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环境和文化差异对中西绘画艺术的影响

2021-04-24贺玉婷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颜料线条中国画

贺玉婷

(新世界出版社,北京 100037)

前言

考古发现,世界上各种文明中最早的绘画作品大都来源于“岩画”这种古老的形式。在原始社会时期,中西绘画的色彩表现也大致相同,由于颜料有限,只有少数几种常见的天然植物和矿物颜料,同时也因为材料上的限制形成了中西绘画形式上大致相同的特点:大面积简单的图案,以自然物质的原色为主,缺少颜色搭配变化等。所不同的是,同时期古代中国的绘画色彩更为简练,在已发现的岩画中,大多以简单线条和单色图案为主,表现近乎抽象的物体(图1)。而西方原始绘画作品上的色彩表现则相对丰富一些,不仅如此,还出现了简单的明暗立体的变化,更接近物体真实的表现(图2)。中西绘画上的差异在此时期已初见端倪。

一、环境地域的不同对绘画风格的影响

每个地域有它特殊的气候、植物与地形地貌,不同地域产生不同的环境变化,进而造就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是形成各自艺术的最佳土壤。在地理气候方面,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等几大河流的内陆地区,特别是汉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流域范围,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太阳辐射较强,季节差别大、温差悬殊。以黄土地为主要特征的内陆半干旱的环境色彩变化相对单调,而人类的审美是受生活环境影响的,在此审美基础上产生了各自独特的艺术形式。环境的色彩变化也直接反映在绘画风格中,早期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都体现出线条简洁明快、色彩单一醒目的特征。

反观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各城邦,坐落于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地中海的明媚阳光照射下,五光十色的海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在绘画上的表现也会有更多的变化。与同时期的中国古代绘画相比,色彩更加丰富,突出明暗的变化。

很明显,“内陆色彩”和“海洋色彩”是环境地域不同产生的最直接的视觉感受,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审美倾向,在文明发展的初期阶段已经在各自祖先的视觉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为中西绘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中西方绘画材料的不同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

如前文所述,中国画使用的颜色有两大类,一类为植物质,如花青、藤黄(图3)、胭脂等;另一类是矿物质,如石青(图4)、朱砂、赭石等。由于内陆地区植物种类丰富,便于采集使用,而矿物颜料存在种类色相有限、原石难寻、成本高昂等问题,所以我国的颜料来源,大多数来自于植物中所提取的汁液,由于被榨出的颜色呈液体状,所以又被称为“水色”。古人在实践中认识到不同植物能产生不同的色彩,大部分都是黄色、青色,少数的胭脂色或者红色也是植物中能够提取出来的颜色。它的颜色看起来比较清淡透明,适合多层晕染,配合在中国特有的宣纸或绢上作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具有清新飘逸的色彩效果,使中国画具有独特的魅力。

图1 沧源岩画(中国云南)

图2 拉斯科洞穴岩画(法国南部)

图3 藤黄

图4 石青

中国天然的矿物颜料由于不易获得,且加工困难,因而非常珍贵。原本并不是用于普通绘画的,而是用于雕塑或者建筑装饰等用途,如敦煌壁画,以及汉墓壁画,至今仍保持鲜艳夺目的色彩。直到秦朝和汉朝时期矿物颜料才开始用在绘画上,但一直不如植物颜料使用广泛。

相对于中国国画的意境朦胧,西方的油画更加注重于事物的本性写实。西方早期的颜料主要是由矿物质研磨而成,制作者将矿物开采出来,根据它们不同的氧化特性暴露在空气中,制成不同的颜料,然后在绘画的时候使用调和剂进行调和,矿物颜料的色泽更艳丽,不易褪色,又叫“石色”,耐色性和发色效果好于植物颜料。与内陆地区不同,古希腊城邦岛屿众多,可耕种土地相对稀缺,这样的地理条件导致很早就发展起海洋贸易,世界各地的商品纷至沓来,矿物质原料来源相对容易,这也是西方绘画颜料能够以矿物质为主的主要原因。西方的油画颜料是用胶水、矿粉和鸡蛋清调和而成,到了15世纪,荷兰人开创了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色剂的方法,调和效果更佳,西方油画的笔调开始更加顺畅。并且由于“石色”具有不透明的特点,可以多次进行修改,为更好地与油画颜料相搭配,会在画布或画板上绘画,画时可层层重叠,干后颜色非常鲜亮,日晒不易褪色,油画效果细腻,丰富,能够很好地表现被画物体的质感。

