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谨防心理“感冒”
2021-04-23方敏
方敏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也是精神心理科医生最忙的季节,抑郁症、狂躁症、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一系列精神心理疾病接踵而至,应对这些麻烦的最好办法就是提前加以预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人的心理好比一棵树,需要我们在它还是种子的时候就悉心灌溉,给予阳光和雨露,目睹他茁壮成长,直至老去。可以说,关注心理健康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要加以保护和重视。那么,如何守护我们的心理健康呢?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研究生导师、本刊编委赵国秋教授。
心理健康从胎儿抓起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要保证心理健康的第一步,就应该在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进行相关医学筛查。赵国秋强调,加强婚前医学检查,通过染色体检查可以提前发现精神心理疾病。
除了婚检外,孕妇在孕期还要注意静养,保持心理平衡稳定。孕妇静养,不仅是指环境要安静,情绪也要稳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今后情绪的稳定和心理的健康。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表明,嘈杂火车边上的环境出生的婴儿和幽静山林的环境中出生的婴儿,在随访十年后,发现前者体重比后者要轻,前者焦虑情绪比后者严重。
“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赵国秋说,“这不僅是有营养学方面的价值,还有心理学方面的价值。”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十个月后呱呱落地,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安全感。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孩子与母亲的乳头亲密接触,还有母亲的亲吻和拥抱,都会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和情绪的稳定。
儿童青少年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如果错过了胎儿和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干预怎么办?那就需要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特别加以关注,及时给予干预。
●儿童时期:注意力不集中也是一种病
大家可能有这样一个印象,上学的时候,班级里总有一小部分成绩很差的同学,他们上课无法认真听讲,总是喜欢东张西望或找他人聊天,这类学生可能患有注意缺陷伴多动障碍(ADHD)。赵国秋说,这类人群患病率在3% ~5%,本质上是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滞后。在他的门诊室,经常有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被家长带过来就诊,这其实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如果在小学一二年级就发现并及时治疗的话,效果是最好的。
●青春期:“狂风暴雨”中的守护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赵国秋表示,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呵护。这类人群有些共同的特点: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处理问题能力滞后,内心较为敏感;自尊心很强,不接受别人的否定和批评;有隐私的需要和自己独立的空间。一方面希望家长、老师更多地关注自己,另外一方面,又不轻易向人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给别人听。这其实是很矛盾的,时间一长,容易导致人格发育出现偏差,因此,青春期又称为“疾风暴雨时期”。
这个时期,他们会对异性产生兴趣,确立“男女朋友关系”,但这只是一种错觉,更多地是一种“玩恋爱”。赵国秋讲道,他并不提倡这个时期谈恋爱,因为青春期的学生不像成年人那样有自己的经济基础和责任,也缺乏性知识。并且由于他们是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对自己定位的,如果两个人一旦“恋爱”,就会脱离大集体,这样就不利于人格的形成和发育。
婚前的“心理体检”
对于即将迈入婚姻殿堂的成年人,赵国秋有个建议,就是两人在结婚前,可以做个“婚前心理体检”。由于现在社会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且离婚很多因素是因为两人性格不合,在结婚前没有充分考虑清楚。因此,他建议男女结婚之前可以到心理诊室做一次心理评估,包括人格测定和心理健康水平测定,告诉这些即将结婚的情侣,女方和男方的性格有哪些缺陷,如果要结为夫妻,分别要注意什么,要做好什么样的心理准备等,在心理有准备的情况下结为夫妻。除此之外,两个人还要在结婚之前商量好婚后可能遇到哪些问题,比如孩子出生后如何抚养,如何面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
老年人警惕抑郁症
“老年人要警惕抑郁症的发生。”赵国秋强调,“尤其是缺乏陪伴的孤寡老人,其抑郁症的检出率是20%~40%,可以说是很高了。”在老年时期到来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心理安抚,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面对失能、疾病、孤独这些麻烦,这是很重要的。同时他还提倡老年人从家庭走向社会。在家庭生活当中,提倡“隔代亲”,用晚辈的欢声笑语来缓解孤独情绪;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多参与一些团体活动,如跳舞、健走、麻将等,还有看电影、购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