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三结合”策略研究
——以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游记写作教学”为例
2021-04-25邰敏洁
邰敏洁
(韶关市第十四中学,广东 韶关 512000)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极大的难题,究其症结归结于:教师指导时间少,教学效果差;学生生活积累少,素材整合难;师生针对评改少,能力提高慢。为解决上述“三少”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探索出“结合范文习得写作方法、结合本土资源整合素材、结合写作要求评改加工”的写作教学“三结合”策略,并进行实践研究,以期让学生切实提高写作水平,最终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结合范文习得写作方法
新课标对于初中学段学生的作文有一般不少于每学年14次的要求[1]17,即约两周仅一次写作训练,写作指导课占语文课比例极少。教师难以在有限的写作课上高效落实写作方法的指导,指导时间少,教学效果差就可想而知。
有较多文人学者,如朱熹和鲁迅,都十分强调模仿前人诗文作品对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在国外,自主学习方式之一的“样例学习”在多个学科领域成功应用后,也已经使用在写作教学中,在学习域方面,学生在自学范文的写作方法时,会在教师提示下领悟范文内容结构,归纳写作规则;在示例域方面,学生还会去了解范文主题的背景知识。最终实践证明,上述样例学习会获得较好成效[2]。
因此,写作方法的指导不但应当适时在课内的阅读教学中落实,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外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拓展阅读与课文体例相似的名家范文,并在作文训练中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赏析好词佳句学会妙用词句,经由把握结构领悟布局谋篇。如此教师便可把写作教学贯穿于单元学习课内课外全过程,利用课外自读范文增加写作指导时间,成为解决写作教学效果差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以现行使用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游记写作教学”为例。此单元选用的四篇课文都为游记,学习后要达成的目标是:了解游记的文体特点,说出作者游踪,学习写景方法,积累赏析优美语句。教师可布置学生课后依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四篇游记范文:《周庄水韵》(赵丽宏)、《走近纽约》(刘成章)、《巴东三峡》(刘大杰)、《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冯君莉),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四篇范文习得的游记写作方法:
(一)写景好词句
1.写城市:喧嚣、摩天大楼、繁华闹市等。
2.写名胜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等。
3.写水:涟漪、晶莹明澈、平静幽深等。
4.写山:险峻、高耸、连绵起伏等。
5.写日月星辰:耀眼阳光、星光、一轮明月……放射着清寒的光等。
6.写季节天气:温暖春夜、秋高气爽、斑斑积雪、云雾腾腾、万里长风等。
7.写动植物:黄灿灿的油菜花、树木青葱可爱、欢快的云雀等。
8.写节日:盛大、张灯结彩、缤纷礼花等。
(二)游记的记叙顺序
1.移步换景。如《巴东三峡》游览路线是从西陵峡到巫峡再到瞿塘峡。
2.定点观察。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定点观察了近处的草滩和湖水,高处的乌云和晴空,远处的草滩与山峦、岛屿等景物。
3.变换角度观察。如《走近纽约》观察角度是俯视高楼、平视街道、仰视夜空。
4.时间顺序。如《周庄水韵》,范文先后写了三次游览周庄水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写景方法
1.抓住景物特征。如《巴东三峡》中巫峡水险山高的特征。
2.运用多种感觉进行描写。如《周庄水韵》中第二次游览水乡的感受是视觉上色如版画,听觉上声似音乐。
3.动静结合。如《走近纽约》写静态的夜景和动态的万里长风。
4.运用修辞手法。如范文多处使用了排比、比喻、引用、拟人、反复等。
(四)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1.根据作者写作意图选材。如《周庄水韵》为表现周庄丰富多彩的水乡特色生活、改革开放后的生机活力和水乡人民的幸福感,详写第三次游览该地。
2.重点描写反映景点所在地有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可以详写最能引起观赏兴趣之景。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写了青海湖独具特色的鸟岛,《走近纽约》详写了高楼大厦。
3.略写或不写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物及不重要的景点。如《周庄水韵》略写第一次仲春雨雾笼罩中游览周庄的见闻感受。
(五)情景交融
1.寓情于景。如《巴东三峡》作者随着观赏景物的变化情绪也有变化:一开始是“紧张”,接着感到“悠闲轻松”,转而感到“可怕”和“危险”,最后变为“轻松”,起伏的心理感受很好地体现出三峡山水之险恶。
2.直抒胸臆。如《走近纽约》作者感叹知道自己“不属于纽约”,他心向祖国,心系故乡,“家乡在地球的那一边……”。
二、结合本土资源整合素材
“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4],学生经由课文及课外范文习得写作方法后,下笔时却常因生活积累少而言之无物。为帮助学生观察生活,行文时做到厚积薄发,《新课标》指出,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文化遗产,无论是风俗民情还是方言土语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1]34。教师设计写作任务时,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于操作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结合本土资源整合素材。
