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敏灸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2021-04-24白细兰杨静赵静罗盈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芒硝肠梗阻胃肠功能

白细兰 杨静 赵静 罗盈

黎介寿院士于1955年首次提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Ⅱ),该病常发生于腹腔术后1~2周,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壁内炎症等因素致使腹壁水肿、渗出,继发出现的粘连性肠梗阻,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1]。据流行病学调查[2-3]:成人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概率为17%~80%,其中EPⅡ的发病率为0.7%~14%。除肠梗阻常见表现“吐、呕、胀、痹”,EPⅡ患者具有典型的腹部手术史,特征为术后1~2 d内患者有少量排气、排便,进食后出现严重腹胀,腹胀程度低于单纯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EPⅡ的发生不利于患者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正常进食及营养摄入,少数患者病情恶化则需二次手术,术后易发展为短肠综合征,危及患者生命。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使用热敏灸联合芒硝外敷法,治疗腹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1例,效果良好。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行腹腔外科手术后继发出现炎性肠梗阻的患者82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纳入条件:年龄18~80岁;生命体征正常,单纯不完全肠梗阻;术后曾自主排便排气,进食后出现腹胀;符合保守治疗标准,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绞窄性或完全性肠梗阻,腹腔恶性肿瘤切除后需化疗;合并肠扭转、肠套叠等手术指征;同时接受其他类似试验;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及凝血功能障碍,或丧失正常行为能力;依从性差,中途退出。对照组:男15例,女26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57.13±10.72岁;手术部位:阑尾7例,胰腺6例,肝胆5例,胃肠17例,子宫及附件6例;平均术后腹胀时间17.37±6.81 h。观察组男17例,女24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7.91±10.26岁;手术部位:阑尾10例,胰腺7例,肝胆4例,胃肠15例;子宫及附件5例,平均术后腹胀时间17.90±6.27 h。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会审核。

1.2 干预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改善电解质紊乱,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

1.2.1 对照组 及早予以糖皮质激素,抑制肠内局部炎症;予以生长抑素降低胃肠液分泌,减轻肠腔内液体潴留,帮助恢复肠壁血循环。具体给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0817,规 格:1 ml:5 mg),5 mg/次,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每6 h静脉滴注1次;生长抑素(思他宁,注册证号:H20140873,规格:3 mg)1支/次,1次/d,静脉泵入。

1.2.2 观察组 给予热敏灸联合芒硝外敷。热敏灸: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使用热敏灸艾条(规格:18 cm×200 cm)探查患者腹部及脾俞、胃俞附近热敏点,确定热敏点后开始施灸,灸量以热敏感消退为度。芒硝外敷:取芒硝150 g,研磨后置于布袋中,根据影像学提示将布袋固定外敷于肠梗阻部位的皮肤上。两组治疗均以7 d 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胃肠功能评分:根据胃肠道功能评分量表(GSRS)[4],分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减少、排气困难、排便困难6个症状,由轻到重得分为0~3分,共18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2)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3)临床有效率:以治疗前后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道功能评分变化为标准,评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治疗后)/18×100%,痊愈:下降指数≤90%,显效:70%≤下降指数<90%,40%≤下降指数<70%为无明显疗效:下降指数<40%为无效。临床有效率=(痊愈+显效)/41×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中位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 α=0.05,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困难等表现,胃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痊愈30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70.7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胃肠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表3 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EPⅡ常发生于腹腔外科手术后,多由手术创伤与腹壁无菌炎症引发,但该病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从生理病理方面,可能与炎症物质的释放、免疫与凝血系统激活等因素密切相关[5]。李兴海等[6]将血清IL-6、TNF-α作为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指标,发现相较于健康状态,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EPⅡ的典型特征为:术后1~2 d患者有少量排气与排便,可正常进食,但进食后迅速出现腹胀;多为无菌性炎症,因此高热少见;且患者腹胀程度较轻,查体可表现为腹部轻微压痛。治疗方面临床多采用保守方法,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禁饮食、全胃肠外营养、胃肠减压、尽早使用激素与生长抑素,肠外营养可有效维持患者机体恢复所需的能量,改善内环境失稳,纠正低蛋白血症,帮助患者术后康复,生长抑素与激素可减少胃肠道液体潴留,加速炎症消退[7]。

该病在中医理论中属“关格”“肠结”的范畴,患者术后气血亏虚,正气损伤,经气运行无力,而六腑以通为用,腑气不通则痰瘀湿热内结,因此以正气虚损为本,邪实壅滞为标,治法当扶正补虚,泻下通里。灸法本具有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之功,热敏灸为悬灸法的延伸,理论基础为《灵枢·九针十二原》:“针之要,气至而有效”,其创始人陈日新教授创造性的提出“灸之要,气至而有效”,通过对热敏点的温和灸,可使灸感传导至病所,加强疗效。芒硝有软坚散结之效,其外敷法具有消炎镇痛、抗感染、促进炎性物质吸收与消化道功能恢复的作用[8],广泛运用于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疾病的临床治疗,王伟等[9-10]使

用大黄芒硝散脐周外敷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总有效率为97.1%,且患者中性粒细胞、血清CRP水平明显下降趋于正常。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胃肠道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热敏灸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相较于常规术后西医治疗法,更有利于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胃肠道功能,防止并发症进一步恶化,加快术后康复。

猜你喜欢

芒硝肠梗阻胃肠功能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芒硝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