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均年龄8岁的男团出道即解散

2021-04-27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造星演艺圈男团

2021年8月20日,偶像组合“天府少年团”在成都发布单曲并宣布出道。据了解,这个组合由7名男孩组成,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8岁,最小的7岁,最大的也仅有11岁。这一消息在网上引发巨大争议,有网友戏称:“我们只想 ‘养成’,不想‘育儿’。”也有网友对低龄偶像的出道表示担忧:“这么小的年纪让孩子们好好读书、享受童年不好吗?为什么要把他们当成赚钱的工具?”

鉴于舆论汹涌,8月24日,“天府少年团”所属的经纪公司发表声明,称“不做饭圈文化,没有资本运作,我们就是同一群热爱唱歌跳舞的孩子们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同时宣布将“天府少年团”更名为“熊猫少年艺术团”。但此举并没能平息网友们的质疑。当天晚间,该公司再次发文,宣布“天府少年团”正式解散。

多维解读

勿对未成年人进行超前开发和过度消费

在一个注重利益变现的时代里,进入演艺圈成为一些人眼中挣大钱、挣快钱的捷径。在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的当下,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进入演艺圈并没有原罪。只不过,孩子们的人生道路,还是需要多听从他们内心的声音,多尊重他们的真实想法。家长们所谓的为了孩子好,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上却可能害了孩子。

学会发现和认识自己,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分辨能力的孩子们,在娱乐产业的染缸中浸染,很容易导致精神世界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中国式家长,原本应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惜的是,有些功利和短视的家长,渴望立竿见影地改变生存状态,期盼迅速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至于孩子们以后会怎样,他们不愿意想也不敢想。过早地让孩子们进入注意力经济的竞赛场,即使能够在短期实现利益变现,也会对孩子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带来负面影响。更何况,娱乐产业竞争激烈且残酷无情,功成名就的毕竟是少数。当出名、发财成为成功的标准,当辛勤劳动而获得的平凡生活得不到足够的尊重与认同……其自然会导致一些人渴望走捷径。愿意在平凡的世界里脚踏实地,愿意做一个热爱生活、认真做事的普通人,才是成熟、理性的社会心态。“平均年龄8岁的男团出道”本质上是畸形饭圈文化的产物,是对未成年人的超前开发和过度消费,理应被纠偏。

莫让偶像“养成”成为闹剧

短短5天内,这个平均年龄只有8岁的男团,经历了出道、出圈、更名、解散,无疑上演了一出偶像养成的闹剧。这种不顾年龄,不考虑青少年成长规律的“育儿系”造星之风,对于整个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家长的教育心态,都将产生不容低估的消极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未成年人参加选秀、做网红的个例越来越多,本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没想到如今居然连平均年龄仅8岁的少年团也出道了,这说明在资本的逐利冲动下,“养成系”的年龄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其实,对这种低龄化的造星之风,并不缺乏红线要求。如2021年8月正是广电总局的综艺节目专项排查整治月,明令严控偶像养成类综艺。此外,网信办启动的“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明确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公司推出平均年龄8岁的少年团,可谓逆流而动。

必须承认,不少儿童确实有自己的艺术天赋,家长适当培养、引导也无可厚非。但是,当未成年人造星成为一种风气,这显然值得警惕。它不仅會使教育生态更加浮躁,也在很大程度上与未成年人保护相抵牾。过早地把孩子推向造星流水线,无异于是人为地催熟。面对造星资本下沉至未成年人乃至低龄儿童,全社会都应该有所警惕。相关制度红线要更清晰,而家长也应该更理性、审慎,少一点功利化,切莫为了利益诱惑而对孩子拔苗助长。

猜你喜欢

造星演艺圈男团
男团连连看
“造星”有道(二)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结界
简析第17届亚运会决赛中国羽毛球男团失利原因
女记者“造星”之死:哥是保安不是男神
我的非典型“造星”之路
这几位明星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