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寒地城市公园规划研究

2021-04-24冷红李姝媛赵慧敏

风景园林 2021年3期
关键词:游园寒地处方

冷红 李姝媛 赵慧敏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城乡居民首位死因[1]。受气候因素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高纬度寒冷地区及冬季时节更高[2]。寒地城市心血管疾病防治应当引起重视。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行为与环境要素均能发挥重要作用[3-4]。在行为层面,健身有助于改善血压、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5-6],而冬季健身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提升血管耐受力并保持其弹性,能够有效促进心血管健康[7]。在环境层面,归因于体力活动促进、空气环境净化等因素[8-9],公园等绿色空间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影响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实证支持[10-11]。在中国寒地城市,多数地区的室内健身室、活动室配置量较少,加之居民对亲近自然、社会交往及健身成本的考虑,公园是承载冬季健身的重要空间。然而,受寒地气候影响,城市户外环境安全舒适性下降,居民户外活动参与度降低,公园对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活动的支持随之受到约束。如何针对地域高发健康问题提升公园的健康服务水平,是寒地健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课题。

公园处方能够使公园资源得到充分的配置管理,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 NBS)提供日常化辅助药方,在发挥公园的健康服务价值方面具有优势。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融合风景园林与公共健康,倡导通过在公园中活动来改善健康的理念与实践项目。公园处方因其在公园建设、数据库构建等方面的优势,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代表性也最为成功的项目[12]。在数据库支持下,医生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所在地服务半径内的公园特征,为其推荐最适宜访问的公园并形成处方化的健身指导[13]。国外研究证实,公园处方具有提升锻炼水平[14]、依从性[15],缓解压力[16]等功效。尽管国内还没有提出公园处方的具体应用途径,但已有学者开展了绿色医学[17]、绿色空间游憩资源管理[12]的研究,为笔者提出公园处方研究提供了基础。

综上,本研究结合公园处方理念,以典型寒地城市哈尔滨市为例,展开公园对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支持性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规划策略,以期针对地域气候背景下的特定健康问题来提升公园健康服务水平,为推动促进公共健康的风景园林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方向。

1 寒地城市公园对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支持性调查与分析

1.1 范畴界定

本研究中公园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较完善的设施,兼具生态、美化等作用的绿地”[18],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绿化占地比例≥65%的广场以及小区游园等。其中,小区游园(居住用地附属用地,用地代码“RG”)作为居民心目中传统认知的公园,且在承载居民日常性健身活动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特征,也被纳入本研究所指公园范畴之内。在适用人群方面,医学研究指出,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心脏病患者)冬季户外健身具有危险性,需要更为审慎的指导。因此,本研究仅适用于能够且适宜在公园中进行锻炼的普通居民与心血管疾病患者。

1.2 调查对象与方法

1.2.1 调查对象

调查在典型寒地城市哈尔滨市的主城区内进行。经过预调研分析研究后,正式调研主要于2019年12月进行。在3家医院的心内科医生办公室、门诊及住院处分别对医生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展开访谈调查,针对每一位患者的访谈均在使其知晓访谈目的与内容并自愿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在3处不同空间形式的公园展开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具体包括马家沟公园、北秀广场以及某小区游园。选取的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3家医院的心内科是哈尔滨市重点科室且就诊患者众多,访谈医生为寒地城市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知名专家,3处公园分布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片区,是承载居民冬季日常性健身活动的典型性场所,具有相对较高的冬季健身使用率。

1.2.2 调查方法

调查采取3种方法:医生访谈、普通居民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问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公园特征与居民冬季健身行为观察。

1)医生访谈。医生访谈共设置3个开放式问题:①冬季在公园健身是否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②具体应采取怎样的健身方式来改善心血管健康;③心血管疾病预防及康复健身对公园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共计3名医生参与访谈。

2)普通居民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问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通过随机发放纸质问卷的方式对公园活动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受访者心血管健康指标、冬季健身行为特征与个人基本信息。心血管健康指标的评分值采用中国医学研究人员对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提出的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的调整,评分内容与依据见表1[19-21]。赋分标准为每符合一条定义要求评分+1分,心血管健康指标得分越高,则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越低[22-23]。为便于比较,本研究将受访者分为两组:得分5~6且未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作为普通居民组,得分1~4的中危和高危人群作为患者组。健身行为特征包括健身项目、时段、时长、频率、健身地点、阻碍健身的原因以及对公园的完善需求;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和收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81.8%)。此外,在获得患者同意后,对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内容重点关注患者的性别、年龄、所患疾病以及特殊性的健身行为特征,共计42名患者参与访谈。

表1 心血管健康指标的计分标准[19-21]Tab. 1 Scoring criteria for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dicators[19-21]

