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模式探析
2021-04-26邓雅思
邓雅思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学校课程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社会变革也让学生评价日趋多元化。新教育环境下,传统的班级管理不断遇到一些新兴的、边缘性的、多级性的问题,以规范化、精准化、具体化为基本特性的精细化管理成为班级管理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上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生产进步的企业管理产物,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顾名思义,“精细化”指精准化、具体化、细密化,是对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措施提出更精、更细、更专的要求。
班级的科学管理应该具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规范化,第二个维度是精细化,第三个维度是个性化。班级精细化管理应在实现对班级管理目标和管理过程的精准化、具体化之后追求每一个环节的细致化、精确化,以最终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
一、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教育学》中指出,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求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手段和措施,最终实现教育目标。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衍生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班级管理内容僵化
班级管理内容应包括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以及班级活动管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未能与时俱进,过分、片面注重学生的成绩,班级管理为提高学生成就单方面服务,因此,班级管理上陈旧、单一、僵化的问题日益凸显。
(二)班级管理主体单一
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有绝对的权威,把控整个班级的生态系统,学生依附于班主任,丧失班级管理的自主权。与此同时,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权威,从班规的制定、班委的确立、政策的实施、过程的监督等皆取决于班主任。班主任包揽班级的大小管理事务,班级管理极大地受班主任的喜好等个人主观意志所影响。
班主任独揽班级管理工作,疲于处理班级事务性工作,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班主任更侧重于维持班级正常运转的常规管理,形成较为粗糙的班级管理模式。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班级活动中逐渐形成附和、服从的性格,限制了学生个性、意志、品格的发展。
(三)管理结构直线制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班级管理局限于部分班干部,班级层级化明显,除少数班干部以外,大部分同学为“闲赋”状态。这种直线制的管理结构,一方面使得老师只听到班干部的声音,另一方面导致“闲赋”状态的学生因不能参与班级管理而无法培养班级主人翁意识。
(四)学生评价标准片面
僵化的班级管理内容、单一的班级管理主体、单向的管理结构势必导致学生评价标准的片面化,即侧重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规范,未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化特长。同时,现有的评价体系重结果而轻过程,甚至只求结果忽略过程,弱化学生价值体系、精神世界的建设,这是对育人方向的错误把握。
二、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重点是我们该抓住哪些“管理缰绳”?如何紧抓?这应该成为我们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之前率先深入思考和探究的。
社会在不断前进,教育从未停下改革的步伐,不同时代对人才的类型及具体要求是截然不同的,教育应与时俱进,班级管理也应该随之及时调整。
2021年秋季“双减”政策落地,政策对减负增效提出更迫切的要求。靴子落地,掷地有声的是对人才培养方向的影响。“双减”减的是学生的学业负担,其目的是增加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兴趣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有更科学的工作方法、更专业的教育技能和更智慧的管理艺术,实施精细化管理,在管理工作中锻炼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多元化人才。
(一)活化班级管理内容
班级管理不应单纯以治理班级为目标,更应该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手段。因此班主任应变革僵化的传统班级管理内容,充实班级管理内容。班主任可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管理内容,以促进班级管理内容更准确、更精细、更开放、更全面,以实现班级管理内容的精细化。
本学年,我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久未在小学中段担任班主任,开学之初班级管理工作总是事倍功半,成效甚微。于是我尝试重新制定班级的管理内容,希望以精细化的管理内容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但当我沾沾自喜地将“精心”制定的班级管理内容公示后,学生提出了更多、更細的建议,如为了提高进餐速度,可增设“早餐分粥委员”“午晚饭汤水委员”;针对每天的水果加餐,由于部分水果需要清洗,可增设两名“水果加工员”,负责清洗、分发水果。
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往往比老师更熟悉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更明晰每个管理内容落实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条件。因此班主任可利用调查、谈话、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内容的制定,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充实班级管理的内容,多角度的管理内容制定方式使班级管理内容实现精细化。但与此同时,“退居二线”的班主任只是将舞台给予学生,而并非交予学生全权负责。班主任应如“无影的手”,利用自身经验、能力、班级管理水平适时引导学生及时调整班级管理内容的制定方向及具体措施,以实现班级管理内容的精细化。
