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湖民间故事构建的地方景观

2021-04-24傅舒兰

风景园林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西湖景观

傅舒兰

由于人类学的发展始于对异文化和少数族裔的研究,以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为代表的方法论在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时,往往受到这一初始视野的局限。比如运用到与景观十分相近的建筑学领域,形成的建筑人类学主要关注少数民族的乡土建筑。景观人类学虽然将研究对象相对拓展至更大的场所和空间,即涵盖特殊地理风貌等的广义人居环境,但从目前的既有研究来看,依然比较集中在少数民族的范畴,主要研究其聚落及周边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特殊地理环境的生成过程、形态特征等,还通常与特殊的地方信仰相关[1-4]。但正如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人类学领域出现的若干次自我反思一样,虽然众多研究表明了民族志在人类学研究中的效率和价值,但作为以剖析人类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为基础目的的学科,人类学需要从单向进化论中解放出来、摈弃自文化中心主义,同时还可以运用到更为广泛的对象范畴来促进思考[5-7]。

对应人类学的文化性,景观学领域已有“文化景观”的概念。“文化景观”源于欧洲[8],20世纪80年代初在人文地理领域被讨论,但在国内景观学领域,是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世界遗产申报这一工作而引入的[9]。2011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World Heritage Site)的杭州西湖文化遗产,是运用文化景观概念成功申报的典型案例,也推动了文化景观概念在国内的传播和运用。但是,以文化景观为概念框架的关于遗产价值的梳理,引发了不少争议。比如西湖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就出现了申报主体与评议专家围绕龙井茶产业及茶田文化景观是否作为核心价值予以认定的争议[10-11]①。这个争议主要源于对中国传统题名“风景文化”范畴的不同理解,即龙井茶景观能否被涵盖其中。同时,该争议也启发笔者关于中国语境下文化景观概念框架的适用性,以及关于人类学能否用于文化景观概念认知的思考。

从研究的具体切入点来看,本研究主要是受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研究中发展出的结构人类学方法启发。杭州西湖至今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与故事,比如因改编电视剧而广为人知的许仙、白娘子的故事。杭州市文化局从1959年开始整理,到1978年完成编选的《西湖民间故事》[12],是目前可接触到的较为完善的底本,40多年来畅销数百万册,具备很大的传播影响力。其中收集的49个长短不一的故事,不仅涉及了杭州西湖的方方面面,而且也影响了当代人对于西湖的理解。笔者正是以这些当代收集重编的民间传说与故事为主要材料,通过考察故事的叙事结构与指涉景观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民间故事构建的西湖景观特征。之后再进一步将民间故事构建的西湖景观,与目前申报世界遗产所提取的西湖文化景观内涵做比较,讨论并拓展对“文化景观”这一概念范畴的认识。

结构人类学[13]研究方法最显著的特点是通过对比同一母题的不同讲法而提炼出不同层次的地方特征。考虑到《西湖民间故事》中的一个故事只有一种叙述方法的特点,本研究的分析无法完全按照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研究构架展开,还是基于其对于“神话故事总是在一系列对立关系中推进展开”的认知,采用了通过拆解故事中的一系列对立元素,进而归纳故事总体结构特征的分析方法。循沿这个思路,首先拆解故事中主要登场人物(神、怪、人)所涉及的景观(自然、人工景观)等要素的对立关系,随后根据各种要素出现的不同频率,对涉及的景观做出特征归类。从结果看,可分成自然地形地貌、人工景观和文化标识,下文依循这3个方面做具体展开(表1)。

表1 故事中登场人物、涉及景观类型的特征分析Tab. 1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the characters and landscape types

1 自然地形地貌的诠释

《西湖民间故事》的开篇,是一则诠释西湖地貌的神话故事《明珠》。故事将西湖的产生归结于天上掉落的神物明珠。明珠本为玉龙、凤凰制成和守护,不期被王母盗走私藏,玉龙和凤凰发觉后前去争夺,争夺过程中明珠不慎跌落人间,成为西湖。而护珠下凡的玉龙和凤凰也变为山脉来守护它,凤凰变为凤凰山,玉龙变为玉龙山(玉皇山)。这个故事中登场的全为神怪,利用完全架空的神话书写方式。这一类完全架空、与历史事件和真实人物没有关联的神话,在西湖民间故事中并不少见。其所构建和诠释的对象也往往较为单纯,仅是自然生成的地形地貌。