3)公园特征与冬季健身行为观察。在公园中选取典型空间样点,采用观察、拍照的方式对公园整体及各样点的空间特征进行记录。选取晴好天气的4 d(2019年12月7—10日),采用行为观察法于07:00—20:00的每一整点时刻对公园内活动者的健身项目与相应人次进行记录。

1.3 医生对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建议

医学文献梳理和医生访谈的汇总结果显示,通过科学、合理的冬季健身能够对心血管健康起到改善和促进作用,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级预防(预防疾病的发生)、已有症状人群的二级预防(预防死亡的发生或疾病的复发)均能发挥积极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处方应在遵循普遍性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及评估(即心血管疾病患病危险程度)进行个性化的制定,每一处方具体包括健身项目、时段、时长、频率和注意事项5个组成要素。相较一般性运动处方,其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健身项目宜选择低强度而非高强度的运动方式,健身时段不宜过早,健身时长不必过长但需要保持一定的周期和频率。居民日常可及的公园均能够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健身提供条件,但需要注意场地铺装的防滑性以及避免形成砂石路面,以防止老年人摔伤骨折、诱发糖尿病足等。

1.4 普通居民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冬季健身行为特征

对冬季在公园中活动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健身项目。散步、器械健身和慢跑是最主要的健身项目,这与医生建议采取的低强度健身项目较为一致。2)健身时段。10.9%的患者习惯在06:00—08:00健身,这与医生建议的避免清晨健身相冲突。3)健身时长。部分受访者的健身时长较短,在20 min以内。4)健身频率。多数受访者以5~7次/周的频率开展公园健身,但约27.2%的受访者的健身频率<3次/周。5)健身地点。绿地型公园、广场是受访者主要的健身场所。针对小区游园,普通居民认为住区内空间较为局促,因此较少选择将其作为健身地点。6)阻碍冬季健身的因素。主要包括路滑、空气污染、天气寒冷。其中,对于患者而言,路滑是最重要的因素。7)对公园的完善需求。集中体现在安全防滑、丰富绿化和远离汽车尾气,此外,患者对向阳避风有更多诉求,普通居民还希望增加休息室等(图1)。

1 普通居民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冬季健身行为特征Winter fitness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ordinary residents and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1-1健身项目Fitness projects1-2健身时段Fitness exercise time1-3健身时长Fitness exercise duration1-4健身频率Fitness exercise frequency1-5健身地点Fitness exercise location1-6阻碍健身的因素Factors hindering fitness exercise1-7对公园的完善需求Demand for parks

行为观察结果显示,不同健身项目与相应人次随时间呈现不同变化规律(图2),散步是最主要的健身项目,10:00—14:00、18:00—19:00是健身的高峰时段。不同健身项目对空间支持性要求不同,太极拳对场地要求较低,操舞、器械、散步及慢跑则都需要特定形式的空间与设施才能有效地开展。中风患者健身行为特征尤为特殊,通常步速较缓,步幅较小且步态不稳,散步是其主要参与的健身项目。

2 不同健身项目与相应人次随时间的变化规律The change rule of different fitness projects and corresponding number of participants2-1马家沟公园Majiagou Park2-2北秀广场Beixiu Square2-3小区游园Residential yard

结合问卷、访谈调查与行为观察结果可以发现,普通居民与患者的冬季健身行为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其差异性主要反映在患者对公园可达性与安全性具有更高的要求。患者访谈结果表明:患者所在地到公园的空间距离、途经路径是否安全便捷(如路径清雪情况、是否需要过马路、过马路时的信号灯时长)均会影响到他们对公园的选择与使用。相较于普通居民对绿地型公园、广场的偏好,患者及高龄老年人①更需要可达性高的小区游园。出于对滑跌、疾病突发等安全问题的顾虑,很多患者不敢外出锻炼,并因此导致健身频率偏低、时长的不足(图3)。

3 普通居民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健身行为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f the winter fitness behavior between ordinary residents and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对照现有健身行为与医生建议可以发现,其差距主要体现在健身时段、时长和频率。这其中,健身者个体与空间层面因素均会发挥作用。健身者个体层面主要源于其认知、习惯与偏好,如部分健身者认为清晨健身空气更好,并不了解清早健身对心血管健康的危险性。空间层面则主要取决于公园能否消除各项阻碍因素、满足需求因素,营造出健身支持性环境。

1.5 公园对冬季健身行为的空间支持性分析

综合医生建议、现有冬季健身行为特征以及二者对照结果,公园对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支持性体现在能够为普通居民与患者提供适合的健身地点与健身项目,引导其遵循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时段,以一定的时间和频率开展健身。其空间支持性具体可以概括为可达性、安全性、舒适性、活动设施配置、空气环境。其中,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行为特征,公园的可达性与安全性尤需引起重视。

