<0.001 K(min)1.62±0.43 1.97±0.37 5.235<0.001 CI 2.37±0.53 1.46±0.41 11.523<0.001 Angle(°)67.73±5.32 62.46±4.34 6.513<0.001
2.4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非HDCP 组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胎儿窘迫情况少于HDC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对于HDCP 患者临床上更多地关注其血压、水肿及蛋白尿,较少关注其凝血功能,往往忽视了对HDCP 患者凝血功能的干预,导致下肢静脉栓塞、肺栓塞等情况的发生。本研究检测了HDCP 患者的凝血功能,结果显示,HDCP 组的PT、PT-INR、APTT 和TT 指标水平均低于非HDCP 组,FiB 和D-DIMER1指标水平均高于非HDCP 组。PT 是血浆发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PT 偏低说明HDCP 患者的血液凝固的时间缩短,多见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6]。APTT 是目前测定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最敏感的指标[7]。APTT 缩短提示HDCP 患者缺乏内源性凝血因子。TT 主要参与凝血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凝血因子。FiB 是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FiB 的升高可能导致血液高凝、血液循环变慢,易引起血栓[8]。DDIMER1 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指标,D-DIMER1 的升高是由于体内可能存在血栓形成而导致[9]。通过对以上指标的检测,结果提示HDCP 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本研究通过检测两组患者的TEG 参数,发现HDCP 组的R 和K 指标水平均低于非HDCP 组,MA、CI 和Angle 均高于非HDCP 组。R 值的大小反映了患者体内凝血因子含量的多少。R 值缩短表示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状态。K 参数是检测FiB 功能的一个指标。K 值缩短提示FiB 功能异常。MA 反映了血凝块形成的大小和稳定性的强弱。MA 值越大说明血凝块的强度越大,表示形成血凝块时所用的血小板的数量或功能亢进,血液呈高凝状态[10]。CI 值是凝血综合指数,反应样本在各种条件下的凝血综合状态,当CI 值>+3 时,提示血液高凝。Angle 是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血凝块开始形成时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意义同K 值。因此,对以上参数的检测,结果提示HDCP 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HDCP 组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胎儿窘迫情况与非HDCP 组相比差异显著,提示HDCP患者易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胎儿窘迫情况。因而,对HDCP 患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以保证母婴安全。
综上所述,HDCP 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能会导致该患者昏厥,从而使身体内部器官出现缺血、坏死等危险。因而临床需要严密监测凝血六项及TEG 参数变化,及时给予干预措施,以保证母婴安全。本研究不足之处为仅观察了HDCP 患者的凝血六项及TEG 参数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针对该指标异常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