中西绘画在颜料使用上的不同直接影响了画面表现的不同。中国绘画中常使用的色彩来自于中国特有的颜料,进而形成了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艺术。中国画颜料淡雅清新,透明效果好,绘画效果追求神似,注重被描绘对象背后的深远意境;而油画颜料色彩效果细腻丰富,能够更好地表现被画物体的质感,通过画面的光影、色调、明暗的变化,突出表现环境和物体的逼真感,形成了西方古典绘画写实而非写意的特点。

三、不同的传统哲学思想对绘画艺术的指导

艺术创作产生于自然,但必须超越自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并把它表现在艺术形象中,使之成为我们想要表现的自然。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阴阳五行”“天人和一”等自然宇宙观,强调事物间整体的联系和变化,具有朴素自然的辩证思维。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开始于魏晋时期,魏晋时名家出现,绘画臻于成熟,开始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绘画理念。南齐画家谢赫最早在《古画品录》画论中把“气韵生动”作为绘画“六法”之首;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张彦远强调“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这些早期的绘画理念都是把画家对自然的心领神会作为要点,追求外界事物在自己心中的的反响,从而上升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以形写神注重“神似”,力求实现景物与情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中国传统的自然朴素的美学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以返璞归真为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古希腊哲学的主要特征在于追求万事万物的本质。他们探索万物本质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追求质料上的本原,如水本原、气本原、火本原、原子本原等。一类追求形式上的本原,所谓形式上的本原就是使一物之为其自身的原因,追求事物背后的规则,如数本原、理念本原等。

古希腊的艺术传统最早受到当时流行的模仿论的影响。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末,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最早提出模仿论的思想。随后,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主张,苏格拉底更是明确地指出“绘画用颜色模仿可见物的外形,准确地再现它们”。由此可见,在西方艺术认识的开端,就确立了写实主义的绘画思想,这一思想统治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前的两千四百多年的画史。

受益于希腊形式逻辑思维的浸淫,西方人思维能力强,以理性为基础构建写实理论和方法,文艺复兴以自然为目标,试图认识最客观的存在。所以他们发明了比例、透视、解剖,建立结构概念、块面思维,并把光影规律结合进去,形成了直抵对象本质的造型规范。西方画的造型强调逼真,重形似,忠实于客观真实,体现了“物我两分”的宇宙观念。

四、东西方审美方式的差异对绘画技法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审美方式也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就是中国人是“感悟自然”,追求“表现”;西方人则是“模仿自然”,追求“再现”。

在此理论观念的基础上,中西方绘画技法在长期的实践当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欣赏方式差异形成各自特有的构图特点。

在构图上,中国画以散点透视体现中国古人对世界的看法,西方绘画用焦点透视法体现对客观世界的描摹观察。

我们都知道,中国画完工后要装裱,卷轴就是一种重要的装裱方式——平时卷起来,欣赏时再打开。观赏时,右手收卷看过的部分,左手展放未看的部分。这种特殊的卷轴形式,展现了流动的、延伸的、不断变化的时空格局。中国画的作者可以采用散点透视的手法对物象的大小和位置进行任意地规定,这是中国画所特有的方式。纵观历史上的著名画作,我们可以发现《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许多绘画作品都采用了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则。对于长卷画,正确观赏方式是收卷和展放,这是不是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内敛的特征呢?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绘画艺术从服务宗教走向了关注人类自身,探讨科学。画家追求黄金比例作为绘图时采用的构图方法,作画时强调视觉中心、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这样的焦点透视法能更好地呈现画面的真实感。与中国古人收藏欣赏绘画的方式不同,西方的绘画更多服务于教堂和宫殿,适于装饰和展览。两者的欣赏方式不同也造成了两种绘画透视方法的各取所需,当然焦点透视法科学写实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从传统中国画的欣赏角度看,散点透视法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图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传)吴道子

