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Δ

2021-04-23徐林霞宋美璇李显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2期
关键词:硅油西甲气泡

徐林霞,宋美璇,李显蓉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胃肠),四川 泸州 646000)

胶囊内镜是通过受检者口服一种具有信号传输装置和内置摄像头的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可借助消化道蠕动,从而观察消化道内情况,同时采集图像,其较传统内镜具有安全、方便、无痛、无创等优势[1]。尽管胶囊内镜优势众多,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胶囊内镜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如传统内镜一般进行注水充气操作,故其检查效果易受肠道内情况(如气泡、黏液、食物残渣和粪便残渣等)的影响。若肠道准备不充分,肠道内气泡、残渣过多,则易导致检查完成率降低。因此,良好的肠道准备方案对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图像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胶囊内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方案未有统一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较理想的方案[2]。西甲硅油是一种通过改变肠道内气泡表面张力使气泡破裂消失的表面活性剂,气泡破裂所产生的气体可经肠蠕动排出或者通过肠道吸收[3]。两者联合用于胶囊内镜检查前,可望在肠道准备充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气泡的产生,但目前两者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通过荟萃分析(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胶囊内镜受检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或临床对照研究(clinical controlled trial,CCT);(2)研究对象为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成人患者(≥18岁);(3)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使用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4)结局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肠道气泡量、肠道清洁度、胶囊内镜胃通过时间和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

1.1.2 排除标准:(1)无对照组的研究;(2)个案报道、专家指导意见、指南、综述或重复发表的文献;(3)文献中数据不完整且无法联系作者;(4)无法提取相关数据。

1.2 文献检索策略

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同时追溯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主题相关文献和综述。中文检索词包括“西甲硅油”“聚乙二醇电解质”和“胶囊内镜”,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英文检索词包括“Capsule endoscopy”“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和“Simethicone”,检索PubMed、EMBase、Ovid、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根据预先制定的文献纳入标准,由2名研究者(徐林霞、宋美璇)分别独立阅读检索出的文献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对通过初筛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后,决定是否纳入。对筛选完毕后的文献进行交叉核对,如有异议,通过讨论或由第3名研究者(李显蓉)仲裁解决。由2名研究者(徐林霞、宋美璇)按照统一的资料表提取信息,包括发表年份、研究者、研究组和对照组样本量、年龄、性别、研究对象、饮食准备、肠道准备措施以及结局指标。

1.4 文献质量评价

由2名研究者(徐林霞、宋美璇)参照Cochrane Handbook(5.1.0)中文献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独立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研究者及参与者盲法、结果测评者盲法、结局指标完整性、是否有选择性报告数据以及有无其他偏倚来源。若纳入文献完全满足以上质量评价标准,则偏倚风险低,评估的文献质量等级为A级;若满足1条或部分满足以上质量评价标准,则偏倚风险中等,评估的文献质量等级为B级;若纳入研究完全不满足以上质量评价标准,则偏倚风险高,评估的文献质量等级为C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R)为效应统计指标,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为效应统计指标,均用95%置信区间(CI)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若P≥0.1,I2<50%,认为纳入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此时可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分析;若P<0.1,I2≥50%,则认为纳入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此时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并需要运用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若纳入研究间异质性过大,此时仅采用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与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24篇,其中中文文献240篇,英文文献184篇,经研究者逐层筛选后,最终纳入文献11篇[4-13]。文献筛选流程与结果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与结果Fig 1 Literature screening process and results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纳入的11篇文献[4-14]中,RCT 9篇,CCT 2篇;共1 19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598例,对照组患者600例。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Tab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literature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本研究纳入的9篇RCT和2篇CCT中,有3篇质量评价等级为A级,8篇为B级。其中,有4篇文献在随机方法上进行了详细描述,仅1篇文献未采用盲法,文献质量水平较高。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见表2。

表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Tab 2 Quality evaluation of included literature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肠道气泡量:6篇文献[4,6,8,12-14]报告了肠道气泡量,共879例患者。针对肠道气泡量A级,对上述6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较大(P<0.05,I2=72%),故采用敏感性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结果显示,排除文献[11]的研究后,剩余研究间的统计学异质性明显降低(P=0.16,I2=3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肠道气泡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肠道气泡量为A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7,95%CI=1.96~5.78,P<0.000 01);研究组肠道气泡量为B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0,95%CI=0.29~0.85,P<0.05);研究组肠道气泡量为C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2,95%CI=0.14~0.33,P<0.000 01),见图2—4。

