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中的传统节令服饰文化

2021-12-06钟兰兰

纺织报告 2021年2期
关键词:节令辟邪茱萸

钟兰兰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定型于汉代,到了唐代,传统节日的祭拜、禁忌以及神秘的氛围慢慢淡去,娱乐礼仪性更强,开始转变为百姓欢度的佳节。中国传统节日历经各个朝代发展至今,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形式丰富多样,内容也多元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现代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在不断降低,2008年以后,春节、清明、端午以及中秋被定为法定节假日,目的就在于在主流价值观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但这远远不够。服饰是了解和挖掘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其演变和发展反映了历史的变迁,通过研究服饰,能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知与民族自信心。各个朝代的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彩诗文,则是追寻传统节令服饰文化的最好途径,能够更加鲜活地感知其特点,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节令服饰背后的文化,为振兴传统文化助力。

1 从“春节”到“元宵节”

1.1 除旧迎新,春节换装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受重视且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除夕到初一是新年与旧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而除,初一祈福迎新,这两天的活动多为除旧迎新、祈福消灾。为了迎合除旧迎新的主题,这期间上到士大夫、下到贩夫走卒,在新的一年中都格外注重换新衣和新配饰[1]。唐代的刘禹锡在《元日感怀》中道:“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描写了在新春佳节儿童相互炫耀、攀比新装、嬉笑玩闹的情景;到了宋代,《高阳台·除夜》一词有云:“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表述了邻居家的美娇娥在新的一年试穿新衣、佩戴新头饰展现出来的美感;到了清代,查慎行在《凤城新年辞》中也写道:“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即女子一年忙到头,到了春节,换上新衣服打扮好,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体现了中国人新年祈福的一种仪式感。

1.2 “人日”戴“胜”

在春节期间不同日子,人们的服饰有着不同的特点。正月初七的传统叫法为“人日”,这与中国“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相契合,所以,新年第七天为“人日”。“人日”最早出现在汉代,在唐宋时期十分流行,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人庆祝“人日”的方式也很特别,那就是戴“胜”。

“胜”可以简单理解为头部的饰品。“人日”一般以人胜或花胜插在鬓间,这一习俗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到了南北朝时期有了详细的文字记载。人们或剪纸或用金箔制作,自己佩戴或者相互馈赠,实用又美观。唐代《人日剪彩》诗云:“闺妇持刀坐,自怜剪裁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描写了妇女在人日给自己和丈夫剪裁妆戴,与心上人嬉笑玩闹的场景,表现了春节的热闹和欢喜。这种习俗到了近代在部分地区仍然流行[2]。

1.3 立春剪彩作饰

我国古代对于立春十分重视,等同于春节。在农耕社会,立春具有非凡的意义。早在汉代就有记载人们“剪燕”的场景,到了唐代,立春剪彩盛行,“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诸如此类,在立春剪出鸡、虫子的形象,表示春天的到来。宋代更喜爱的春幡是胜的一种,辛弃疾曾写过“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写的就是女子将剪彩作为春幡,装饰鬓发,但是到了现代,这种习俗已经衰落不见。

1.4 元宵衣多尚白

正月十五元宵节,从古至今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歌舞、集会以及游艺的节日。尤其到了宋代以后,深闺妇女可以借此外出,所以在服饰打扮上十分讲究。由于是夜晚出行,大多会穿戴白色服饰[3]。有杂史为证:“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头上的饰品与手中的彩灯往往也会相互关联,这也是元宵节的观灯习俗。

2 “清明”与“端午”

2.1 清明簪柳思亲

清明节在中国是重要的祭祀节日,大量的史料证明,每到清明节,中国人有在头上簪柳思亲的习俗,而家家户户也都会在门上插柳用来“辟邪消灾”。明朝田汝城曾经写过“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这个习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消灾辟邪的寓意,但是在江浙地区也有纪年华的含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这种说法在当地流传较为广泛,因此,很多妇女每到清明都会鬓边簪柳,以求芳龄永驻。

