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世俗男性造型研究
2021-04-24刘璐罗江玫通讯作者
刘璐,罗江玫(通讯作者)
(重庆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一、大足石刻宝顶山世俗性概括
“大足石刻”是现保存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唐宋以来宗教石窟艺术品的总称。其中大足石刻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和多宝塔为全国重点文物,是中国著名石窟。笔者在这里主要就宝顶山石刻中的世俗男性造像为研究对象,对最开始佛教传入中国的佛教石刻造像和后来与儒家思想融合以后发展出来的这些世俗性石刻造像进行了认真研究,发现大足石刻的石刻造像使世俗性达到了高潮,这也正是它与其他石窟的不同之处。整个宝顶山的石刻就像是中国古代的卷轴画一样,佛祖庄严和普通百姓的世俗性紧密结合,虽然其他的石窟也有表现石刻的世俗性,但大足石刻的表现更为丰富,并且世俗性的石刻还非常多。男女老少都有,大足石刻的世俗百姓造像造型可谓是包罗万象彷佛就是我们身边出现的故事一样。世俗性造像造型的特征包括:首先,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在雕刻师傅的手中得以完美呈现,造像所表现的内容是当时百姓的生活故事,其中有《牧牛图》《父母恩重经变相》等受到海内外关注的世俗造像,无论是人物的服饰装扮,还是故事情节,甚至是人物面部特征的表现,都是宋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其次,石刻画面世俗化、生活化、形象化,借助当时社会生活的人物和场景,更有助于弘扬和宣传宗教思想,大足石刻把市民的普通生活融入石窟中,使石窟具有教育意义,便于传播,使中国的佛教石窟有了新的形式。
二、大足石刻宝顶山世俗男性造像分类研究
在查阅文献和去实地考察后发现过去对大足石刻的研究中研究观音和佛祖造型的居多,研究世俗女性的也多,却没有研究世俗男性的,经过实地考察后发现男性的石刻非常多且造型各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世俗达官贵人即官宦和贵族等,二是世俗平民百姓即百姓和书生等,三为世俗下层劳动者即以仆人和放牧人为主。下面以具体的雕塑为例进行分析。
(一)《柳本尊行化事迹》
进入宝顶山后即可看到山崖上红蓝色的石刻,首先看到的便是柳本尊行化事迹图(图1),上下总共为三层,柳本尊的形象在正中间十分巨大,柳本尊头顶外挑部位刻有五佛四菩萨坐于圆龛内。柳本尊像两侧为“十炼图”,讲述的是柳本尊十件苦修的事迹。柳本尊像高五米多,他身上穿着V字形的襟衫作居士打扮,头戴四方平顶冠,冠正中有一座小佛,表示他已经修炼成仙了,但是他的面相和装扮却与普通人相同,佛像造型也融入了男性的世俗性,这与威严华丽的佛造型不同。主尊两侧右侍者手捧耳朵,左侍者手捧断臂。第二排的是柳本尊的弟子,从服饰上可以看出来他的弟子有达官贵人也有下层阶级,我们可以从他们穿着的衣服和佩戴的装饰以及衣服的颜色上判断出他的身份,从下图中第二排右边第四个造型头戴幞头,身穿公服颜色艳丽此乃达官贵人的象征,而一般的文人士大夫穿着的衣服色彩简单,朴实无华,宋朝初期,平民一般只穿白色粗麻布衣,经过特许才能够使用黑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石刻与当代百姓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父母恩重经变相》
图1
图2
这组石刻(图2)中男性形象有三个,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儿子还有一个是道士,首先第一组年轻时候的父亲头戴帽子,衣服的领口较高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父亲领口都比较低,表现其朴实无华,而儿子的衣服却较短,长度在小腿,给人以年轻干练、生机勃勃的感觉,而道士在配饰上有所讲究配有书,给人以经验丰富的感觉。这组石刻讲述的是孝道的故事,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结合儒家的思想进行融合创作,一对青年夫妇刚结婚没多久想要后代,他们特别虔诚手端一香炉跑到上方的佛前去求子,心诚则灵不久之后妇女就怀孕了,旁边一小侍女手端一保胎药给她喝以保护肚子里的胎儿,经过十月怀胎一位大着肚子的妇女由侍女搀扶着,一只手摸着自己鼓鼓的肚子,面部有点扭曲呲牙咧嘴感觉十分痛苦,下方挽袖的就是接生婆,后面的男子就是道士,在家进行法事以保平安。孩子出生以后两夫妻特别开心,双手抱着小孩笑嘻嘻地都合不拢嘴,小孩晚上睡觉母亲担心床单被尿湿了,母亲悄悄地把孩子放在床干的地方睡而自己则睡在没有干的地方,床单脏了第二天母亲很早洗弄脏了的床单,而此时母亲的整个头部却是往后边看的,看的就是自己孩子,仿佛就像在说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听到孩子的笑声,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孩子长大后要远离家里出去工作,他挎着一个包袱扛着一把雨伞雄赳赳气昂昂就准备出门,老父老母舍不得杵着拐杖来相送。通过简单的造像和表情就把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感情表达出来了,然而这正是从古至今最难以办到的事情。这组石刻用叙事的手法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且有很强烈的教育意义,从男性石刻的面部特征以及服饰和装饰上都可以区别于柳本尊石刻里达官贵人的衣服,其雕刻的流畅度和衣服的颜色也都不同。
