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2021-04-27石羚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议论文残疾人运动员

石羚

在第16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96枚金牌、60枚银牌、51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新的荣誉。残疾人运动员自强拼搏,在赛场上书写了感人至深的拼搏故事,诠释了自强不息的生命真谛。正如残奥会标志上,象征着心智、身体和精神的三色丝带告诉人们的那样:身体的残缺并不妨碍精神的富足,人生的不幸更磨灭不了心智的强大。

对于很多运动员而言,体育弥补人生缺憾,奥运成就圆梦征途,残奥会赛场成为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出发时紧緊咬住毛巾、接近终点只能以头触壁的游泳运动员郑涛,在本届残奥会四获金牌四破纪录,他说希望为女儿树立榜样,“生活中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运动之于他们,不仅是充实生活的一种爱好,更是改变人生的一对翅膀。他们用拼搏为“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下生动注脚。1

“翅膀”并非天赐,残奥健儿是拼搏奋斗的英雄。在有些人看来,残奥会只是奥运会的一种补充,代表着对残疾人群体的特别关爱与照顾。事实上,正如残奥会的英文词根所包含的“平行”之意,残奥会与奥运会都是世界性运动会。不一样的竞技比赛,同样的胜利喜悦,同样的运动之美。在一些项目上,残奥会运动员甚至创下优于同届奥运会金牌选手的成绩。他们不仅在超越自我,也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境界。我们应当对他们表达更多赞叹、理解与认同。2

身着披风,乘风飞翔,如花一样绚丽……东京残奥会的吉祥物名字包含着“无所不能”的意思。残奥会运动员身后,是占世界人口15%的残障人士。球技高超的独臂少年,独立上学的板凳男孩,圆梦厨师的脑瘫小伙,健美夺冠的独腿女孩,回乡办厂的袖珍夫妻……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当他们用自信与美丽向世人证明“我能行”时,他们鼓舞的,不只是遭遇身体残缺的个体,更是面对生活勇毅前行的每一个人。3

体育是每个人都享有的权利,可以帮助人们锻炼身体、强健心灵、实现自我、融入社会。不久前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从场馆开放、体育赛事、康复健身等方面对促进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做出规定,进一步保障相关人士的权益。下一步,如何消除有形无形的歧视,从体育、交通、就业等各方面创造“无障碍环境”,对残障人士做到“一视同仁”,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因为有了你这双眼,我才可以自由地奔跑。”在盲人短跑比赛中,每位选手都有一位与其步伐节奏一致、靠绳带为其进行指引的引跑员。并驾齐驱的奔跑画面,折射出运动员与引跑员心手相连的深厚情谊,也象征着残障人士和普通人群的同向而行。我们期待:所有人都能在人生的赛道上“做生活的强者,书写精彩人生”。4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09月09日第07版)

①本段是一个非常标准的议论文段落,也就是“论述+事例+论述”的模式。写作议论文是需要举例来支撑论点,但是有些同学叙述事例过于冗长,导致文体模糊;有的同学举例前后缺乏精当的论述,存在只叙不议、论据跟论点脱节的问题。这些都是写作议论文的大忌,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②本文的题目是“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这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但是在很多人看来,残奥会更像是奥运会的补充,残奥会的冠军含金量也跟奥运会有差距。所以作者需要主动去树立靶子,然后在反驳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论点更加立得住脚。大家在写作议论文时,可以学习、借鉴这种方法。

③作者在前文先详细阐述了游泳运动员郑涛的事例,然后在本段用排比的形式简单列举了独臂少年、板凳男孩等事例,这样便既有个例的凸显,又有群像的描绘,详略结合,充分展示了残障人士打破命运的枷锁、面对生活勇毅前行的品质。

④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将视线收回,再次聚焦残疾人运动员,选取了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场景来结尾,用以说明残障人士和普通人群也该如此同向而行。全文首尾圆合、层次清晰、论证深刻,颇具启发意义。

〈素材延伸1〉

郑涛:称霸世界的“无臂飞鱼”

在本届东京残奥会的泳池内,一条“无臂飞鱼”的英姿震惊世界,他用无可争议的表现独揽4枚金牌,并4次打破纪录。而他用嘴咬住毛巾出发,用头撞击终点的场景更是感动了无数人。英国《镜报》称他为“无法超越的传奇游泳运动员”。他就是东京残奥会中国泳军的领军人物——郑涛。

拼搏泳池17年,征战3届残奥会,郑涛克服了远超常人千百倍的困难。刚下水时,由于没有胳膊保持平衡,他每天都在呛水。为了跟上队友的脚步,别人一天在水里练5个小时,他就练八九个小时。从伦敦到里约,50米蝶泳S5级项目没能夺冠一直是他心中的遗憾。为了克服这毫厘之差,31岁的郑涛忍受病痛,开启了魔鬼训练。每天不游满1万米不出泳池,这已经赶上了健全职业运动员的训练量。50米最快能游进28秒,这是普通人用尽全力也达不到的速度。东京残奥会上,郑涛终于打破魔咒。从入水的那一刻起,世界纪录的黄线就被他甩在了身后。

对于残疾人运动员来说,走向赛场本身就是向命运突围。用水花诠释自强不息,用毅力冲破命运枷锁,这既是生命最美的模样,也是奥林匹克精神最美的注脚。

〈素材延伸2〉

刘翠青:你是我的眼,带我奔向光明

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刘翠青和她搭档了8年的引跑员徐冬林取得了两金一银的成绩,并以56秒25的成绩打破了残奥会女子400米T11级纪录。

刘翠青10岁时因眼部疾病未能及时治疗而失明,好在盲人学校的老师发现了她有跑步的天赋,鼓励她向着盲人运动员的方向发展。根据残疾人田径比赛规定,盲人运动员参赛要通过引跑员协助完成。2013年,徐冬林成为刘翠青的引跑员,两人配合至今已有8年。8年间,两人就靠着一条10厘米长的牵引绳并肩作战。徐冬林说:“这根绳子可能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一根普通的绳子,但是对于我们俩来说,这个就是眼睛、方向、信任。”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刘翠青和徐冬林以绝对优势夺得女子400米T11级冠军。然而在穿过终点后,徐冬林却因为受伤重重摔倒在了跑道上。东京残奥会,两位并肩作战的伙伴再次踏上征程,实现了他们让五星红旗再次飘扬在世界之巅的梦想。而实际上,他们俩都是带着伤病在参赛,都是在忍痛奔跑。除了对奥运梦想的坚守,刘翠青还有一个梦想:“假如有一天我能重见光明,我第一眼想看到的就是徐冬林。”

猜你喜欢

议论文残疾人运动员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我骄傲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