图6 天使报喜(局部)达芬奇

散点透视法伴随着中国绘画延续了上千年的时光,难道是中国古人真的看不出散点透视的视角与现实景物的不同吗?肯定不是。中国画家用散点透视看世界,不是眼前的世界而是内心的世界;西方画家用焦点透视观察世界,是客观具象的世界,是眼中的世界。两种透视法的不同视角反映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观。

2.在造型上,中国绘画以线造形、形神兼备,西方绘画讲究比例关系,以面绘型、型像立体。

中国画使用中国特有的毛笔作画,这也造就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基础是线条。唐代张彦远最早提出“书画同源”的说法,书画最相同的本质是用线条作为艺术语言。因此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的作用非常突出,具有着多方面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传统绘画主要是运用线条来勾勒轮廓,显示层次,完成造型的任务。长沙出土的楚墓帛画证实,在先秦阶段就已经确立了以线条造型的传统。这一传统首先在人物画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到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图5),从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到元代山西永济县永乐宫壁画里的神仙,线条的美无不在画中有着完美的体现。这一传统也支配着山水画创作,山形水波都靠线条来表现,画山石所用的“披麻皴”“斧劈皴”等,更是线条的特殊演变。

线条的意义不仅在于造型,而且本身还具有独立的表现功能。线条的延伸,含蓄地将空间造型导入时间过程,呈现出一种流动感。线条的起伏变化,传达出丰富的节奏韵律。线条的个性特点,则透露出画家的艺术气质和艺术风格。因此,中国古代画家都十分注重用笔,有意识地开发线条的艺术潜力。

西方绘画中线条的表达是理性的,认为线条是“点”的延续,“面”的基础,更多地起着前期造型的作用,在后期的创作中由明暗色彩所代替。如果说线条是中国画表现的筋骨,色彩就是西方油画的血肉,科学家曾给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做过X光透视研究,惊奇地发现整幅画融合了共40层超薄油彩,而每层油彩由些微不同的颜料组成,且这些油彩的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的1/50!营造出蒙娜丽莎嘴角模糊的阴影效果,令人隐约感到她在微笑,这种异常丰富的明暗变化才是《蒙娜丽莎》微笑的秘密所在。西方绘画重视物体各个面的立体关系,更突出以色彩、明暗为主要造型手段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图6)

3.在色彩上,中国画是“随类赋彩”,平涂“设色”,西方画强调明暗光影、立体色彩。

中西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色彩观,中国人的色彩观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时空观和人生观的一种体现。中国画对色彩的运用,并不是再现自然中的颜色。中国画着色被称为“设色”或“布色”,都是旨在强调依照某种特定的用色法则,追求的不是对纯自然的客观描摹,而是心中对自然的抽象感受,因而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象征性和装饰性。中国人习惯以红、黄、蓝、白、黑为“五原色”,其中又以黑白为主色,尤其在山水画的运用中更是把“墨分五色”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墨的自然扩散产生的微妙变化来体现画家对色彩的追求。同时,“留白”也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色彩的形式之一,通过“虚实相间”的意境传达,表现中国人含蓄内敛的精神追求,达到“此处无色胜有色”的艺术效果。

西方的色彩观念是科学色彩观,他们把光视为绘画的主题,讲究明暗变化,用自然科学中的光学理论对色彩进行分析,运用活跃的笔触、鲜润的色块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最大限度地实现对自然世界的客观描摹。以至于发展到印象派时其所讲的都是阳光下的色彩,他们没有黑与白,绘画不存在纯粹的黑与白,因为阳光照射以后,白的也不是白的,黑的也不是黑的,完全以一种更接近真实观感的角度去运用色彩,这种色彩观是建立在科学探索的基础上,这是传统中国画家所不具备的。

结语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差异在绘画艺术等各个领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在当今时代,虽然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程度已经大大提高,各种艺术形式都在相互借鉴和汲取对方的优点,但继承和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永远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根本和出发点。■

猜你喜欢

颜料线条中国画
打翻了颜料瓶
中国画
在颜料中乘风破浪
线条之美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颜料抹在了脸上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