在《石人岭》中,架空人物“水儿”及伙伴通过持续不懈地努力,凿穿了灵隐后山藏有清泉的绝壁,清泉涌出,流经村子,注入海滩边的一块洼地里,成了西湖。而水儿则牺牲了自己——他打下最后一锤,被涌出的石浆袭击变成了石人,开凿的山也因此得名为石人岭。在这个故事中,涉及2条关于西湖成因的说法:第一条是西湖生成之前原是海滩;第二条是西湖水源来自灵隐后山。

在《瑞石》中,老夫妇在城隍山半山腰抱回的小孩儿“瑞石”,右手只有一个独指,这个独指具有软化岩石的神力。瑞石砍柴休息期间,会用独指软化石头,一起上山的小后生、姑娘儿便捏石头来玩。就这样,12位姑娘所塑的12种神态各异的动物,便是现在城隍山上著名的“十二生肖石”。贪心的县太爷得知瑞石的独指神力后,叫衙役抓了他来打开城隍山中秘藏珍宝的石库。瑞石把县太爷反锁进石库后,手指向天,落下一块巨石把衙役们砸得粉碎。这块巨石就成了现在的“飞来石”。这个故事主要描述了城隍山上特殊形状的石头,刻画了城隍山的地貌特征。

《乌龙》通过讲述杨梅岭上一户人家的小孩“喜儿”,因为误吞龙珠后变成乌龙,在向东海飞去的过程中不断回头张望爹娘的故事,诠释了“九溪十八滩”(九溪十八涧)这一地形的形成。乌龙尾巴9个瓣,在杨梅岭上拖出了9道沟,形成了9条溪。乌龙共回头18次,回头的地方便堆积起了18个沙滩。这个故事不但包括了九溪十八滩的地貌特征,还与地方习俗挂钩。九溪十八滩周边地方有在清明时节前后下第一场雷阵雨时,通过在灶头烧黑烟来认乌龙的习俗。另外,这里的九溪十八滩,就是在1984年被命名为新西湖十景的“九溪烟树”。

在《打龙王》中,巨人“钱大王”在钱塘江边的蜀山(萧山境内)烧了一担白盐,他在运输挑盐途中打了个盹,搁置一边的盐被东海涨起来的海潮融化。巨人醒来后发现盐已融化,便举起扁担拍打海水3次,震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答应以后涨潮时从钱大王放下扁担的地方(杭州湾口)开始发出声响,涨到钱大王坐过的地方(海宁)声音达到最响。巨人挑盐时放到扁担另一头的石头,则是现在海宁的硖石山。这个故事勾画了杭州湾地形和钱江潮的特征,同时涉及更广的地域范围,构建了杭州与周边区域的关系。

《一线天》中也提及了杭州附近的区域。故事讲的是石娃与花妹反抗雷神的故事。石娃是诸暨的石匠,与美丽且擅长绣花的花妹住在一个村子,是一对恩爱的情侣。雷神十分妒忌,在成亲当天来抢夺花妹,将他们所在的山劈作两半,用神力吹走了花妹所在的那半边山(飞来峰)。石娃抓住山上树藤跟着飞了过来,醒来已变成了啄木鸟。石娃坚持不懈地啄石,困在飞来峰山洞中的花妹也用银钗挖石,最后终于啄通岩石,花妹也变作鸟儿与石娃一起飞到天上,它们啄瞎了雷神的双眼,使其不敢再下凡为非作歹。故事不仅勾画了飞来峰平地独起的地貌和溶洞一线天的自然景观,还涉及诸暨城外一座形状看似只剩半边的“半边山”。

从以上故事来看,基于神话故事构建的自然地形地貌,不仅包括了与西湖格局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凤凰山、玉皇山,而且也涉及离城市较近的城隍山、西湖周边地区中形态最为特异的飞来峰,还拓展到更远的钱塘江周边的杨梅岭、蜀山和硖石山。

2 人工景观的构建

当然更多的民间故事是指向人工景观的构建。归纳梳理这些相关的故事,可以将其分为2种结构类型:第一种是具有神话叙事的二元结构,通过人类与神魔斗争的故事设定,结合对自然地形地貌的诠释,勾画人工景观的特征并赋予其文化象征性和纪念性;第二种叙事结构相较第一种则更为简单,不涉及自然地形地貌,而是直接与人的造化功德联系起来,通常将人工景观的产生归结为某种神力。

