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南京绒花和扬州绒花的区别

2021-04-23璐,范丽,张

纺织报告 2021年2期
关键词:绒花工艺品扬州

潘 璐,范 丽,张 华

(金陵科技学院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绒花的同音词是“荣华”,意为“荣华富贵”,代表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绒花是一种社会文化历史悠久的传统手作工艺品,是绒制工艺品的统称,又称宫花、绒鸟、喜花等,是以天然丝为原料,经过煮丝、染色、劈裂、钩、切、铺花、包装等一系列工艺制成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 绒花的历史及形式

绒花在历史上出现的具体时间还无法考证,但根据研究,它的出现和簪花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绒花是伴随簪花风俗的兴盛而出现的,而簪花风俗在秦始皇时代就已出现,但鲜花花期短又不易保存[1]。后来,绒花的出现替代了鲜花成为中国宫廷贡品,在宫内盛行。清代时,因为传统丝织业发展的繁荣,提供了富足的原材料,绒花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到了清末和民国初年,江苏南京、扬州和北京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传统绒花优势产区[2]。

绒花大多以帽花、头花、胸花、摆件等装饰品的形式展现,主要用于礼仪事项、重大传统节日及日常工作生活。制作天鹅绒花的原材料非常简单,将桑蚕丝和黄铜丝组合成各种形状。蚕丝一般是缫丝厂的下脚料,可分为粗丝(生丝)和细丝(熟丝)。生丝比较直,适合鸟、兽等大型丝绒制品;熟丝较柔软,适合花卉等细绒造型。黄铜丝也分为0.5 mm的粗丝和0.2~0.5 mm的细丝,根据造型的需要来使用。但其工艺相对比较烦琐,要经过煮丝、染色、劈绒、勾条、打尖、传花、包装等十几道加工工序。绒花的颜色多以红、粉、绿、黄为辅色,经过历史的洗礼后,绒花的题材更加丰富,呈现出来的造型也更加生动有趣。由花卉发展到绒鸟、绒兽和建筑等100多个品种,大多是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物品,还与人们耳熟能详的吉祥语言相结合,采用谐音来描绘艺术形象,也以此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

绒花产品类型随着制作技艺的发展而创新,逐渐出现了四代产品。第一代产品为“鬓头花”,这是一种平面的造型,仅可用于配饰,代表性的产品为凤冠。凤冠是结婚时的饰物,具有吉祥的寓意。第二代产品为“绒鸟”,这代产品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发展突破,由平面设计转向立体设计,栩栩如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不仅可用于佩戴,也可用作建筑装饰摆件。第三代产品为“绒制挂屏”,这种产品更加具有创新性和现代性。这一代产品,根据绒花制作材料的特点,刚柔并济、造型能力强,将浮雕、半浮雕、粘贴镶嵌等制作技法相结合,采用中国画的创作风格制作成“丝绒挂屏”(图1),这种工艺品比较高档,可以在室内长时间悬挂保存。第四代为“绒制摆件”,是以绒花材料管理为主,与其他材料技术相结合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品种数量较多,如花篮类、盆栽类、建筑类等。由于老一代艺人的执着坚守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江苏绒花在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在南京举行的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第二届世界青年大会上,南京绒花荣获组委会荣誉奖和“世界青年眼中最美的中国工艺品称号”。

图1 扬州绒花《锦绣前程》

2 南京绒花和扬州绒花的区别

2.1 绒花的分类

绒花工艺可分为北派绒花和南派绒花,北派绒花以北京传统绒花为代表,南派绒花以南京绒花和扬州绒花为代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花型和款式,如南方绒花精致小巧,以小取胜;北方绒花粗狂大气又不失细致,但制作方法大致相同。

2.2 北方绒花和南方绒花的区别

北京人将绒花工艺制成的工艺品称为“北京绒鸟”,北方的丝绒工艺品行业统称为绒鸟行业。从广义上讲,北京绒鸟包括动物、人物、花卉等。和南方绒花一样,北京绒花也是由头饰丝绒花发展而来的。北京绒花和南方绒花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其工艺和风格却有不同,如北京传统绒花的原料常采用的是紫铜丝,南京和扬州绒花则多采用黄铜丝。北京天鹅绒花的主题是禽鸟类,花色耀眼、造型多样、线条清晰、工艺复杂,但整体造型略显粗糙。南方绒花题材以花鸟鱼虫为主,整体色泽较为简单、清新、淡雅,造型更为复杂、精致、小巧,工艺设计要求高。

2.3 南京绒花和扬州绒花的区别

南京绒花和扬州绒花因地处长江流域,受到的文化熏陶、审美以及生产技术没有太大不同,主要的区别在于颜色和主题。随着时代的变化,两者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2.3.1 色彩、题材上的不同

南京绒花的色彩大多为大红、粉红,辅以绿色,黄色可以作为点缀色,整体的色调显得更加明快富丽,对比强烈。南京绒花的题材以花鸟鱼虫为主,取材于流行事物,创作惯用吉祥语言,运用谐音和双关手法,塑造简洁生动的艺术形象,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般以绒花为主,如梅花(图2)、茉莉花、白兰花、芙蓉花等,花型以中、小绒条为主,粗中有细、匀称、稳定、和谐。南京绒花整体造型讲究,且款式清新典雅。形式有鬓头花、帽花、胸花、罩花、戏剧花等几大类。

