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养胎到底养的是什么

2021-04-23彭鑫

健康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胎教养心肚子

彭鑫

中医认为,“養胎”其实是没办法直接“养”的,只是通过孕妇自己的调养身心来滋补,来供养胎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

养胎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外部环境。胎儿住在子宫里面,就像住在一个房子里一样,房子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对胎儿发育非常重要。比如准妈妈的哭、闹,对胎儿来说是很大的噪音,无异于风吹雨打,这对胎儿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就是营养的供给,因为胎儿是通过脐带跟母体相连的,孕妇吃什么东西,营养就会通过脐带输送给胎儿。这时候准妈妈就需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和药物滥用等问题。因为孕妇在怀孕的时候,可能会得病,或者是身体不舒服,就会牵扯到用药的问题。用药不当可能会引发胎盘出现一些问题,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因此,养胎并不仅仅意味着养肚子里的小胎儿,更重要的是孕妇要给自己养身和养心。

养身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现在物质充裕,营养方面是不缺少的,孕妇们也都越来越懂得如何为自己调理身体。而养心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孕妇怎样从精神方面“养胎”呢?

曾经有个孕妇对我说,她在孕期看了一场灾难片,“我特别担心,因为当时我怀孕在五六个月的时候,看了一场灾难片《2012》。没有想到的是《2012》这部电影的画面和音效非常震撼,令我情绪受到很大影响。尽管我拿一个小被子捂住肚子,就像咱们捂着耳朵听不见一样,我想宝宝在肚子里也是。但我觉得有点像掩耳盗铃,后来一直很担心宝宝的听力和情绪是否因为我看这场电影而受到了影响。后悔极了!这种担忧一直持续到宝宝出生,医生说没有问题我才安心下来。”

中医对孕妇的精神养胎,在具体的调养上,强调妇女怀孕以后要怡养性情、安和气血,多接触美好的事物,培养心灵美,从而陶冶性情、开阔胸襟,使之心旷神怡,对胎儿亦有益。《育婴家秘·胎养以保其真》说:“自妊娠之后,则须行坐端严,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诵读诗书,陈说礼乐。”

中国古代关于胎教的最早记载,是从周文王那个时代开始的。周文王的母亲叫太妊,她怀孕的时候就实行了胎教。据《烈女传》记载,太妊除了做到正心正身以外,每天还让乐师给她奏乐,从饮食上也很注意调整。太妊养胎的时候,做到耳不听淫声,目不视邪色,让心非常安静。周文王出生后,从小就特别聪慧,长大后在德行和治理国家方面都很超群。

从历史上的事实来看,养胎不光是要吃得好,孕妇的品行也必须要非常端正。如若整日多与人争执,情绪容易起伏,总是忐忑不安,则损其胎儿。品德好的人,心态容易平和,气血就畅通,心肝脾肺肾就得以养,身体就好了,也益于腹中胎儿。

编辑/方敏

猜你喜欢

胎教养心肚子
苦味食物未必都养心
夏季,中午睡个“养心觉”
胎教
苦味未必都养心
胎教
《花乱开》
预知
寻找轻快的灵感
全面解读胎教7大方式
“胎教”自古不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