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饮食教育,丰富美好心灵
2021-04-27徐建华
徐建华
模拟试题 >>
閱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民以食为天”,古人认为饮食首先是为了果腹生存。其实,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小康社会,饮食不仅仅是口腹之欲,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饮食里面可见礼仪,可见习惯,可见品格,可见风气……加强食育,也越来越成为家庭、社会的一种刚需。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模拟2021年高考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试题命制。在阅读其他内容前,你可以先思考一下:题目所给出的材料该如何理解?命题者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你能想到哪些与题目材料或话题范畴相契合的写作素材?并在笔记区列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
思路点拨 >>
这道作文题以“食育”为基本话题,关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内容,意在引导青年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关于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的一些认识误区,并运用批判性思维做出思考与判断。
作文材料只有一段话,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相当于“破”。“‘民以食为天’,古人认为饮食首先是为了果腹生存”,指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填饱肚子。这本身并没有错,但也可能会让后人形成对于饮食狭隘的、片面的观点——为果腹生存。第二层相当于“立”。话题从饮食到食育,揭示饮食背后的学问和意蕴。这一层的意思异常清晰:先总述饮食不仅仅是口腹之欲,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然后分述从饮食中可以见礼仪、习惯、品格、风气等;最后指出,加强食育越来越成为家庭、社会的一种刚需。
综合材料,其立意较为显豁。写作时,一是要厘清写作的关键词是“食育”,而非“饮食”。换句话说,“饮食”是一个引子,“食育”才是靶子。二是学会“遵路识斯真”,即根据“可见礼仪,可见习惯,可见品格,可见风气……”这一句展开联想。大家可以对省略号的内容进行补充,充分挖掘食育丰富的内涵,如从饮食中可见民俗风情,可见社会变迁,可见时代发展,可见中华文化……
审读材料之后,还需明确写作的指令和任务。本题没有显性的指令和任务,如文体、场合、受众、情境等,但“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这句话可谓微言含深意,意在暗示写作时,切不可写成中华美食、中华饮食史之类的流于介绍的文章,而应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实际谈家庭、社会如何引导正确饮食,做好食育。写作时,可以结合当前的“光盘行动”“厉行节俭”等主题教育,结合当下防疫形势,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这样才具有现实针对性。
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加强食育,杜绝浪费,厉行节约,爱惜民力,涵养勤俭、清正世风;
2.加强食育,学习礼仪知识,传承中华美德,涵养个人品格;
3.加强食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与时偕行,移风易俗。
高分佳作
食育,舌尖上的大教育
文/曹梦婷
曾经,人们秉承“民以食为天”的生存哲学;现在,中华大地上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饮食不再仅仅是口腹之欲,而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加强食育便越来越成为一种刚需。
食育,养生健体,受益终生。1
学会饮食有节,和培养诸多良好习惯一样,也是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揆诸当下,食育刻不容缓。君不见,不少青少年不食五谷蔬菜,而热衷于垃圾食品,何谈健康?他们饫甘餍肥,在本该玉树临风、亭亭玉立的年纪却大腹便便、羸弱肥胖,甚至患上“三高”。当然,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没有必要像古贤人一样“饭蔬食”“一箪食,一瓢饮”,也没有必要像苦行僧一样“食不重味”,但我们在享受美食、大快朵颐时,必须有节,健康饮食。2
食育,寓教于舌尖,润物以无声。
饮食,从来就不只是为了果腹,它还是礼仪教育、生活教育。《礼记》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一张桌、一顿饭,或宾主有礼,或长幼有序,其间蕴含着深刻的伦理和礼仪。“食不言,寝不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专注,满嘴喷饭还喋喋不休,不仅有失优雅,而且会暴露出一个人的浅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告诉我们,饮食并非只为追求口腹之欲,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生活绝不可以苟且、迁就。
疫情期间,很多人被迫居家隔离,只得精心烹饪美食。就在这柴米油盐中,他们第一次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让稚子不再夜哭,让高堂白发不再倚门空自回首。他们开始在美食中享受共叙天伦的其乐融融,仰事俯畜的艰辛也被满桌的饭菜香吹散。3
食育,砥砺德行,涵养清风。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当石崇、王恺斗富,“日食万钱”竞豪奢之时,西晋的灭亡已是必然;当“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史家断言梁惠王必不能使天下归心。同理,现在有些食客,除了“天上飞机不吃,地上板凳不吃”,无所不吃,他们铺张浪费、暴殄天物,我们从中看到了愚昧与丑陋。当然,在大力倡导“厉行节俭,杜绝浪费”的今日,我们欣喜地看到,更多的国人正在告别饮食陋习,学会文明用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厉行节俭,文明用餐,绝不仅仅是节用裕民,也是惜物养德,更是力矫颓俗,涵养勤俭民风、清正世风。4
一日三餐的饮食,不仅有油盐酱醋的味道,更有人生的诸多况味:儿时的味道、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世间的味道……健康身体,良好习惯,惜物美德,清正世风,无不融合其中,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①作者对分论点的打造颇具匠心:内容上片言居要,警策立骨;结构上单独成段,凸显文脉。
②“当然……必须有节,健康饮食”一句,指出饮食自律并非拒绝美食,辩证分析,以防偏激,能激起读者的共情。
③结合疫情期间人们从饮食中懂得了如何經营家庭,更加珍视亲情的例子,突出了“饮食也是一门学问”的主题;语言上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字里行间令人感受到融融暖意。
④由古到今,从个例到群体,逐步将食育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使文章更具思想厚度和警醒作用。
低分病文
以食育之车轮,推动时代进步 1
文/杨千月
“你是为了吃饭而生活,还是为了生活而吃饭呢?”2 在当今社会,一粥一饭不仅仅是饱腹之食粮,一日三餐已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需求。饮食,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话题,背后所蕴藏的内涵,却是教育深厚的土壤。食育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刚需。让我们以食育之车轮,推动时代进步。