实地观察结果表明,调研寒地城市公园在对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支持性方面各有优势与不足。这里结合《城市园林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中按照区位、规模、功能对公园类型的划分以及公园总体的支持性特征(表2、图4),将调研公园分为社区公园(马家沟公园、北秀广场)和小区游园两大类进行分析。

表2 调研公园的总体特征Tab. 2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veyed parks

4 公园典型观测样点的空间特征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observation samples in the parks4-1健身者常自带装有隔凉坐垫的袋子Exercisers often bring their own bags with cushions to keep out the cold4-2临街地带的尾气隔离措施不足Inadequate exhaust gas isolation in frontage areas4-3向阳性和设施不足的小区游园The lack of sunshine and facilities in the residential yard

1 .5.1 社区公园

社区公园通常拥有相对完善的活动设施配置,但在可达性方面对于部分人群而言稍显不足,且在安全性、舒适性、临街地带的尾气隔离等细节设计方面仍待提升。

1)可达性。社区公园对可达性的支持既涉及服务半径,也包括公园与居民所在地之间的路径连接性以及公园与其周边街区的布局关系。调研公园场地内部的清雪较为及时,但连接公园的步行道积雪结冰情况较多,成为阻碍公园冬季可达性的重要因素。另外,对部分患者而言,穿过车行道路会面临更多阻碍,因此,与车行道邻接的多数社区公园较难满足其可达性需求,而通过与居住用地、城市步行系统连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园的可达性。

2)安全性。寒地城市公园对居民及患者的安全性威胁首先来自积雪结冰的路面。调研公园场地多数考虑到铺设防滑性铺装,但局部装饰型的铺装防滑性不足。其次,有高差的活动场地、快速通过的人流和车流的并行路径也会对患者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另外,还存在于公园中活动时突发性昏迷、跌倒情况无法得到及时救护的安全风险。

3)舒适性。首先,峡谷风、建筑物阴影等来自周边街区的影响会降低活动舒适性。其次,公园内部活动场地的空间尺度使得活动舒适性有差异,过于开敞的空间易加剧冷风穿透。再次,冰冷材质的器械与座椅也会降低人们锻炼与休憩的舒适性。最后,由于广场空间限定感相对较弱,通行人流与健身活动人群活动相互干扰。

4)空气环境。公园邻接城市道路地段存在空气污染问题。冬季植被凋零,边界地段的滞尘与空气净化受到影响,而居民与患者在这些区域的活动场地内活动时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1.5.2 小区游园

小区游园具有突出的可达性优势,但在向阳舒适性、活动设施配置方面有待提升。

1)向阳舒适性。住区内的建筑物对活动场地造成遮挡是影响小区游园向阳舒适性的主要原因,许多活动场地处于阴影中时间较长,活动人群则会随着光影变换活动位置。

2)活动设施配置。小区游园内的活动空间与器械、座椅设施量较少,居民常常自己搬一些椅子等用作健身和休憩设施。

2 寒地城市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公园处方规划应对

基于上述研究分析发现的问题,结合公园处方在空间层面的组成要素,即公园位置、活动支持、数据库,运用规划设计与空间信息手段,提出以下将城市公园作为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处方的规划策略。

2.1 公园布局的优化

为了提升公园的可达性支持,消除居民与患者冬季抵达公园的第一重限制,应注重公园布局的优化。首先,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群体[24],在难以获得客观心血管健康数据又不便深入开展健康调查的情况下,可以将人口普查结果与养老院、老年社区、医院等的分布作为参考,将其与公园分布相叠加,针对老年人口分布密度较高但公园覆盖率低的地区缩小公园的服务半径,提升覆盖率。其次,针对连接公园入口的步行道积雪结冰问题,建议识别城市中连接公园入口的人行道体系,在其中划定优先清雪路径,并充分重视步行道的连续性和防滑性。再次,考虑患者穿越机动车道时的步行特征与需求,可以结合美国绿色空间健康影响评估工具包以及“活动友好路线”(activity-friendly routes)实践中通过道路设计、设置低速限制和执行交通法规来增强步行者过马路便捷度[25-26]的经验,在上述老年人口分布密度较高的公园周边地段,为患者划定绿色通道。最后,建议将公园入口与可步行地块邻接,并尽量避免采用公园四周均由城市道路所围合的布局方式。

