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合唱作品 《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案头工作

2021-04-26许山

艺术品鉴 2021年2期
关键词:男声拍子乐段

许山

合唱指挥应从4世纪领导教堂唱诗班的神父开始,从此生生不息延续了千年。岁月作证:指挥艺术是发展的,是成熟的,是独立体系的艺术。指挥是唯一以非音乐方式表现音乐,以无声方式表现音乐音响的专业。作品研究的案头工作是指挥在书房里的自我的学识修炼,因此,总谱是指挥的艺术之源。排练与演出前的案头工作成为一首作品是否能被诠释与演绎的重要环节。合唱作品《祖国,慈祥的母亲》是一首从声乐独唱作品改变成混声合唱的经典之作。笔者从指挥的角度对合唱作品《祖国,慈祥的母亲》进行深入浅出的案头细致分析,方便指挥能够更好地驾驭此作品,把握作品思想内涵。

一、文脉背景

《祖国,慈祥的母亲》是1981年我国著名作曲家陆在易见到我国著名词作家张鸿喜创作的歌词后,喜出望外,引起了陆在易先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而随即谱写的佳作。此曲流露了伟大的祖国母亲让中华儿女的眷恋与爱戴,抒发了强烈而又浓郁的爱国情怀。整部作品风格朴实大方、自然优美,歌词浅显通俗,旋律似有宣叙调般的诉说,让人感觉到一种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它继承了老一辈作曲家的创作技术与创作理念,结合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背景,加上现代创作技法与民族和声的充分融合,使得它非常符合普通大众的审美层次,从而深得广大爱国民众的喜爱。

(一)乐谱分析

《祖国,慈祥的母亲》为带有尾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使用单拍子四二拍和四三拍的变换进行,表达出深厚肯定的情感。曲调上总体采用我国的和声小调体系。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多样(如表1)。

表1 曲式结构

(二)创作手法

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相结合,声部穿插丰富。前奏(第1-8小节):前奏由钢琴独奏完成,采用b段主题。右手丰满的八度和弦深情地勾勒出歌曲的高潮部分的旋律,情绪饱满而激动。流动的三连音对右手旋律予以衬托。和声以主属功能的正格进行为主,此曲的主调e小调的抒情性得以肯定,从而引出歌曲情绪的主色调,之后节拍从前面的四三拍换成强弱更加鲜明的四二拍,情绪转为深情而细腻,采用大波浪的三连音引出歌曲的主题。

A段(第9-37小节):a乐段(9-25)由4个乐句构成,有着起承转合的关系,第9-12小节作曲家根据歌词的疑问式语气,也采用疑问的旋律手法,使用一拍附点抑扬格的创作方式,简单的节奏下行的旋律,十分流畅,动力性极强;第13-16小节用肯定的语气,旋律转为上行,采用了切分、附点等节奏对前面的疑问进行对答。织体上为纵向的和声写作方法。第17-20小节旋法上依然沿用第9-12小节的形式,只是开始的疑问音调略有提高,感觉是第一句的推进,最后落在主音上,和第一句形成属主的呼应,整个句子节奏和第一句相似,中间插入了四三拍和四二拍的转换,伴奏左手没有使用第一句的长音延留,全使用流动的三连音进行烘托。b乐段(26-37)是歌曲的副歌部分,也是全曲的第一个高潮,运用3/4拍子表现澎湃的激动心情;2/4拍子部分主旋律由男声声部担任,女声声部分别用支声手法写作,对主题进行烘托。无论是从主旋律还是伴奏形式上来看,整个A段的音乐既统一又丰富。

连接段(第38-45小节):由一次展示副歌主题,第一句用衬词“啊”演唱f的力度,第二句用哼鸣表现内在情感。

A`段(第46-74小节):结构与A段相同,分为a`、b`两乐段。a`乐段(第46-62小节)与a乐段的创作手法不同,运用复调对位的写作手法,女生部担任主旋律与副旋律声部,男生声部担任对位旋律声部。b`乐段(第63-74小节):合唱的第三个高潮。写作手法与b乐段完全相同。

尾声(第75-84小节):尾声采用a乐段主题的主导动机作男女声部的卡农处理,2/4拍子与3/4拍子交替使用,使声部间的呼应更加合乎情感的抒发。

二、排练预备方案

(一)演唱分析

本作品充分表达了歌者如同热爱自己母亲那样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建议要求合唱团员在演唱时要加强每一个字声母的有力喷口,强调“说”多于“唱”,合唱开始必须用“收着唱”的方法来唱,因为“收着唱”是极富有激情的歌唱状态。喷口留韵应该成为合唱团的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功。A段演唱的情绪是在柔美深情中带有赞美之情。其中a乐段的情绪主要是深情地倾诉,声音比较浑厚。这部分总体基调是柔美、深情,用设问的语气,倾诉出对母亲的真挚情感。在4个乐句中,每一句都好似一个小波浪,上下起伏,演唱时要做到适当的渐强渐弱处理。第18-25小节以更加抑制的声音来唱。

b乐段是全曲的第一个高潮,要饱含激情地演唱。第26-27小节应以满腔奔放的热情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第26小节的第二拍采用附点四分音符,自然而然有了和第一拍同样的重音效果,使得高潮更加有表现力。第28-29小节以稍加抑制的歌声演唱。在A`段的高潮处也采用了这种节奏型。第30小节采用上行与下行四度的形式体现情感的上下起伏,第30-37小节共有两个乐句以叙述的情绪来演唱,男声欢腾着的深情,女声则以装饰性的歌声“啊”来陪衬。此时,女声的“啊”必须唱得抒情,而位置靠前、靠上,不然靠后的“啊”会显得悲哀。力度由f到mf再到逐渐减弱,音区由高逐句降低,为连接的第二次高潮的出现做好准备。