扬州传统绒花在色彩上与南京绒花相比,整体上更为丰富艳丽,是由大红、桃红、水红、墨绿、葱绿、杏黄、鹅黄、酱紫等不同颜色进行组合设计而成,显得更加鲜艳多姿,但又艳而不俗。扬州绒花的题材选择是根据不同时节而来,如初一、十五戴“吉祥如意”花,结婚戴“双喜”,大多是以吉祥事物为主题。扬州绒花以花鸟为主,绒鸟(图3)、绒鸡最为著名。制作上,集中而简练地刻画花禽鸟的主要特征,赋之以形,传之以神,在艺术设计手法方面以简胜繁、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整体造型细腻、精致、活色香味,堪称世界上的“小碧玉”工艺品,且出现了挂屏、地屏等新形式。

图2 南京绒花—梅花

图3 扬州绒花—绒鸟

2.3.2 现代生产方式上的不同

由于蚕丝绒花的生产工艺复杂,蚕丝绒花产品一直是传统手工制作,目前还没有用机械设备代替的方式。绒花的生产方式在旧时一直都采用“前店后坊”的模式,即男子可以在前店进行传统绒花成品的售卖,家中的妇女、老人负责在后坊进行绒花工艺品的生产制作。这种生产方式,从清末年间就已经沿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南京绒花的制作产量较低,目前只有省级非物质传承人赵树宪老先生的绒花工作室在制作绒花,而工作室中只有3~4个匠人在制作。因此,南京绒花的产量较低,更不可能实现系列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经营方式。

扬州绒花与南京绒花的生产方式有所不同。扬州绒花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经营管理方式,与空闲在家的农妇、老人合作,开设信息加工点,将需要加工的绒花制品原材料送至加工点,由加工点完成后,再由企业公司负责收购,可以实现绒花的高产量,甚至可以出口至国外[4]。

2.3.3 现代销售方式上的不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南京绒花现如今的销售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鉴于其“高质量、低产量”打造精品的生产特点,在销售上选择走高端技术路线。近年来,南京绒花出现在《延禧攻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影视作品女主的头饰中,与高端产品品牌合作,例如与帕尔玛之水合作,打造限量款的南京绒花香水礼盒(图4);还曾与爱马仕合作,打造橱窗设计;2020年,与Whoo旗下奢冠丝绒唇膏合作(图5);还与著名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合作设计制作“绒花若雪”高级礼服。南京绒花走高端精品的销售理念,不仅借力将绒花推向世界发展潮流,而且以绒花永不枯萎、永不凋谢的特性来契合合作对象的高贵个性以及女人对于红颜不老的追求。除了走高端定制模式,南京绒花在网上销售系统中也积极推广,于2019年推出南京梧翊凰绒花公众平台推广和销售绒花,此外,还会配合各地汉服节参展和销售。

图4 帕尔玛香水礼盒

图5 南京绒花和Whoo合作

扬州绒花在销售方式上与南京绒花有所不同,更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在卖家需求中,找到明确的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制造绒工艺品进行销售。由于我国市场发展对于绒花的需求较小、生产管理成本较高等因素的限制,扬州绒花的经营方式主要为外销,基本不在国内销售,主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根据这些国家的需求生产不同类型的绒花,主要在外国复活节或圣诞节时供应绒鸡、绒鸟和其他动物模型。这些企业产品不采用中国传统的蚕丝作为主要原材料,而是用进口绒线或毛线来替代,这样才能降低制作成本,售价也相对便宜,当然收益也较低(表1)。

表1 南京绒花、扬州绒花在现代销售方式上的不同

2.3.4 发展方向的不同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有50~60家商户制作绒花。但到了40年代末,丝织产业萧条,商人逐渐减少,绒花的发展也停滞下来。1949年开始,各行各业的经济生产逐渐恢复,南京的云锦、苏州的丝绸和苏绣的稳步发展,都对绒花产业的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南京丝绒花。由于受到制作技术工艺复杂、耗时久、收入低诸多因素的限制,再加上社会高速发展、生存环境压力大,年轻人即使对绒花制作有兴趣,也终究会因现实问题不得不放弃这一职业理想,南京绒花的传承与发展终究还是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20世纪90年代,塑料花对绒花的市场造成了冲击,各种毛绒类工艺品也开始进入机器化大生产阶段,绒花行业受到了极大冲击。但随着汉服、唐装等传统文化物件的兴起以及各种传统节日的回归,绒花行业逐渐走向复苏,扬州绒花的发展也开始好转,已经出现像征珊珊等年轻的传承人。在销售方面,扬州绒花已经产生了更系统、更科学的生产和销售方式。

3 结语

绒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祖祖辈辈的文化记忆,但无论是南京绒花还是扬州绒花,在行业发展和传承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幸运的是,目前我国对于绒花的认识和研究不断增加,绒花的传承在与时俱进,创新中的传承是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绒花工艺品扬州
帛锦时韵*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绒花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社会版(五)
“扬州绒花”
我的眼中有月亮
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