2.2 公园设计的完善

为了加强公园内部空间的活动支持,形成居民与患者乐于到访并感到安全的处方型场所,应对公园设计进行深入完善。

针对小区游园,结合高龄老年人、患者对其的选择偏好,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方面的潜力作用。在活动设施配置方面,充分挖掘闲置空地资源,增设散步路径、小型广场,以增强对散步、太极拳等适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的低强度健身项目的支持。同时,参考心血管疾病康复训练设施,可考虑提供康复训练步道与器械,在步道两侧环绕扶手,并设定里程提示标识及休憩座椅,为康复初期无法到较远公园活动的患者提供康复性健身支持,并增强其信心。在向阳舒适性方面,考虑到寒地城市高密度人居环境在实际中偏低的日照标准,以及大量旧城区内小区游园的改建困难性,可以结合微气候模拟,将物理环境最佳的避风、“高钙型”空间[27]调整为老年人与患者的活动场地。同时,还可以增设一定的可移动活动设施、休憩座椅,从而方便健身者随光照变化选择合适的健身、休憩位置。

针对社区公园,其拥有广泛的使用群体与完善的设施条件,应针对其细节上的不足加以完善,使其在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方面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安全性方面,通过在步行道铺设加热系统[28],在健身活动区铺设地毯、透水软垫并置换大理石等滑面材质,在健身器械与散步路径上方覆盖顶棚,可以减弱来自积雪结冰的威胁。结合远洋健康景观设计与实践经验(图5)[27],可考虑结合划线标识、绿带分隔,安排快慢分区的步行路径,既有助于降低快速通行人群对健身人群的干扰,又能减轻其对患者的突然影响,提升其心理安全感。同时,结合台阶设置坡道,降低高差对患者的活动阻碍。在健身区附近区域设置应急灯、应急铃、应急电话等装置,从而帮助健身者在摔伤、脑出血等意外事件发生时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援助。在舒适性方面,避免在街道峡谷风迎风处、建筑阴影区内设置活动场地与设施。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场地特征采取相应措施,如针对承载团体太极拳、广场舞的大型广场,可以结合主导风向,利用高大常绿树、构筑物防止其被冷风穿透;而针对承载个体以及小团体健身的小型广场,可以采取减少日照遮挡、边界围合等措施。另外,建议在冬季于健身器械的手握位置环绕毛线织物、在休憩座椅上增设坐垫,降低冰冷感,从而延长健身时长。在空气环境方面,要注重与城市道路邻接区域的污染物隔离与场地布设,种植能够在冬季净化空气的松树、柏树、杉树等常绿树绿带[29],并避免安排活动场地与设施。此外,医学研究显示,面对松树呼吸能够降低20%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概率[30],故可以结合公园内活动场地提高松树栽种比例。

5 远洋健康景观设计与实践[27]Yuanyang health landscape design and practice[27]5-1快慢分区路径Paths with fast and slow partition5-2半阶半坡Half-step, half-slope5-3双环乐氧走跑系统Double loop oxy walking system5-4老年人专享运动空间Exclusive sports space for the elderly

2.3 公园数据库的建立

为了能够给健身者提供个性化的处方指导,使其能够积极、科学、安全、长期性地参与健身,建议创建寒地城市公园数据库。在借鉴公园处方发展经验,将医生、健身者、公园与活动要素作为数据库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使用者特点以及地域气候特殊性进行数据库设计。如,对于数据库的信息类型,不仅包含公园分布、活动信息,还可以将天气预报、公园周边路径清雪状况等关乎居民及患者外出健身选择的信息纳入其中,考虑与上述提到的优先清雪路径、患者绿色通道、信号灯延迟的交叉口等空间信息相结合,为患者生成前往公园的冬季安全步行路线。对于数据库的主体功能,要积极与医生展开合作,通过定制个性化处方、发布科学健身知识,为健身者就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提供认知基础。对于数据库的应用界面,应注重数据库界面的简洁易懂,方便老年人这一心血管疾病高发群体的使用,以使其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功能。

3 结语

寒地城市公园处方的应用可以为居民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安全、科学、日常化的健康资源,提升有限公园资源的健康服务水平。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明确医生对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建议,普通居民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共性与差异性健身行为特征,以及2种空间形式的公园在健身行为支持性方面的优势与不足。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结合公园处方组成内容中的空间层面要素,从公园布局的优化、公园设计的完善、公园数据库的建立3个方面提出公园规划策略。

在营造能够作为处方积极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寒地城市公园空间中,还需要更多的实证分析。本研究主要基于公园处方中的空间要素视角,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医生、患者的协作,从更细致的层面探究公园处方干预对心血管健康的具体影响,并形成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标准与导则,使公园处方的健康服务功能得到强化与推广。

注释(Note):

① 国内学界普遍认同老年人按实际年龄划分为3个阶段:60~69岁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为中龄老年人,80岁及以上为高龄老年人。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图1~4由作者拍摄、绘制;图5引自参考文献[27];表1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19]-[21]绘制;表2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游园寒地处方
我国唯一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完成改扩建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游园——畅妈手作
人间处方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寒地城市公共环境设计
小动物游园记
游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