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支撑体系的发展分析
2021-04-25陈默
陈默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在大数据支撑体系下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怎么样共享和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的方式,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环境影响的评价效果,而且还可以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最新科学技术以及最先进的思维方式来实现数据之间的开放和共享。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清晰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数据较为密集的工作,还需要充分发挥出各个部门以及各种类型的大数据进行支撑,从而创新大数据模式下环评数据的服务方式。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支撑体系;共享服务
1.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的建设过程
1.1.数据中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诸多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也就是说,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也变成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并且广受关注。其中,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数据资源还需要积极向大数据进行转变,从而加强对管理和应用服务诸方面的创新目标,这不仅可以进一步落实环境管理,还可以实现支撑环境质量改善这一目标的完成。从环境影响数据评价的过程上来看,首先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但是由于很多数据资源收集过程中难度较大,并且还具有异构性和分散性的特点,要想得到更加有效的数据资源整体难度较大。因此,就需要建立更加规范和标准的体系,从而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为后续数据的获得以及整合提供更加基础的服务,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除此之外,由于很多部门之间缺乏信息的沟通,那么共享欠缺,以此就需要从环评数据中心这一点出发,建立起相应的共享机制,从而借助软件接口进行数据的使用,实现数据资源之间的共享。这样一来,还可以处理数据资源在实时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
1.2.数据采集系统
从环评数据中心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了相应的数据采集系统,以此来为后续数据资源的收集工作奠定好基础。但是,由于环评大数据相关数据主要是来自于相关企业公开的数据、行业相关数据分析以及环评基础相关数据库的基础上得到的,要想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就需要利用更加有效的数据采集系统来完成。当前,我国环评大数据主要有项目环评审批以及验收申报系统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两个组成部分,两个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实现环评数据的收集工作,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汇总,为后续工作做好基础。
1.3.环评服务平台
对于环评大数据中心而言,还需要建立不同的服务平台来进行不同的服务,主要是为各种环评工作的参与者进行服务,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主要有环评会商平台、环评监管平台以及环评互联网服务平台三个部分,各个服务平台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环评会商平台主要是对环境影响、技术以及各个行业所作的环保工作进行相应的评估。而环评监管平台主要是对相应的环评监管决策进行智能化的技术支持工作,对于最后一个环评互联网服务平台则主要是面向社会公众以及相应的各个环评机构进行工作,主要是对相应的数据获取、相关标准查询、环境相应影响情况模拟以及进行空间制图等多个方面进行工作。
1.4.数据资源网络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数据资源网络是进行环评数据分析中心进行数据收集的主要方式,即使这些数据资源已经经过了处理,但是由于数据来源较为复杂,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进行整理,之后才能录入到环评数据中心中。但是,由于当前环评大数据的数据资源网络还包含着多个来源,主要集中在环保部内部数据资源网、地方环保数据资源网以及各个部委数据资源网。面对不同的数据资源网络,还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高环评数据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影响当前环评大数据开发的原因分析
2.1.“信息化落后于信息”的固有特性
在我国环评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每一个概念和发展设想都是跟随时代化发展的结果,但是实际的建设历程却非常落后,甚至长达十余年。也就是说,实际建设效果整体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信息化滞后于信息”这一原因所导致的。对于越来越多信息而言,这是进行大数据应用的前提和基础,而信息也就是信息化的保障。在信息还没有产生之前,很多数据之间都存在逻辑不清晰、结构不明朗等问题,因此信息化建设在整个过程中都非常落后。
2.2.市场机制匮乏以及行政惰性
国家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还将环评整个工作从行政事业性管理进一步转移到市场监管的方面,以此来提高运行效率。但是,由于环评信息化领域整个市场化建设水平低下,具有浓厚的行政主导倾向。因此,这项工作以前大多由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相关直属部门来完成,并且还相应按照年度考核的目标来适应时代的变化。之后,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进行相应的开发建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行政惰性而导致建设出现中断甚至是“改道”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数据平台走上共享的脚步,甚至还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感。
2.3.环评数据挖掘和投入不足
由于环评数据具有中心化的特点,很多研究人员在从事这项工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一点从多个方面都有体现。并且,这一点也体现出当前从事环评数据挖掘工作的人才不多,整体研究力度和行业热情也不足。除此之外,近些年来国家和地方在这项工作上主要将重点放在数据中心档案库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对数据的开发力度、整体投入都不足,这也是造成这项工作成果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3.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支撑体系重点建设任务
3.1.环评以及相关数据资源整合工作
首先,需要做好摸底工作,主要是对环评数据资源目录进行编制,并且还要为后续的数据整合、联系以及应用奠定好基础。其次,还需要进行全面的引进工作,还需要接入相应的环保系统以及其他数据,从数据的角度来进行决策,更加具有客观性,这不仅可以利用环评数据来满足当前环评监管系统对数据的需求,还可以进一步补充所需要的系统外部数据。再次,还需要做好“消化”工作,这主要是对各项环评数据进行规范和关联,并且还要同时建立与排污许可、环境执法以及自动监控等多个方面数据之间的联系,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贯通。这样一来,全国的环评数据就可以实现整体联合,之后还可以从统一编码作为出发点,实现污染源“一本賬”。最后,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吸收”,这主要是从当前有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以及技术导则、“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等多个角度出发,建立起相应的智慧环评专家知识体系,为之后的环评服务,做好相应的支撑工作。
3.2.分析和评估关键技术研发工作
首先,需要从所研发的文本信息中进行技术的抽取,并且从各个非结构化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为后续资源的利用奠定好基础。其次,还要进一步研发相应的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以此从建设项目的周期进行相应工作,主要从“申报、受理、评估、审批、验收”这五个全生命周期进行数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从而建立起更加全面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不仅如此,这一工作还可以提高数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再次,还需要通过研发数据相关自动关联技术的方式来形成整体的环评监管相关数据网络服务。另外,还需要相应的研发地理网格集成技术,为各项网格中所包含的环评信息进行明确,达到精细化管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环境评价影响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基础工作繁多、涉及领域较广以及持续时间较长等多项特点,并且还需要在管理创新的基础上应对各项技术挑战。但是,当前我国还缺乏更加全面、细致的信息来有效应对环境保护统一监管所带来的问题。基于此,就需要进行数据共享和集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于下一步环评大数据的建设来说,必须要从大数据核心出发,从而对新源、老源各种数据库进行建设,并不断夯实模型建设技术的基础工作,并根据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完成试点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俊,梁鹏,吕巍.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支撑体系发展与建议[J]. 环境影响评价,2021,43(1):17-21,26.
[2] 耿以军.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支撑体系发展与建议[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21):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