全曲共有三次高潮,其中以连接段第38小节开始的第二次高潮最为强烈,4个声部的“啊”演唱,好似大河奔腾。所有的“啊”演唱要位置靠前、靠上。力度的变化是:第38-39小节力度为f,第40-41小节力度是mp,第42-45小节由男声演唱,将音乐带向远方,为后面柔美旋律的进入做好准备。

A`部分,a`乐段女声声部的主旋律与男声声部的对位旋律,用声要控制,非常纯净要唱得内在一些,为推出下一段作充分的准备。b`乐段处理手法与第一次高潮基本相同,63小节的音量“f”和65小节的“mp”必须有相互内在的感情上的联系。到第72-73小节处音乐可做减弱处理,与后面的尾声部分衔接自然。

尾声带有温暖而又沉静的感觉。要注意男女声部的衔接,开口“啦”与哼鸣在声部的控制上要保持均衡、平稳。不能像其他歌曲中的“啦”,唱得很欢快,而要以一种“含蓄回味”的感觉来演唱。

指挥必须在排练环节重视人声的艺术塑造。判断一个指挥是空有其名、徒有其表,还是点石成金、再造奇观的妙手,就在于看他如何掌握声乐艺术成果和运用他人的音响材料。

(二)指挥图示

指挥图示的设计对于指挥的舞台表演力,合唱团的演唱有很大的作用,必须予以重视。指挥图示的设计要从图示线条、图示落点、拍子类型、击拍、手势活动区域、两手关系、力度处理以及速度安排等多方面全方位考虑。这些图示是经过前任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共识的节拍运动线路轨迹,是将音乐的时间运动规律外化为空间可视的线条,在长期实践中已经在指挥与演唱之间达成默契而成为共同语言。

《祖国,慈祥的母亲》为2/4拍与3/4拍混合使用的一首作品。整体情绪为激动与深情。引子部分由钢琴独奏完成,可分为两部分:第1-4小节,要注意力度对比要注意图示大小的不同、第5-8小节与前4小节拍号与织体的不同,要在手势上予以提示,建议前4小节线条强硬,后4小节线条柔和,如同母亲抚摸孩子的脸庞。

a段的指挥图示设计,注意第8小节的弱起,四个声部节奏与音高完全相同,预备拍应清晰且准确。第9、12、16、18以及24小节的长音符需要处理好指挥图示静与动的矛盾关系。特别注意第20小节是3/4拍子。这一乐段有很多地方作曲家标记渐强与减弱记号。减弱:在保持左手手指伸直下压的情况下,有三种动作方式:(1)将左手从上到下移动。(2)从外到里移动。(3)从前到后移动。渐弱则反之,在保持左手手掌向上(也可以向下)抬起情况下:(1)从下到上移动。(2)从里到外移动。(3)从后到前移动。

b段的指挥图示要大气与宽广,指挥必须处理好带与跟的矛盾关系。每小节的强拍主动积极地指挥,然后微微平和地跟着指挥其余的拍子。指挥只要在主要的要点上“带”一下,其余的让歌者尽情地,积极地歌唱,这样的歌唱将是热情与激动的歌唱。第30-37小节是复调性的写作手法。在复调性的合唱中,指挥各声部的进出主要依靠手的指向,此外还用目光、表情来加以示意。

连接段的指挥需特别注意句首的长音。第38小节,这里左手起拍的点位置要高,形成一种高山上“呼唤”的感觉,右手打虚拍,动作可低一点。

再现A`段与A段的指挥图示的安排大致相同。但a`段与a段写作手法不同,因此指挥图示需重新安排。a`段是复调的写作手法,特别注意声部的进入与退出,可以左手指挥女声,而右手指挥男声。

尾声部分的指挥图示特别注意控制性挥拍与虚拍,女声声部可选用控制性挥拍,控制性挥拍主要运用大臂、小臂和手的协调运动和肌肉的紧张度来形成。男声声部选用虚拍。

三、结语

随着合唱艺术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合唱团将会演绎更多的作品,而这与指挥对总谱的浏览量与挖掘的深度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前期的案头准备环节对于合唱艺术至关重要。混声合唱作品《祖国,慈祥的母亲》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流出几十年,盼望通过笔者的浅析与微薄的论述能为演出者在演绎此作品时提供理论参考。

猜你喜欢

男声拍子乐段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如此感伤
妈妈的竹拍子
你把名字写在后背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视唱练耳与钢琴
“四分之三拍”读法没错吗?
光明正大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