(二)管理主体多元化
班主任应该打破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单一模式,联合学生、科任老师、家长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及其优势,实现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1. 以学生为主导,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班级管理实际上是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发挥其主导作用,实现学生层面的“自治”。以班主任为主体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疲于奔命,班级管理工作旁落无人,班级管理漏洞日益彰显。“还治于生”,学生以班级主人的身份分管班级事务的每一个细节,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协助老师完成班级管理。
2. 联合科任老师,多维度丰盈班级管理团队:班主任无法全方位参与学生的集体生活,科任老师很好地弥补了班主任的空缺,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补位”。因此,班主任可以联合科任老师齐抓共管,一同开展班级建设活动,丰盈班级管理团队,实现班级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3. 巧用班级微信群,借用家长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学生离开学校,班集体化整为零,回归各个家庭,实际上可成为班级管理的二次高峰值。这是因为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成效。班主任应巧用微信群宣传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及方式,宣扬班级管理成果,巧用舆论,借力而为,让家校形成统一的教育阵营,这样当学生从班集体回归家庭的时候,便由一个班集体的思想管理变为N个一对一的思想教育阵地。
(三)班级管理结构平行化
直线制的班级管理结构方向单一、学生参与面窄、参与度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更未能将班级学生资源最大化。
班级管理结构平行化是为了实现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管理目标。平行化的班级管理结构是在班主任的引领下,设立多个班级管理岗位,各岗位有独立的工作任务,在班级管理上有较强的自主性,是一种分权式、交互式的班级管理结构。班级管理权利下放、班级管理岗位细分化,极大地提高了各岗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果。
以班级值日工作为例,开学之初就已经根据班级情况细分为5组值日生,值日表中又细化了值日组长、扫地任务、拖地工作、擦黑板、倒垃圾等岗位。分工表上已经明确每位同学的任务和职责,但实际操作中组长往往未能发挥其督促作用,值日生经常忘记课间擦黑板、课后拉桌椅等工作,需要班主任反复提醒,甚至每天督促。实行平行化的班级管理结构后,除每天轮岗的值日生以外,还增设固定的监督员,监督员身上有轮值的清洁任务,是固定岗位、固定时间的具体事项清洁监督员。如此一来,做到术业有专攻,监督员清晰每一项监督任务的细则和科学的执行方法,能高效、有针对性地对班级清洁工作起监督、指导作用,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精细化。
(四)学生评价体系精细化
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反映出的学生评价标准片面化源于粗糙的评价方式及单一的评价价值指向,因此学生评价体系精细化是指丰富学生评价方式及实现评价标准全面化。
1. 丰富学生评价方式,实现学生评价体系精细化。作业评价、课堂评比、宿舍评比、卫生评比、值日评比、文明礼仪评比等是学生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面对既定的评价内容,为实现学生评价体系的精细化,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更新学生评价方式,以学生、家长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家长的参与度、关注度等。比如,学校科技文化节中要求每位学生绘制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画作,但部分学生缺乏绘画的兴趣、信心,这直接影响此次活动的班级参与度,又因为本次活动于周末的时候完成,绘画属于非常规性的作业,故家长的重视度不高。针对这两点,返校后我收集班上所有作品,以不记名的形式在班级微信群内进行公开投票。这样的操作既向家长展示了班级优秀作品,引起家长对学生周作业的重视;同时针对投票结果进行奖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评价指标全面性,实现学生评价体系精细化。全面发展是当下人才培养的方向,而只想结果忽略过程的评价标准与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向相悖而行。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将导致教师和家长片面强调成绩,忽略学生创造性、自主性的发展,打击了部分学生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评价体系應囊括德、智、体、美、劳多方面,使评价标准全面性,实现评价体系的精细化。
三、结语
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需要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思想,更新管理手段,还舞台于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终成精品的班级管理模式是班主任以精心的态度、精细化的过程管理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林春玲.让每一个孩子都闪耀:谈精细化管理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20):16-17.
[2]李淑君.浅谈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 J].新课程研究,2019(9):112-113.
[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启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16.
[4]冯永刚.中小学管理育人的误区及超越[J].中国德育,2018 (15) : 20-24.
[5]江瑞琼.实施精细化管理 构建班级管理新模式[J].教书育人,2019(2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