图2 两组患者肠道气泡量为A级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2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bubbles of level A between two groups

2.4.2 肠道清洁度:5篇文献[4,6,8-9,12]报告了肠道清洁度,共781例患者。对上述5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低(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肠道清洁度为1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8,95%CI=1.06~2.08,P=0.02);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为2、3级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图5—7。表明西甲硅油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应用可提升肠道清洁效果。

图3 两组患者肠道气泡量为B级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3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bubbles of level B between two groups

图4 两组患者肠道气泡量为C级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4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bubbles of level C between two groups

图5 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为1级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5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cleaning of level 1 between two groups

2.4.3 胶囊内镜胃通过时间:7篇文献[4-5,7,10-11,13-14]报告了胶囊内镜胃通过时间,共354例患者。对上述7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较大(P<0.05,I2=84%),采用敏感性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结果显示,排除文献[4]的研究后,剩余研究间的统计学异质性明显降低(P=0.09,I2=48%),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胶囊内镜胃通过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02,95%CI=0.74~5.30,P=0.009),见图8。

图6 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为2级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6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cleaning of level 2 between two groups

表明西甲硅油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应用会延长胶囊内镜检查中的胃通过时间。

2.4.4 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8篇文献[4-7,10-11,13-14]报告了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共722例患者。对上述8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较大(P<0.000 01,I2=96%),采用敏感性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结果显示,排除文献[4]、文献[13]和文献[14]的研究后,剩余研究间的统计学异质性明显降低(P=0.83,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见图9,故不能判定研究组患者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长于对照组。

图7 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为3级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7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cleaning of level 3 between two groups

图8 两组患者胶囊内镜胃通过时间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8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gastric passage time of capsule endoscopy between two groups

图9 两组患者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9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passage time of small intestine through capsule endoscopy between two groups

3 讨论

胶囊内镜检查前最佳的肠道准备方案,不仅要使肠道清洁效果好,肠黏膜表面附着气泡少,还需要患者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和满意度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众多,如口服磷酸钠盐、聚乙二醇电解质、甘露醇和硫酸镁等,但上述肠道清洁剂并不能够很好地清除大量覆盖在肠腔黏膜表面的气泡。由于气泡会影响胶囊内镜视野的清晰度,干扰检查者对肠腔情况的观察和对疾病的诊断,进而导致疾病的误诊或漏诊[15]。另外,胶囊内镜不能通过反复冲洗消除气泡使视野清晰。因此,气泡的消除对胶囊内镜检查更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肠道气泡量方面,研究组(西甲硅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患者的肠道气泡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甲硅油的作用在于,其与肠腔内的泡沫接触后,可迅速改变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进而随肠蠕动排出或被肠壁吸收[16]。研究结果显示,西甲硅油可有效促进胃肠道表面黏液泡沫的祛除,从而减少漏诊的发生[17]。在肠道清洁度方面,联合应用西甲硅油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受检者的肠道清洁度,部分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Nardo等[18]和安媚等[19]的研究结果显示,西甲硅油不能提高有效清洁率。

胶囊内镜的小肠通过时间是影响其诊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时间过短容易导致漏诊,时间过长又可能降低检查完成率[20]。本研究结果表明,西甲硅油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应用能延长胶囊内镜的胃通过时间,与单纯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不会增加胶囊内镜的小肠通过时间。因此,西甲硅油在小肠通过时间方面不会影响胶囊内镜检查的完成情况。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国内外部分研究对肠道清洁效果和肠道气泡量的评价标准不完全一致,因此并未将所有结果纳入本系统评价进行数据分析;部分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测量偏倚;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仅限英文和中文文献,可能存在选择偏倚。未来还需制定统一的肠道清洁度和肠道气泡量评价指标与方法,进一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

综上所述,西甲硅油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用于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能减少肠道气泡量,可能改善肠道清洁度,但不增加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

猜你喜欢

硅油西甲气泡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如何看待含硅油洗发水
硅油填充术后早期硅油进入前房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硅油“谋杀”发际线?
冰冻气泡
CAE技术在硅油风扇开发中的应用
奇妙的气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