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隋唐时期中国画中道与技的关系
2021-04-26卫莹涛
卫莹涛
想要论述道与技的关系,我们应该首先分别分析一下,“道”的意思,以及“技”的意思。技:从手,从支,支亦声。“支”意为“支撑”。“手”与“支”联合起来表示“一种维持生活的手艺,它像人的四肢可以支撑本体那样,支撑人的生活。”本义为,人赖以谋生的手艺。“道”是哲学用词,是中华民族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就是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技,是手艺,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形而下的存在。道,是思想,是万物运行的规则,是形而上的存在。在中国绘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无数文人志士都在技的基础上,追求着道的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道的发展,通常政治家都会巩固自己的统治。在中国大地上,大多的统治者都会选择道作为自己统治的工具,这和道的自身原因是分不开的。两家的教义,确完全指向了两个方面。隐士文化,他们认为“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小的隐士隐藏在山林当中,大的隐士隐藏在市集朝中。这就告诉我们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到,更高的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的心灵净土。天下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道”是一切事物运转的本源,所以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也讲无为而治,认为天地法论,自有它运转的道理与规则。这样我们就会发现,道家更强调的是人内心深处的修炼,强调自然与人的关系,让人跟融于自然,所以很多绘画家,书法家等,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反观,希望让人们入世为官,为人们谋幸福。更多是的是看到了人的作用,希望通过人们自身的努力,让社会发展更为良好,人们更加安居乐业。“有教无类”,认为社会上的人们都是可以教化的,所以大办私学,希望通过思想方面的提升,改善人们的生活。董仲舒是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等,都是让人们有教化,有伦理,有法度。在一定时期中,对于统治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它能够在中国扎根,并且与中国的本土处于同样的地位,肯定是符合大众人们的肯定与认同的。最初传入中国本是不收大家接触的,一方面是由于外来在语言方面并不相同,是需要翻译的。而当时可以翻译教义的人又少之又少,使得传播受到一定的阻碍。另一方面,它是以西方文化的根基发展而来的,与东方文化总有不同之处,无法融于中国人们的生活。在统治者的推崇与佛教的改良之后,才被广大的贵族阶级接受,慢慢才融入民间。艺术虽然是有一定的社会作用的,并且因为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才会发展起来。但是,好的作品一定是无功利,无目的。所以,在绘画中道教更符合画家对于自己艺术的追求,对自我的审视,从而跟家提高自己,创造跟好的,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艺术作品。
“道”与“技”是一幅好的作品的两个方面。“道”指思想,更多的是关于哲学方面的思想。“技”指表现手段,是关于简单的,表面的技法方面的研究。好的艺术家,肯定是有高深的思想境界,只有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这就像是爬山,在山脚下的时候,认为生活是美好的,但是不能思想自由,总是受到限制,很多方面看不到自然也想不通。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无知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认为他所看到的就是真的存在的。看破的人也是快乐的,他们已经爬到了山顶,看到了远方的景色,也可以看到脚下的风景,属于通知者,也是快乐的。痛苦的人莫过于在半山腰的人,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状态,能看到脚下的风景,但是又被半山腰的云层包围,思想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想要继续往上爬,看不清前方的道路,而思想这条道又没有下山的路。这种人最为痛苦。但是,这能怎么办呢?有的画家会参考古人的绘画理论,绘画技法,仔细钻研,从而突破自我。有的画家会游遍名山大川,从而感悟到生活的真理,然后结合自然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前一类画家,就是从“技”的方面,突破自我,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后一类画家,是从“道”的方面,通过提高自己的思想感悟出道理,然后达到一定的突破。这是实现自我突破的两条道理,两种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从隋唐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道”与“技”的相互影响与联系。我们就从绘画中的三个大的方面来思考。绘画的分类有很多种,各种画论对与绘画的分科也各有不同。我们从近代绘画中最受广大人们接受的三大方面:人物、山水、花鸟。来说明绘画中的“道”与“技”的关系问题。
隋唐的人物画,从技法方面来讲,非常优秀。人物画家很多,优秀的代表作品也有很多。有阎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吴道子的《地狱变相图》、《八十七神仙卷》;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昉的《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等。我们就那吴道子来讲,他的技法很是熟练,张彦远认为;“惟观吴道玄之技,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可见他的技法已经很是高超。他把自己的技术方面的经验,归纳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传授给弟子。但弟子中,却没有人可以超越吴道玄。这些得益于道玄在思想方面的不断追求,技法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的,但是对于“道”的感悟,确实学不来的。他独创的图像样式,被称为了吴家样。形成“吴带当风”的作品风格,影响深远。
在山水方面,有展子虔的《游春图》;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王维;王墨等。在这里,我们要着重提及一下王维。王维,南派山水画创始者。苏轼评价他的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明摩诘的作品意境大于作品内容。这也充分说明了在绘画中,技法很重要,但是有意境的营造,情感的表达,才会使作品更有意味,更有价值。摩诘的技法肯定是超群的,但是他对于自然的追求,对于画面意境的表达,使得他的作品不同意传统青绿山水技法大于意境,他的作品,道的思考更为重要。
花鸟画方面,有薛稷;边鸾;曹霸的《牧马图》、《照夜白图》;韩滉《五牛图》。《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唐初期,以牛、马为主要对象进行创作的画家逐渐多了起来,到中晚唐达到高潮。这张作品,我们会发现画家对与牛的绘画非常写实,这离不开画家对与牛的细致观察,在技法方面,我们能看到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同时,有专家考证,这张画渗透着画家的个人情感,五牛寓指自己兄弟五人,以任重、勤劳、温顺的牛的品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由此可见,对自然的追求离不开技法的支持,当然作品通过技法的刻画,也一定要有情感的表达,画面意境的追求,才能是一副好的作品。
总而言之,历史是个很好的鉴定官,能够传承下来的作品,一定是有历史价值或者是文化价值的。同时,我们能够发现,隋唐时期,绘画技法已经相对成熟,优秀画家也有很多,服务于宫廷的画家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历史上能够留名的,却只有几个。这些画家在技法上肯定是非常优秀的。除此之外,他在思想上也应该是非常独特,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作品不但能够符合隋唐时期人们的审美,更是追求自然的相似,使绘画表达出特有的感情。这是这些画家们的高明之处。
纵观中国绘画历史,无论是古代绘画作品还是当代绘画作品,最终还是要具体落实到绘画的语言上。在中国的传统绘画当中“技”与“道”是一对进行着相对运动的概念,它们可以被分开来理解,却又不能被完全的割裂。“道”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思想核心,它在中国的文化史和哲学史上生生不息,它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刻。而“技”在中国的传统绘画当中是伴随着画家与赏画人对于“道”的审美眼光的不断发展而日趋成熟。再者,“技”与“道”是相辅相成的,“道”的不断发展,促成了“技”的逐步成熟,而“技”的逐渐成熟又推动了“道”的不断演变,这二者从哲学的角度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技"与"道"的关系是庄子哲学上一个重要问题,而在中国绘画史上更是引起关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技”是“道”的基础,低于“道”;“道”是“技”的目的,是“技”的升华,二者是紧密不可分的。画者通过对“技”的把握,可以达到“道”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