2.2 端午挂“长命缕”和“艾虎”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端午节,这个节日同样出现在汉代,在唐宋时期繁盛,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服饰上也得到了充分重视,而自古以来就有挂长命缕和艾虎的习俗。所谓长命缕,就是采用5种颜色的彩绳系于臂膀,或者挂在脖颈,更有人将五彩绳编织成方胜,悬绳挂在胸前,用来祈求长寿吉祥,流传至今。东汉时期,应劭曾这样描绘:“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避兵绍。”流传至清末,文人梁文灿也曾写过:“系腕彩丝长命缕,侵晨插艾当门户。”艾虎则是用作辟邪保安宁,人们剪裁出老虎的形状,粘上艾叶用来辟邪,每到端午,年龄小的男孩女孩将艾虎戴于头上或身上,祈求一年平安顺遂[4]。除此之外,现代端午节,人们佩戴香囊的习俗也是自古流传,比如万历《新昌县志》、雍正《辽州志》、嘉靖《萧山县志》等都有记载,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端午节配饰。

3 “中秋”和“重阳”

3.1 中秋盛装走月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秋节是三大重要节日之一,这与农业国家崇拜日月星辰等天体的习俗有关。月亮自古就是民间祭拜的俗神,从古代天子春分祭日、秋分拜月的祭祀,逐步演变为民间赏月习俗,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赏月活动更是盛行。每到中秋夜晚,人们会相邀出行,在船上或者堤坝之上对歌赏月,甚至比白天更为热闹。在古代,“走月亮”十分流行,这是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中秋节令礼仪。每到中秋,妇女可以盛装打扮,约上好友结伴去郊野或者街市上游玩,观赏月色;也能去寺庙布施礼佛,参加各种祭祀欢庆活动甚至通宵达旦[5]。有诗曰:“虽鸡鸣喔喔,犹婆娑月下。”另外,中秋佳节还是相亲和求良缘的好时机,古代男女都会携带红线穿成的铜钱或者心形的饰品,放在庙宇祈求天赐良缘。

3.2 重阳簪茱萸、菊花辟邪延年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人们的配饰当中,最多的就是茱萸和菊花。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用茱萸插头,人们认为气味浓烈的茱萸能够赶走恶气。《风土记》记载:“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更有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男女老幼都知道重阳节要插茱萸,这种习俗到宋代之后逐渐式微,但却一直流传。因此,人们会将茱萸制成香囊佩戴在身上辟邪[6]。

除了茱萸之外,古人通常认为菊花品性高洁,可以用作避邪和祈求长寿。在重阳节,男女老幼都可以将菊花簪在头上,祈求吉祥。唐朝李绰《辇下岁时记》记载:“九日,宫掖间争插菊花,民俗尤甚。”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有诗曰:“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这首诗就是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时,恰逢重阳节,登临齐山时写下的作品。在诗人眼中,秋日之物、之景美不胜收,所以情难自禁地将菊花折下来插满鬓发之间[7]。除此之外,宋人还使用其他材料剪裁成茱萸与菊花的样式进行佩戴,装点衣衫鬓发,或者是朋友亲人之间相互馈赠,以表祝福。

4 结语

通过对古诗文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节令服饰丰富多彩,且极具特点:首先,体现了我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古人的服饰讲究阴阳平衡,以重阳节为例,此节气阴盛阳衰,所以,古人以茱萸为配饰。不仅如此,古人还会根据时令节气,选择不同的配饰搭配服饰,与天道相合;其次,节令服饰反映了民俗的传承。虽然几经朝代变迁,但是服饰的传承并未中断,而是融合了各个朝代的民俗特点,被一代代传承下来;再次,节令服饰是民俗精神的寄托,如端午节的驱邪五彩绳,可以祛病除害,保佑家人安康;最后,节令服饰承载着各种真挚情感,如亲情、爱情和友情,都可以通过穿戴的服饰表达。

因此,要振兴和发扬我国传统节令,可以从服饰中挖掘、复原,研究其蕴含的历史文化精神,推广并使其成为传统节日的代表,加深现代年轻人的了解,彰显民族文化。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推广,节令服饰或将再度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风向标,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消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猜你喜欢

节令辟邪茱萸
立 秋
重阳节
——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怀念一枝茱萸
六月节令百草之菰 水泽之畔 菰羹一梦
五月节令百草之艾 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
“巨鞋”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廿四节令鼓队震响华大20年
漫话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