2.1 人神抗争的场所

《石香炉》叙述了鲁班兄妹智斗黑鱼精的故事。黑鱼精看上了鲁班妹妹,硬要迎娶其为妻。妹妹请鲁班劈山岩制作大香炉来当嫁妆,鲁班和他108个徒弟,劈开宝石山凿取巨石,用时49天炼成大香炉。而黑鱼精则在搬运大香炉回湖底的过程中,被倒扣的香炉罩压而死。香炉露出湖面的3个脚,就构成了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伫立湖中的3个葫芦形石灯笼。宝石山的峭壁地貌,也在故事中得到了诠释。

《追太阳》叙述了保俶一家牺牲自我,在金凤凰的帮助下克服艰险,从东海魔王手中抢回太阳的故事。依循故事的展开,父亲刘春变成了空中的“启明星”,为保俶指明方向。母亲慧娘在盼望太阳升起时所叠的石台,被称作初阳台。保俶塔和来凤亭则是人们建造来纪念保俶和金凤凰的建筑。其中的初阳台,实际上是由块状凝灰岩组成的宝石山岩石,经历风化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地貌。其中的来凤亭,是清代西湖十景中的“宝石凤亭”的所在地。

在《六和填江》中,钱塘江边渔民的儿子六和因为父母先后被卷入潮水而死,愤而起誓要用石块把钱塘江填满。他在江水中投入石块,用时49天把龙王从水晶宫里砸了出来。八月十八日,龙王顺着江潮来到六和面前向六和讨饶。随后按照六和提出的条件将六和的母亲送回,从此以后钱塘江潮水涨到六和搬石头的小山这里,便稳定下来。人们为了纪念六和制服龙王,在小山上修筑了宝塔,也就是现在的六和塔。而钱塘江潮水在八月十八日达到最大,过了之江口便减弱的自然规律,也在这个故事中得到诠释。六和塔也是2007年三评西湖十景中的一景——“六和听涛”所在地。

另一篇与钱塘江潮水有关的是《钱王射潮》。这篇主要涉及钱塘江海塘。故事不是完全架空的,人神对立中的人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勇猛无比的吴越王钱鏐,而神则是和龙王住在一起、主管涨潮的潮神。钱王之所以要射潮,是因为涨潮时潮水总是将他主持修建的海堤冲毁,给杭州城人民带来灾害。于是在八月十八日潮神生日这天,钱王派人在江边搭建大王台,并派一万名弓箭手来射潮神。潮神不敢靠岸,辗转向西南逃逸消失。为了纪念钱王射潮的功绩,在钱塘江海塘建完成后,老百姓给其取名“钱塘”,又作钱王堤。故事中还有跳跃式的情节展开,涉及西湖边宝石山一处名为“蹬开岭”的自然地貌。之所以叫蹬开岭,是因为钱王为了快速调动弓箭手到江边,在宝石山凭借巨力蹬开山岩,开辟了一条近道。当然这一跳跃性的地理描述,在某种程度上经不起历史考证,但这一叙述又确实包含了海塘建成前人们并不居住在杭州城中,而是住在山麓脚下的信息。

《七星缸》叙述了铁匠制服玉皇山飞龙的故事。住在飞龙洞(紫来洞)中的火龙,时不时飞到杭州城作恶,引发火灾。路过杭州城的老铁匠,想到可以在铁缸中注水来压住火龙,他用杭州城每家每户捐出的菜刀,3天铸成了7口铁缸。133个青年人将铁缸抬至飞龙洞,压住了正在睡觉的飞龙,并向缸中倒水。就在7口铁缸快要盛满水时,一个水桶不小心被打翻。被惊醒的飞龙挖地打洞逃走了。7口缸在飞龙洞口排列成北斗星的形状,所以被称为“七星缸”,还留下了“七星钉飞龙,只差水一桶”的杭谚。原有的七星缸,现已不存,只余表纪念意义的七星亭。但紫来洞中深不见底的地坑,还是很容易让人联系起这个飞龙钻地逃走的故事。

从上文所述来看,人神抗争的故事中往往同时出现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而且常常与风景题名的所在地重合,如落在西湖之中的“三潭印月”,建于宝石山上的来凤亭“宝石来凤”,和位于钱塘江边的六和塔“六和听涛”。其余如宝石山的蹬开岭、玉皇山的飞龙洞和七星亭,也都是知名的景点。比较不为人注意的海塘,也是近期申报世界遗产的热门。因此在这个故事结构中出现的西湖人工景观,虽然在内涵意义上完全不同于风景题名文化产生的西湖十景,但在载体与价值取向(重视人与自然互动的关系)的层面,十分接近目前世界遗产范畴的西湖文化景观。