以食育为泉,浇灌健康之花朵。只有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让祖国的花朵成长得更加茁壮。目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虽得到很大改善,但仍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双重挑战。2019年上海市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5.2%,这更加凸显出推行食育的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提高当代青少年身体素质,还得从饭桌上做起。3
以食育为犁,播种劳动之种子。提到食物,人们便免不了要谈到其来源——劳动。只有带孩子走进田间地头,感受风吹日晒的艰辛,才能使“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不再只是食堂里一个沉寂的标语,才能使“粒粒皆辛苦”的种子深深地播入孩子的心田,才能让孩子成长为未来节约粮食的参天大树。同时,在虚拟现实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不能让下一代忘了劳动,失去劳动实干精神,忘了他们的根。4
以食育为火,照亮文化自信之路。坐上饭桌,不仅是为了饱腹,我们还应学习餐桌礼仪。真正的美食历经千年而不衰,不仅因其味美,更因为其中深蕴匠心。大到调整火候、控制水分,小到每一片菜叶的切割方式,背后折射的都是中华匠人们的坚守与匠心。佛跳墙、东坡肉等菜品中也蕴含着古人的生活情趣与朴素的哲学智慧。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每一道菜的背后,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食育学的不仅是健康饮食知识、劳动精神和节约品质,更是中华礼仪、中华精神与中华文化。中华菜系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做好食育,培养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下一代,才能构筑中华文化复兴的美好明天。5
食育是推动时代前进的车轮。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在价值多元中坚定主流方向,在飞扬个性中坚定集体梦想,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发扬中国精神,做自信的中国人!6
①标题大而不当,较为空洞。
②开篇引用,形似而“神”不似,虽然点到“吃饭”,但其揭示的是生存和生活的关系,与食育并无密切联系。
③大篇幅论述中小学生饮食现状堪忧,但未就如何进行食育展开论述,详略不当。
④说理较为空洞,没有具体鲜活的例证。
⑤这一部分既有饮食中的礼仪、匠心,又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等,内容杂糅,逻辑不清。
⑥结尾没有围绕食育自然收束,有空喊口号之嫌。
病”因分析 本文审题立意基本符合题目要求,但行文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题目大而不当,比喻不够贴切,“车轮”毫无美感可言;二是内容较为杂乱,前后牵连;三是结尾部分看似宏大表达,其实是冗余闲笔,无法收束全文;四是有些地方语言表达不够精练。因此,本文得43分,是一篇典型的二类下文。
病文升格
食育,无处不在的教育 1
文/杨千月
当今的中国,不再是旧日的“民有菜色”“万家墨面”,而是物阜民丰、全面小康了。饮食,不再仅仅是为了果腹,俨然成为一门艺术、一项学问、一种智慧,因此,食育也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刚需。食育,无处不在,让我们从饮食中学会生活,砥砺精神,传承文化。2
以食育为泉,浇灌健康之花朵。目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虽得到很大改善,但仍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双重挑战,这凸显出重视食育的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而提高当代青少年身体素质,还得从饭桌上做起——让他们食五谷,不挑食、偏食,粗粝能甘,不止膏粱,明白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只有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野蛮其体魄”,进而“文明其精神”。3
以食育为犁,播种劳动之种子。“自食其力”一词告诉我们,食物是靠劳动获得的。今天,很多孩子五谷不分,不辨菽麦,“蔬菜是超市里长出来的”绝非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长此以往,他们如何能以劳动为美、以奋斗为荣?不妨让孩子们看看《一粒米的自述》,了解粮食的前世今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格物致知,砥砺才干,才不至于产生“何不食肉糜”的疑问。不妨带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感受风吹日晒,只有这样,他们方知稼穑之难,才能使“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不再只是食堂里沉寂的标语,才能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箴言,深深地植入孩子们的心田。4
以食育为火,照亮文化自信之路。坐上饭桌,不仅是为了饱腹,我们还应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美食中,我们看到,中华美食历经千年而不衰,不仅因其味美,更因为其中的匠心。大到调整火候、控制水分,小到每一片菜叶的切割方式,背后蕴含的都是匠人们的坚守与匠心。在佛跳墙、东坡肉等菜品中,也蕴含着古人的生活情趣与朴素的哲学智慧。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每一道菜的背后,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饮食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着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加强食育,培养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下一代,才能构筑中华文化复兴的美好明天。5
饮食虽小,可以喻大。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重视食育,饮食有节,健康饮食;惜物节俭,艰苦奋斗;从中华美食中涵养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发扬中国精神,做自信的中国人!6
①更换标题,新标题更具体,更贴合材料主旨。
②修改开头一段,使之能贴合材料主旨并统领全文。
③调整了行文思路,先列举现象,后分析论证,提出解决办法,使逻辑更清晰。
④补充了鲜活的例证,并且深化了议论分析。
⑤删减了旁生的枝节,如“健康”“劳动”等,使论述内容更为紧凑集中。
⑥修改结尾,紧扣食育这一主题,总结全文,收束有力。
升格指津 本文在保留原文基本框架上的基础上,从标题、开头到结尾都做了较大的修改。一是标题更贴合材料主旨;二是开头部分根据三个分论点内容,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淬炼出中心句,统摄全文;三是主体段落删除无关内容,并补充了鲜活、新颖的例证,不仅充实了文章内容,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四是结尾紧扣食育这一主题,收束有力;五是语言上进行了润色,或引用化用,或巧用句式,使文章文采斐然。经过修改,本文可得55分,成功升格为一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