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的“遮阳帽”
2021-04-23郑钱
郑钱
此前,關于汉服与韩服起源的争论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处于风暴中心的话题是一种帽子:其帽檐平直宽大,帽筒高而圆,形似斗笠。这样的帽子经常出现在韩国古装剧中,被称作“朝鲜笠”,但其实它并非起源于朝鲜,而是模仿我国明代大帽演变而来。
大帽是明代男子的重要首服之一,从天子到庶民,乃至于皂隶仆役都常佩戴,并且广泛影响了明代周边地区的民族。大帽帽筒顶部常装饰有宝石、玛瑙、珊瑚等,帽檐下悬有系带,早期人们用系带串起帽珠作装饰。这些与大帽配套的帽顶、帽珠则催生了后来清代官帽的“顶戴花翎”制度。
早期的大帽其实是笠的一种,起源于先秦,是古人出于遮阳避雨的实用需要而制作的。到了明代,大帽的形制变得非常丰富,有形状如钹、帽筒较短的钹笠帽;有帽檐直、帽顶窄的烟墩帽;有用棕榈毛编制而成的缠棕大帽;还有帽檐可以卷起的氊帽、军士常用的笠盔等,材质多种多样,颜色则以黑色为主。
那么大帽是如何在明代流行起来的呢?明代《三才图会·衣服卷》里记录道:明太祖朱元璋有次巡幸太学,见诸生都在烈日中站着,他体恤众人不易,特地赐下帽檐宽而平的“遮阳帽”,自此以后,这种形制的帽子就颇受读书人欢迎。又因大帽有“遮阳避雨”的实用性,明朝男人们骑马、出行时也需佩戴,它便在官差、仆役、随从间流行开来。明小说《醒世恒言》在描述官差时就写道:“只见那官差,头顶缠棕大帽,脚踏粉底乌靴,身穿蜀锦窄袖袄子……”同时,大帽也是明代男子正装中的一种,类似于近代西方的礼帽。明初,朝廷将大帽纳入正式的冠服制度中,以大帽的帽顶、帽珠来区别官员的品级。洪武年间,一品、二品官员的帽顶、帽珠用玉制作;三品至五品的官员,帽顶用金,帽珠则用除玉以外的材质;六品至九品,帽顶用银,帽珠则为玛瑙、水晶、香木。《明实录》里形容大臣迎候皇帝还京:“文武群臣皆曳撒、大帽、鸾带服色,迎驾于德胜门外。”可见大帽在当时的普及度之高。正德后,虽面见君王不再佩戴大帽,但官员们对它的喜爱不减,仍将它当做日常出行的便服。
由于大帽备受重视,所以也常被明朝廷赏赐给周边的藩国,受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朝鲜。《朝鲜(李朝)实录》中就有许多相关记载,帽珠、烟墩冠、大帽冠都名列赐物清单中。明亡后,帽筒高的大帽,如烟墩帽、缠棕大帽等,退出了中国男子日常礼服领域,而在朝鲜演变出圆柱形的帽筒,这才有了后来的“朝鲜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