本土资源属于语文课程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校园所在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历史和社会资源等,甚至校园、家庭的生活和环境,都属于本土资源。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掌握观察方法,也要教会他们搜集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写作素材。
再以游记写作单元的素材整合为例。本校所在地韶关人杰地灵,其中国家级景点7 处,省级景点13 处,在广东省属于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5]。这些本土资源就在学生身边,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去发现、挑选、连接和整合本土写作素材,然后布置学生运用从上述范文中习得的游记写作方法,写一篇以韶关景点为内容的游记。写前可引导学生整合以下素材。
财政、税务等部门依法行使监督职能,还可以《会计法》为依托,创立经济联合执法体系,建立以检查和处罚的联动机制和规范的信息共享制度为基础的统一的综合报告平台以及企业和会计人员诚信系统,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每6个月对会计单位的信息质量联合审核一次,杜绝违法造假的通道,加大对企业会计违法行为的查办力度,并依法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一)列出韶关景点
1.自然景观:丹霞山、云髻山、天井山、狮子岩、古佛岩、金鸡岭、芙蓉仙洞、浈江、北江、武江、翔龙湖、桂花潭、龙王潭、南水水库、乳源大峡谷、马坝人遗址、车八岭自然保护区等。
2.人文景观:风采楼、韶阳楼、南华寺、云门寺、别传禅寺、芙蓉古刹、必背瑶寨、满堂客家大围、珠玑古巷、南雄梅关、三影塔、海关钟楼、风度路步行街、张九龄墓等。
3.公园:韶关中山公园、韶关森林公园、韶关矿山公园、韶州公园、韶关帽峰公园等。
(二)安排记叙顺序
1.移步换景。如丹霞山的游览顺序是:从外山门到阳元石,再游锦江,登别传寺和观日亭。
2.定点观察。如登上三影塔,远眺南雄东南西北四方风光。
3.变换角度观察。如从韶阳楼俯视市区或从市区仰望韶阳楼。
(三)运用写景方法
1.抓住景物特征。如写必背瑶寨浓郁的瑶族风情。
2. 运用多种感觉进行描写。如丹霞山山体绯红,如晚霞般灿烂;乳源大峡谷鸟语花香,雨雾蒙蒙。
3.动静结合。如写桂花潭静态的潭水和动态的瀑布。
4.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从北边望去,狮子岩像一只卧地熟睡的狮子;而从南边看来,狮子岩却如同一只起舞的醒狮。”拟人:“梅岭中的蝉演奏着动听的乐曲。”
(四)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1.根据作者写作意图选材。如为表现韶关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描写风度路步行街。
2.重点描写反映该地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或最能引起观赏兴趣的景物。如写梅关必写其寒冬梅花盛开的景致和“岭南第一关”的险要地势,写芙蓉仙洞必写其形态各异的钟乳石。
3. 略写或不写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物及不重要的景点。如略写马坝人遗址前的小亭。
(五)注意情景交融
无论是寓情于景还是直抒胸臆,教师旨在引导学生注重自身情感体验,通过笔尖抒发对善美韶城的赞美和热爱。
三、结合写作要求评改加工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国内同行们早已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探究出不少评改作文的方法,常用的评改法有:先学生自改,再小组互改,最后教师评改,评改内容有字句、标点、切题、中心、选材、结构、表达、语言等。但无论哪种评改法都有一些弊端:从评改形式来说,学生评改耗时多,效率低,不同层次的学生评改水平差距大,常出现以错改错,甚至以错改对的情况。教师虽精批细改却套话连篇,学生望而生厌,再加上教学任务重批改时间长,等到评点作文时,学生几乎将写作方法和要求忘光了。从评改内容来说,若平时作文评价标准像考试作文评分标准那么面面俱到,会导致评改变得盲目,针对性不强。这些评改法顾此失彼、事倍功半,学生尽管写得多改得多,但能力提高慢。
分项评分法在国外的作文指导中被普遍运用,比如Natalie使用的分项评分依据是:写作是否有计划、文章是否流畅、单词拼写正误、写作质量高低。简称为“6+1特质”的作文评分法为美国西北地区教育实验室提出并倡导,教师根据写作的各个特质制定学生作文评分级别,使作文评改得以依章而循,有的放矢,操作性强[6]。
借鉴国内外作文评分方法,结合写作指导提出的要求,教师可量身制定出本次写作的专属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改加工。师生评改时都要侧重本次写作训练的具体内容和目标(或是某一文体,或是某一表现手法),而相对忽略其他方面的要求。
还以游记作文评改为例。结合游记单元的写作要求,游记作文评改侧重于:写清游览过程,写出景点特色,情景交融,表现手法多样等。具体见表1。
表1 游记写作分项分等评价表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任重道远。写作指导“三结合”策略立足实际,拓宽了写作教学的思路,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又显示了作文评改实效,使学生切实提高写作水平,最终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