2.2 造化功德的产物

《吴山第一泉》主要讲述了位于城隍山脚下大井巷中“大井”的由来。故事中的杭州城没有水井,有一年大旱,西湖水干,官府带头作法求雨。城中80岁的老人不愿跪拜,因此请命去寻找水源。他绕杭州城墙9次,发现在城隍山脚下有一股烟雾上升而形成了白云,因此判断该地为龙脉,可以挖井取水。经过他和儿孙三代的努力,龙眼大开并冒出井水,于是杭州就有了第一口水井,不再缺水了。在这个故事中,老人会看龙脉的造化、祖孙三代用性命换得的龙眼大开,是水井的由来。

在《飞来峰》《运木古井》2篇中,作为主要人物登场的是济颠和尚(济公),他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是南宋的禅宗高僧,以衣衫不整、不受戒律拘束,却佛法高深、行善积德的形象而广为人知。《飞来峰》中,济公预测即将有一座来自四川峨眉的小山峰飞至灵隐寺前的村庄,但村民不信,济公为了引开村民使他们不被山峰压死,不得已在婚礼上抢了新娘。随后又为镇住飞来峰,不让它再到处害人,济公与村民一起凿五百尊罗汉。《运木古井》中,为重建被大火烧没的净慈寺,济公一个跟头翻进酒坛到了四川并募化木头。木头顺着长江飘进东海,至钱塘江,被关卡拦住要抽税。济公不得已只能施法让木头走水底的通道,并从净慈寺内的醒心井中将它们取出。故事中镇住飞来峰的五百罗汉和建造的净慈寺,都是济公施法的产物。五百罗汉的眉眼由济公的长指甲刻画;建造净慈寺的木头由济公施法募化和运送,净慈寺的正梁也是济公用刨花和木屑捏成,而且这个故事的发生地与济公的真实经历也是吻合的,他最初在灵隐寺出家,后转到净慈寺,同时也曾游历蜀地。

在《虎跑泉》中,虎跑泉的来源也是神力使然。流浪到杭州的大虎、小虎2人,为了报答收留他们的老和尚,决定去南岳衡山取童子泉。因诚心感动泉神“童子”,施法化作2只老虎,带着童子回到寺旁竹园,刨出了泉水,是为虎刨泉(虎跑泉)。类似的还有《茶祖宗》里描述的龙井18棵茶树,之所以能够出产好茶,是因为吸收了陈年石臼的宝气。

从以上故事来看,这些归结于造化功德的人工景观,通常与宗教相关。有3篇讲述的是佛寺里的景观:灵隐寺飞来峰的五百罗汉、净慈寺、寺庙边的虎跑泉。考虑到普度众生本就是大乘佛教所崇尚和宣扬的精神,通过这种叙事方式来构建佛教相关的人工景观也十分容易理解了。而发生在杭州城内的水井的故事,有一点接近神话叙事,但其中没有人与天斗的对立关系,而是靠人的牺牲感动上天、换得神明显灵,比较符合道教神仙传说的故事逻辑。

3 文化标识的构建

在整理故事的过程中,发现还有一类故事结构相对简单,在内容上更接近名人轶事。所勾勒的对象为地名地标或名物特产。地名地标通常可以归类到人工景观的范畴。名物特产按照目前世界遗产评选的规定,往往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民间故事中往往详细勾勒其物理表现与形象特征,反而可以视作微尺度的人工景观。

关于地名地标,有如下几个相关的故事。《尉迟恭造寺》讲述了杭州城中仙林寺的来源。仙林寺是唐太宗派尉迟恭给仙林和尚造的一座寺庙。寺院的山门之所以在海宁,是因为仙林和尚贪婪,想要更多土地,但反而被尉迟恭设计。《豆腐桥》讲述了城中安乐桥与斗富桥的桥名来源。安乐桥是安乐王(王佐)用原本用于修建自家宅邸的石板建造的,百姓乐而咏唱,取名安乐桥。豆腐桥是斗富桥的俗称,奸臣秦桧因妒忌王佐建桥美名,增捐加税、抓俘派工修建了3座斗富桥。百姓不喜,故用方言谐音取笑为豆腐桥。《方百花点将》与《馒头战》讲述的都是方腊起义的故事,其中将台山是方百花点将攻城的地方,馒头山是馒头战中蒸馒头的地方(为了向被困城内的清兵投放馒头诱其投降)。《白公堤》讲述了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位地方官“白公”,将白沙堤的名字修改为白公堤的故事。

