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中药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2021-04-23邓晓欣庞震苗饶远立田振明闫志来陈凯佳

卫生软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药材广东省广东

邓晓欣,庞震苗,饶远立,田振明,闫志来,陈凯佳

(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生活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凝聚的精华。广东是岭南医学的故乡,南药的主产地,中医药早已牢牢扎根于全省人民心中,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1]。2006年2月,为全面振兴和发展广东省中医药事业,弥补广东省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管理体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不足,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中医药强省战略[2]。广东省不断加大对中药产业发展的支持与投入力度,发挥全省中药在种植、生产、销售、科研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目标的完成。笔者对广东中药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探讨其发展的方向,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18年中国中药行业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70家中药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国家统计局官网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等。

1.2 内容与方法

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采用Excel 2013,运用描述性分析对2006-2018年广东省中药产业政策、种植、销售、企业、科研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与各省份及全国水平的比较,了解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及广东中药产业发展的成效,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建议。

2 政策回顾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利好的政策会给产业发展插上翅膀。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2006年提出中医药强省战略后,在全国率先掀起了一股中医药振兴之风。2006年以来,广东省在促进中医药发展方面出台了多份政策文件,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部分政策,见表1。

表1 2006年以来广东省出台的涉及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3 结果

3.1 广东省中药材种植发展迅速,种植规范程度有所提升,中药材质量亟需提高

作为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广东野生及栽培(养殖)的药用动植物达35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3100种、药用动物400种,约占全国中药材总量的20%[3]。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广藿香、巴戟天、沉香、广佛手、何首乌等8种广东省道地药材于2016年被选入《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首批保护种类[4]。其中,新会陈皮产值从2010年不足1亿元,到2018年已达到66亿元,吸引社会投资超30亿元,在“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品牌价值达89.1亿元,在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中排行第41位[5]。化州市化橘红产业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3万多亩发展到2018年的超8万亩,年产值达30亿元[6],并建成化橘红专业镇9个,1000亩以上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5个[7]。“春砂仁之乡”阳春市春砂仁种植总面积达9.5万亩[8],1000亩以上的春砂仁生产基地5个,2018年产值约19亿元[3]。目前,广东省已建有28个中药材生产基地[9],2018-2019年广东省启动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其中涉及南药的产业园有11个[10]。

2018年广东省药材播种面积达42.3千公顷,对比2006年,增长率达到494.5%,远超全国187.8%的总体水平[11],广东省药材播种面积及其占比在逐年上涨,见表2。在药材播种面积各省排名中,广东省从2006年的第23名,提升到2018年的第20名。广东省中药材产值也在逐年增加,2018年达88.7亿元,对比2009年,广东省中药材产值增长率达到615.3%,远超全国369.8%的总体水平[12]。在中药材产值各省排名中,从2009年的第18名,提升到2018年的第10名,见表3。

表2 广东省药材播种面积及其占全国药材播种面积比

表3 广东省中药材产值及其占全国中药材产值比

广东省中药种植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因地制宜选种道地药材,推广成熟的基地种植经验,指导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在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中药材种植保护成效显著。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指出,广东中药材种植仍存在道地意识不强、无序引种扩种、优良品种短缺、中药材质量下降、加工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13]。中药材种子品种不佳、质量参差、掺假掺旧、标准缺失、监管不力等现象影响广东中药材的质量口碑,长此以往将阻碍其可持续发展[10]。

3.2 广东省中药产业销售全国前列

广东省中药材销售总额呈波动增长趋势,占全国9%以上,位居全国第四[14],见表4。2017年对比2010年,广东省中药材销售增长率336%,显著高于全国163%的总体水平,见表5。

表4 广东省中药材及中成药销售总额占全国销售总额比

表5 2017年对比2010年中药材销售额增长率排名前十的省份

广东省中成药销售额连续6年保持在200亿元以上,在2017年达到334.3亿元,对比2010年,增长率达283%。在全国各省销售排名中,2010年为第4名,自2012年上升到第1名之后连续5年一直保持全国前二的领先位置,见表4。在全国中药材销售额前10省份中,广东省2017年对比2010年中成药销售额增长率排第4,由于广东省中成药销售额体量大,涨幅趋于平缓,但仍然高于全国总体水平,见表6。

表6 2017年对比2010年中成药销售额增长率排名前十的省份

3.3 广东省中药企业数量及规模不断提升

截至2020年2月21日,全国中药相关的药品生产企业数量为3699家,广东省数量最多,为338家,占全国的9.1%[15],见表7。据2018年中国中药行业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显示,2006年以后,全国新增中药行业上市公司35家,在各省份中,广东省新增5家,增长数量最多,占比14%[16],见表7。其中,广药白云山(第2名)、康美药业(第4名)和华润三九(第9名)等3家企业进入2018年中国中药行业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前十名。目前,广东省年产值超10亿元的中药企业有10家,亿元以上的中药品种30个,全省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达170家[17]。

广东省中药销售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及规模也在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各类型企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产业格局,中药产业链不断优化完善。但广东省中药产业仍存在中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品重复多、技术含量低的现象,产业结构仍需不断优化升级[18]。

3.4 广东省中药产业科研力度亟待提高

近年来,广东省在中药新药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2年以来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奖74项。广东创制的中药饮片、中药材和中药配方颗粒编码标准已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可,成为国际通行标准[19]。2017年,广东省也在稳步推进3个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10个省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项目和10个亿元中药制剂开发项目[20]。

但是,全国中药保护品种共有199种,其中,广东省仅有10种,排名与浙江、江苏并列第6,与前3名的陕西、天津、吉林仍有明显的差距。全国70家中药上市公司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11,657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69%。其中,广东省有8家上市公司,无论是营业收入总额还是研发投入总额,从总量上说在全国各省排名第1,但从各省平均每家公司的研发投入额看,广东省为20,510万元,仅占排名第1的天津市的40%,研发投入有较大差距。另外,广东省8家中药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仅为1.94%,低于全国70家中药上市公司2.69%的总体水平,见表8。

表7 全国31个省份中药相关药品生产企业数及2006年以来新增中药行业上市公司数 家

表8 26个省份中药上市公司数、研发投入及占比情况

4 对策建议

4.1 选育良种、科学规划中药材种植

广东省中药种植应以良种良法为指导,选育优良品种,建立规范化的测量与检验标准,为高质量的中药材生产奠定质量基础。同时,通过评估各地区生产种植优势,合理规划中药材生产品种,科学布局产业基地建设,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种植规范程度及规模,保障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推动中药产业链的价值提升。

4.2 优化中药产业结构,建立中药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广东省中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应积极推动中药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与行业集中度的优势,加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的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合作与发展,促进产业集聚与资源共享,形成优势互补、专业化生产的优势产业集群,建立中药现代化产业体系。

4.3 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研发成果产出与转化

医药制造业本身作为高科技行业,其研发投入程度将影响科研成果的产出,广东中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仍相对较低,亟待提高。陈铁宏等人的分析发现,广东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后,带动了科技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对中医药科研工作的投入,推动了中药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21]。应加大广东省中药相关研发的科研投入,建立研发激励机制,鼓励广东中药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创新,支持中药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壁垒,推动研发成果产出与转化,提升广东中药产业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中药材广东省广东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广东舆情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