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的技法传承与艺术魅力分析
2021-04-26林霖
林霖
对于一个富有丰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东方大国来说,近几年似乎逐渐兴起了“文化复兴”的潮流,在各式各样民族小众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国人也渐渐开始了解了一些“国风”息息相关,宝贵的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也陆续走进社会大众们的视野,寿山石雕雕刻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艺术外交桥梁之一,已经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寿山石雕雕刻是雕刻者通过对寿山石雕刻施加工的一种民间艺术品,也是将山石自然美与人工雕刻工艺以及美学技术进行紧密结合的民间艺术。
拥有1500多年雕刻历史的寿山人物石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文化演变也逐渐产生了许多特殊的人物雕刻工艺技法,圆雕雕刻技艺在人物形象雕刻技法中脱颖而出,而圆雕技艺人物形象雕刻也在许多雕刻艺术领域之中自然形成一派独树一帜。
在福州各地发掘出的南北朝战国时期的石雕殉葬品,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原始的寿山古代石雕。
图1 《花篮》
据国内相关历史分析,圆雕自南北朝以来一直是寿山石雕的主要雕刻技法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留存至今的寿山石圆雕作品还有许多,这些人物作品大都出自当时颇具有名望的艺术名家之手。寿山石雕馆的人物雕塑作品大都以民间佛教故事题材最多,包括罗汉、观音等,此外,还有关公寿星等人物。
寿山石雕表现的内容不同,所施展的技法也各不相同,不过大体上可以分为七大类雕刻手法,分别是圆雕、浮雕、透雕、印钮、镶嵌、薄艺、微雕等。寿山石本就是大自然对人间的恩赐,通过手艺人的努力,最终才有我们所看到的寿山石雕作品。
圆雕雕刻又称立体雕。是石雕艺术在雕件上的一种整体形象表现,作为最古老的古代雕刻艺术技法之一,它同时也是“东门派”的主要雕刻技法。
南北朝时期开始,直到清初都是寿山石雕的昌盛发展时期,甚至到如今,也仍在大量使用圆雕雕刻技法表现雕刻中的人物,动物。
图2 《蚌女》
图3 《嫦娥奔月》
圆雕雕刻要求每位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八个全方位角度进行立体雕刻,精细雕琢程度直逼真实动人,细节雕刻处,人物面部发丝、表情、甚至连穿衣服的腰部褶皱都清晰可见。而石雕总是依石材来赋形的,相石这个环节便根据一块石材的各种颜色、纹理形状还有它的形状特征来对其进行雕刻构思,再然后结合上自己真心想要的作品主题,施以精湛的雕工,合理布局,使得圆雕作品能够主次分明,作品的各个方面都和各个角度都能够相互统一,让雕刻作品能够经得起每个观者的多角度的欣赏。寿山石雕刻家在雕刻人物时会利用圆雕技法因色取巧根据不同颜色来雕刻不同的人物部位,比如,人物的头脸部应用更贴近人体皮肤的纯色进行雕刻,或者头发、胡须利用黑色为佳。最后,再根据人物的动作、形态来刻画雕琢。
福建是寿山石的发祥地,雕刻寿山石人才辈出,每个雕刻家的作品都各具特色,在继承古代传统的艺术基础上创新,表现出当代雕刻师们的独特风格,雕刻作品神态饱满、形神兼具。雕刻人物需要根据时代特征进行衣物上的设计处理,雕刻古人时使用阴刻式的钩线以凸显人物衣饰的纹路褶皱,可以在表现自然的同时把人物的立体之感表现出来,刀刀传神,刻画到位。雕刻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时,注重的是以目传神,雕刻眼部及眼周时多有墨染,表现雕刻人物的真实性,在雕刻特定部位时也可以利用镶嵌宝石珠起到砖石人物和画面的作用。雕刻人物细节如胡须、毛发、头发时利用剪刀点状雕刻或者剪短冲刀,注意轻重手法的雕刻,细细而上施为。
随着时代的进步,雕刻技法也日益更迭换代,圆雕的雕刻技法也随着艺术题材的拓宽发展得更为讲究。传统圆雕注重人物的选材及形态创作,会根据吧不同的原石来进行创作,因色取巧,精工细雕。
在科技进步的现代,对题材创作选择也变得更为多样化,由独立小巧的手上把件发展成大型的自然山水、人物、动物的圆形群雕,雕刻师们也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石雕形制,在俏色的运用,原始的选择和技法的运用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如图3)。
当代中国青年艺术雕刻家他们学习着中国前辈时代留下来的雕刻经验,将中国传统雕刻文化与中国现代雕刻技术完美结合,用大胆的雕刻见解手法使雕刻作品更加圆润、柔和,细腻的形体线条与粗犷的情节转折,相辅相成,人物身体表情生动有趣,肢体动作语言丰富而无夸张,另外,在以圆雕技法形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人物对象的真实动态再现,而是充分利用一个人物身体面部恬静自然的身体表情或细微的肢体动作,巧妙地将空间意境与艺术雕工融为一体。
总体来说,圆雕壁画雕刻艺术技法的广泛普及运用整体自然要求比较高,好的天然的石雕刻工艺品再配以精妙的雕工,才能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最高艺术程度,要懂得有赖于依靠长期的现代艺术创作实践经验积累才能不断积累,方法运用才能得心应手(如图4)。
图4 《观音》
寿山抛光石雕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为抛光落坯、凿坯、刮光三大工艺阶段。
过去专门手艺人运刀是靠使用木锤、凿子等机器工具进行硬生生地进行敲打制作出来的,是份很大耗费时间体力的辛苦工作,现如今则多用机械砂轮机、锣机等各种机器工具来进行操作,可在运刀技法上同样也是要求艺人刀法简练明快,要求艺人运刀时能体现艺术创作粗犷有力,大刀阔斧、概括简练的艺术风格。凿坯时特别要求工具刀法流畅有力,为下一一道工序操作打好坚实基础,刮光时则特别要求工具刀路灵活细腻光整有力。唯有如此,做出看起来的艺术作品才一定会好看。
从理论上讲圆雕是不附着任何背影,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观赏,具有完全立体的造型。一件作品成功与否,应着眼于作品的造型是否生动,图案线条是否流畅,人物形象、姿态、神情是否兼顾,层次是否鲜明等等,而所有这些又要与寿山石的巧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常说巧色是寿山石的天然神韵,把人物形神与寿山石巧色完美结合,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成了衡量寿山石雕艺人水准高低的标准。我们要求巧色要"巧分"所谓"巧分"也就是巧色与巧色之间要尽量分得清楚。
如今,精美的寿山石日渐稀少,这就需要雕刻家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去对待每一块石头,为世人创作出更多更加精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