名物特产也离不开对名人轶事的戏说附会。其中也有比较扣紧史实的趣闻,比如《康熙题匾》中将灵隐寺中康熙所赐的“云林禅寺”匾,解释为康熙喝醉写错的补救方案;《东坡肉》中将东坡肉的来源描述为苏东坡将百姓馈赠的肉切块蒸煮后发给疏浚西湖的民工;《油炸桧》中,将油条的来源讲述为众安桥下的2个吃食摊将时人憎恶的秦桧与王氏做成面人油炸,等等。但也有一类神乎其神的故事:《打乌蛇》中写张小泉剪刀的来源,是铁匠张小泉进大井打死2条交缠的乌蛇精,进而获得灵感而制作发明的;《鲁妹造伞》中鲁班与妹妹比赛制造下雨天也能游西湖的东西,鲁班3天造了西湖十景亭,鲁班妹妹获得启发造了“半个亭子”、发明了西湖绸伞等。

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无论是地名地标,还是名物特产,二者均具有视觉上的标志性和特征可识别性,且均是通过与名人或著名历史事件挂钩来获得文化意义,因此将这个层面的构建归纳为“文化标识”。

4 结论

总结上文分析,可以对西湖民间故事构建地方景观的特征做出归纳。首先从空间范畴来看,可以分为自然地形地貌、人工景观、文化标识3个不同的层次。从3个层次分别对应的故事结构来看,可以进一步分为4种类型:由架空神话构建的自然地形地貌;人神抗争为故事主线的人工景观;归结于造化功德的人工景观以及附会了名人轶事的文化标识。

如果梳理以上4种类型的具体内容,还可以进一步与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的内容形成比较。由架空神话构建的自然地形地貌,不仅包含了西湖文化景观涵盖的西湖自然山水,而且涉及钱塘江区域的地形地貌。以人神抗争为故事主线的人工景观,虽然在内涵意义上完全不同于风景题名,但在场所载体以及重视人与自然互动的关系的价值层面,又十分接近由风景题名文化生产的西湖十景。归结于造化功德的人工景观,主要是宗教类史迹,部分与西湖文化景观中的文化史迹重合。附会了名人轶事的文化标识、地名地标往往不在西湖文化景观的范畴内,名物特产虽然与西湖相关,但因其属于世界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也不在西湖文化景观的范畴内(图1)。

1 民间故事涉及的主要景观位置Locations of the main scenes involved in the folktales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西湖文化景观认定中强调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整体格局与龙井茶田景观,不在西湖民间故事构建景观的范畴之内。但倘若从空间的广度与内容的层次来看,西湖民间故事构建的景观反而要比西湖文化景观的内涵更丰富,包含了例如地理地貌形成、重要地名地标、特色物产等有利于构建西湖景观认知的重要内容。如果从适用于中国语境的角度来看,《西湖民间故事》40多年的畅销使其所构建的西湖景观有着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文化根基,将其纳入风景园林的视野,将十分有利于文化景观概念的拓展和本地化运用。

此外,还有一点特征不在以上归纳的范围内。即在第一、二种类型中,由神话传说而赋予的,地理空间的跳跃性关联。如在诠释自然地理地貌时反复出现的东海;与钱江潮相关的海宁;多出产石匠的诸暨;第二种类型中的描述从钱塘江跳跃到宝石山蹬开岭;从玉皇山飞龙洞中深坑直通到安徽的故事等。这种民间故事独有的跳跃性关联,反映了孕育地方景观的区域性文化关联。

致谢(Acknowledgments):

本文的构思与写作,得益于徐桐、潘玥等学友的交流讨论,特表感谢。

注释(Note):

① 在国家递交的申请书中,结合文化景观的定义对龙井茶及其茶田景观做了明确的陈述,但在专家委员会的评议意见中却对其是否属于文化景观持明确反对意见。详见参考文献[10-11]。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 and Table):

文中图表由作者整理、绘制,其中图1底图为1958年杭州城市现状图,引自1959年修订的杭州城市总体规划。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西湖景观
4D空间下文化景观粒子的形态价值与应用场景分析
景观别墅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