(三)《牧牛图》
牧人的衣服与前面两组图大不相同,牧人的衣服较短在膝盖上方,且外面披的衣服是敞开穿的,与文人士大夫的衣服大不相同,主要是因为牧人属于下层劳动人民以干活为主,所以衣服较短以透气和行动方便为主,而文人雅士们讲究的是得体,这无不体现出雕刻者的细心。这幅图以禅宗的表现形式讲述如何驱除心中的杂念入道成佛的过程,牧人代表的是修行者,牛代表的是修行者的心,牧童训牛相当于我们人调节心理入道成佛,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牧人手拿牧绳想把牛拉回来,可是这头牛始终昂首向前,二者的关系就像手上的牛绳一样绷得紧紧的,好比人的心在没有被调服的时候就像牛一样倔强和傲慢,牧人扬起高高的鞭子似乎想要抽打牛,牧人手中的鞭子就象征着佛家的清规戒律,受到束缚后似乎也没有刚才那样狂妄不羁了,两个牧人放牧回家在路上相遇了坐着聊着天,一个说得滔滔不绝另一个听得眉开眼笑感觉特别开心,旁边的这头牛就十分好奇主人的谈话,它侧着耳朵瞪大眼睛进行偷听。牧人的鞭子没有高高的举起而是绕在手上表示人和牛的关系十分地和谐,老一点的牧人在拿着笛子吹奏,笛声十分地宛转悠扬,年轻的牧人被他的笛声所打动不自觉地仰着双手打着节拍为他伴歌,牧人很开心地陶醉在笛声中,牧人敞开了衣服睡在了树下。这个时候,牧人和牛的关系已经有了改变,牧人虽然还手握缰绳,但并没有在意自己的牛了。这说明对牛心性的驯化已经到了不用时刻注意的程度,说明心里的约束起了作用不太需要外部的约束了。《牧牛图》是一组具有山野情趣、刀法豪放的禅宗造像。佛经说,禅就是人的全部生活本身,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石刻中的牛就是需要修行的对象,或许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这组《牧牛图》全长约30米,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的修行过程。整组造像以牧人和牛为主线,牧人代表修行的人,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节自己、自我反省的过程。最后到达禅宗的最高境界不被外界纷扰所惑。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加体现出大足石刻的世俗性,雕刻的工匠师傅们把生活中的故事融入石刻中,用自己的心血打造了宝贵的石窟,也将自己的思想修养和高超的技艺留在了这里,让本来庄严肃穆的石刻有了生活气息,让观者感到更有趣味性,这对后世的我们而言是一笔绚烂的财富。在雕刻的技法上,雕刻师傅们更加注重线条与体积感的表达,使石刻显得栩栩如生,但又各有不同,别具匠心。与其他石窟相比似乎更有别致淡雅的味道,无不让人感叹石刻用最古老的方式留下了最不朽的文明,各个朝代的痕迹都被岁月带去,只有石刻静坐一旁,像个长者般陪你在身旁,低声说我都记得。
三、结语
大足宝顶山的世俗男性造像造型种类众多:有头戴幞头硬翅展其两角,身穿公服,方心曲领,颜色华丽丰富的达官贵人;也有穿着简单整洁颜色单一的文人士大夫;也有为了方便透气好干活以短袖短裤为主的劳动人民。这些造型都体现了大足石刻的世俗性、烟火气,让本来庄严肃穆的佛教石刻融入了生活气息。佛像庄严精致的特征和世俗男性普通夸张的特征大不相同,世俗男性表现了“俗”的特征,佛像造型表现出了“雅”的特征,俗与雅的对待更能凸显出佛像与世俗男性的区别,佛像体型巨大显示其威严,而世俗的人物整体造像体积都较小,服饰上佛祖的衣服较多且华丽,世俗人物造像衣服则比较普通,从造像大小上就可以看出差异,世俗男性和女性从面部和服饰装饰上能辨别出来,养鸡女和牧牛图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影,都是以真正的人间景象为蓝本,它们已经不属于宗教艺术的范围了。宝顶山的世俗造型似乎被赋予了生命,原本冰冷的石头仿佛能够呼吸,有着男性所特有的刚毅、庄严,女性所特有的柔美,雕刻者会根据他们的身份,对他们的服饰和造型做搭配,丰富了石窟造像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从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大足石刻造像造型大量地结合了世俗性和宗教性,两者相互交融,使得石刻整体看上去既有世俗性、生活化,同时还具有宗教性,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百姓生活的场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时代氛围,却又巧妙地传播了佛、儒、道的思想内容,使这些思想在无形中得到传播,这种方式也让百姓更容易接受,更有利于观者进行认知和解读,使世俗造像之美得到更大程度的展现,从而使其内在的思想和精神得到大力地弘扬,大足石刻仿佛就是给予我们人类的巨大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