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索
2021-04-25赵红安
赵红安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要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有应用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幽默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教师可以从妙法导入、情绪感染、创设情境、激起争辩等方式入手,提升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核心素养;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2-0064-02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要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提升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及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探究。
一、提升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
1.应用性原则
应用性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将历史知识与社会应用的需要结合起来的原则。当前,很多高中生表现出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愿望,而且对知识的需求范围更加宽泛。凡能应用于实践的知识,都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另外,高中生具有探索自己未来职业的兴趣,他们时常在一起议论未来的职业选择,并且对未来的职业或社会生活中必需的知识表现出极大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可孤立地讲授历史知识,还应该向学生讲述知识的应用范围及作用。比如,孔子“仁”的思想既有勉励和约束自己的含义,又有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意味。“仁”不会影响人的正常发展,也不排除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它可以密切人际关系。所以,在当今竞争社会,个人的发展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更要强调团结合作。这样,学生便能通过学习孔子“仁”的思想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2.新颖性原则
新颖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新颖奇巧的原则。好奇求新是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固化的教材内容,一成不变的教法,枯燥无味的语言,是无法让学生产生兴趣的。而新颖多变的内容与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教学“五四风雷”时,教师可以用视频展示巴黎和会、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高呼口号、上海工人大罢工等场景,使学生体会当时人们的爱国激情,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有的学生认为五四运动显示了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有的学生认为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种新颖的讨论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幽默性原则
幽默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幽默的手段启发学生思考,创造轻松活泼学习氛围的原则。幽默是故意从道理上、逻辑上、规律上对某一事物进行描述,但由于描述明显不合逻辑,所以能使人发笑。当然,这种描述应该是曲折含蓄的,而不是直白浅露的,需要听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并动脑筋思考。因此,人们觉得幽默是饶有兴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幽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扣住学生心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发现客观事物及相互间的联系、发现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原则。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认识客观世界这一活动本身也具有多彩的特点,因此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他们自己发现客观世界的某一现象、某一规律(哪怕极其微不足道)时,或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更会因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感到喜悦。换句话说,他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认识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明者、创造者,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比如,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归纳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史实:“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并通过史实得出结论:鸦片战争以来,从中国社会演变历程看,学习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观念三个依序递进变革的程式。这样,学生的历史学习就实现了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二、提升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方法
1.妙法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歷史课堂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课堂的开头是否具有艺术性。所以,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节课的突破口,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内容,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各种精巧的导入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字经》里的内容,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这些话语已成为人们多年传诵的格言,对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
2.情绪感染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作为一门艺术的历史教学,同样是具有强烈感情的活动。可以说,情感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它应该贯穿整个历史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情感的火种,学生的情感是由火种点燃的烈焰。教师充满情感的教学活动,必然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比如,教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史时,考虑到近代的爱国主义就产生于这段特殊时期,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课本中的爱国主义素材,表现当时人们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
3.创设情境
为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成为当事人,认真思考,发表见解。在情境中,学生没有对教师的依赖,也没有回答对与错的思想负担,有的只是自然、主动、轻松、活跃,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比如,教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史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在中国近代前期,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使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众多仁人志士都积极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假如你是维新派,会向光绪皇帝提出哪些建议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会在当时情况下先进中国人的救国热情。
4.激起爭辩
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历史学习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认识上的矛盾,激起争辩,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实践证明,讨论活动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这就是差异,就是矛盾,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契机。教师应抓住它们中间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部分,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展开争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荣誉感。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学生需要积极开动脑筋,广泛收集材料,形成主动学习的局面,并进行语言的交锋、思维的碰撞,这为学生培养创造意识、认识自我带来了机会。比如,评价康熙皇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史实讨论康熙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从而树立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以一定的时间、社会条件为转移,不能苛求古人,也不能主观随意褒贬的观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主要靠历史教师。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质,还要具有广博的学识和才能,能够形成一种强劲的精神辐射,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敬佩教师的同时也喜欢历史学科。历史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求新,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精巧的设计扣住学生的心弦,以生动的表达引发学生的愉悦感,让历史教学走出枯燥无味,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3]赵紫薇.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
[4]张旭梅.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D].海南师范大学,2017.
Exploration on the Ways to Cultivate the History Core Competence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Zhao Hong'an
(Chushui Experimental School of Xinghua City, Jiangsu Province, Xinghua 225700, China)
Abstract: Se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should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of history as the goal, so that students can gradually form the correct values, essential character and key abili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y through history course learning. The teaching principles to improv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of history include the principles of application, novelty, humor and creativity. Teachers can improve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of history by introducing ingenious methods, emotional infection, creating situations and arousing arguments.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historical core competence; teaching principles; teaching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