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腥、鱼刺与鱼鲜

2021-04-27朱正烨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鱼腥酒窝鱼汤

朱正烨

铁锅中冒起了白烟,汤水跌宕起伏地滚着。

父亲不知从何处弄来了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处理完毕后就立刻在厨房忙活了起来。此时那几条鱼儿正在铁锅里炖着,阵阵香气飘过来,引得母亲和我忍不住从客厅跑到了厨房,连声道:“好香!”

在一阵焦急的等待之后,鱼终于上了桌。奶白色的鱼汤浓稠诱人,因事先煎制过而表皮金黄的鱼儿则安分地躺在碗底。白的大葱、红的甜椒、紫的洋葱虽然“四海为家”,在鱼汤上漂浮不定,却让人更有一尝究竟的欲望。母亲先下手,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鱼送进嘴里,然后一边哈气抵御着鱼的烫口,一边猴急地往下吞,只是吃完一块后,母亲却似乎没有想再来一块的意思。父亲不知究竟,疑惑地问道:“这鱼我今天做得不好吃吗?”“倒不是。口感还是很好的,味道也鲜,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鱼腥味太重,难以下口。”说罢,母亲甚至把自己的碗筷给收拾了,表示不再碰这鱼了。

我也提起筷子夹起一块鱼大口吃下,肉质肥美,是非常鲜嫩的滋味。我正疑惑着为何母亲认为这鮮美的鱼有瑕疵,突然舌头上刺痛了一下。我急急忙忙把嘴里的鱼吐了出来,定睛一看,原来这鱼肉里零零星星的都是鱼刺。接着我又夹了两块鱼肉到碗里,然后经历千辛万苦,把鱼肉中的刺挑了个干净,这才松了口气,安安心心地把鱼肉送进了嘴里。可吃完鱼肉后,我看着桌子上挑出的刺还是有点心有余悸,于是咬住筷子,纠结地表示自己也要放弃吃鱼了。

只有父亲是个吃鱼的高手,他既不怕腥,也不怕刺,一直吃得津津有味。他对我们说,海里有些鱼没有刺,也不腥,但就是没有山塘水库里的鱼儿吃起来鲜,“没有一条鱼生来就是让人吃的,所以,不要去怪罪鱼有刺或是腥味重,而要去正确地认识它们,这样才能品尝到自己所期待的鱼鲜”。

这倒是很有意思的说法。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我忍不住笑了出来。母亲则打趣父亲是逞能,因为我们都“嫌弃”,所以他给自己找了一个最为冠冕堂皇的借口。可我觉得父亲说的话也不无道理。记得之前在书上看到德国有一座闻名世界的宫殿,远远看去璀璨无比,似乎镶满了钻石。可当人们走近一看,才发现那其实是普通的玻璃而已。因为主观的判断,所以让人觉得光芒夺目的就是钻石,可近距离接触之后才发现真相,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透过事物的表象才能看到本质。就好像这一次,怕鱼腥的母亲和怕鱼刺的我在主观上拒绝了吃鱼,可只有觉得这鱼难得的父亲不怕,所以最后由他独享了美味。因为嫌鱼腥母亲不再碰鱼,因为怕鱼刺“我”也放弃了吃鱼,独有父亲品尝到了自己所期待的鱼鲜……作者用白描的笔法,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同时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由吃鱼这件事发散开来,联想到此前在书中看到的故事,并将此与吃鱼进行类比,发现蕴藏在生活中的哲理。这种从平常事件中挖掘出不平凡道理的行文思路,看似信笔所至,实则颇具匠心,既朴素自然,又启人深思。

原来鱼的鲜美、人生的好坏都一样,不是由事件本身决定的,而是人从主观角度判断的,人的心态决定了人的生活的好坏。就好像伊豆那条赫赫有名的迷人酒窝大道,有的人觉得路况糟糕简直像麻子一样,可有的人却觉得像酒窝一样很是迷人。所以,不要把鱼腥、鱼刺当作鱼鲜的毛病,而要把鱼鲜当作鱼腥、鱼刺的色彩。

文章结尾点题,点明鱼腥、鱼刺与鱼鲜三者的关系,耐人寻味。文章语言清新自然、朴实含蓄,既没有冗长的叙述,也没有铺张的描写,仅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以及真实体验、深切感悟的结晶。这样的语言风格与文章平淡而又深刻的立意可谓相得益彰。

(指导老师:张晗)

猜你喜欢

鱼腥酒窝鱼汤
建议将Pseudanabaena译成“假鱼腥藻属”而不是“伪鱼腥藻属”
吕克俭
小酒窝
酒龙潭
夏日鱼汤最鲜美
我和“酒窝”
高频率使用苄嘧磺隆对固氮鱼腥藻细胞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