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

2021-04-23王丽颖王新康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左房内径心房

王丽颖 王新康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尤以女性多发。房颤是甲亢最常见的心脏并发症,房颤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5% ~9%,而在甲亢患者中达10% ~20%[1]。 目前,国内外对甲亢患者发生房颤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开展了深入研究,但总体预后尚不明确,对相关危险因素尚未达成共识。 房颤可能增加甲亢患者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栓塞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而明确甲亢伴发房颤的临床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24 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伴发房颤的预测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2017 年5 月至2020 年1 月在我院确诊为甲亢的755 例患者中,选取首次发生房颤的112 例作为研究组,从未发生房颤的643 例患者中选取和研究组同期入院、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112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的纳入标准:① 确诊甲亢前未发现房颤;②首次经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房颤;③ 甲亢病程长于房颤;④ 临床资料完整。 研究组的排除标准:① 患瓣膜性心脏病;② 患心肌炎、心肌病;③ 患急性冠脉综合征;④ 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⑤既往行心脏外科手术;⑥ 患先天性心脏病;⑦ 有严重心功能不全;⑧ 有严重感染。除了纳入标准①~③不同以外,对照组其余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均与研究组相同。

1.2 相关指标及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甲状腺功能指标、胆固醇、三酰甘油、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左右房(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吸烟史、P 波最大时限(the maximum P-wave duration,Pmax)、P 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WD),其中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FT3、FT4、TSH、TPOAB、TGAB、TRAB。 应用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Cobsa-E601(上海罗氏有限公司生产)并采用酶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首次诊断为甲亢时的甲状腺功能指标。

患者取平卧位,采用麦迪克斯MECG-200 型心电图机描记12 导联心电图,取基线平稳、图形清晰的心动周期作为测量点。 在不了解患者分组的情况下,由同一名医师用分规进行手工测量。 在12 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测量P 波的起点和终点间的时限;将最大值定义为Pmax、最小值定义为P 波最小时限(the minimum P-wave duration,Pmin),两者之差定义为PWD;取3 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采用BI 9800 动态心电图仪(深圳市博英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记录24 h 动态心电图。 采用GE Vivid E9 型超声心动图仪器测量左右房(室)内径和LVEF。 患者取平卧位,探头频率2.5 MHz,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及心尖四腔切面,采用标准M型、二维超声测算出左右房收缩末期内径、左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和LVEF。

1.3 诊断标准

甲亢的诊断标准[2]如下:血清中 FT3、FT4 升高,TSH 降低。 房颤的诊断标准参考2020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房颤诊断管理指南[3],即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表现为P 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房颤波;RR 间期绝对不规则(当房室传导存在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以下公式估计样本量:N=Z2×[P×(1 -P)]/E2,其中N为样本量;Z为统计量,当置信度为95%时,Z=1.96,当置信度为90%时,Z=1.64;E为误差值;P为概率值。 本研究中选择Z=1.96,E=10%,P=0.5,N=96。 在符合正态性分布的前提下,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 非正态分布时,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两组均为男 52 例、女 60 例,且年龄、FT4、TPOAB、TGAB、TRAB、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尿病史、吸烟史、左右室内径、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 FT3、TSH、高血压史、左(右)房内径、Pmax、PW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逐步Logistic 回归分析

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以是否发生房颤为因变量,以 FT3、TSH、高血压史、左(右)房内径、Pmax、PWD 为自变量,行逐步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TSH、高血压史、左房内径、PWD 4 个指标为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甲亢患者发生房颤危险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Tab.2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hyroidism

3 讨论

房颤是一种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是除早搏外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它是由房室激活不同步而导致房室机械功能恶化,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 甲亢患者多伴发心律失常,以房颤最常见。当甲亢患者伴发房颤时,容易增加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的风险,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预后。 对甲亢伴发房颤患者采取药物或介入治疗前,针对病因积极控制甲亢已成为临床共识[5]。

甲亢并发房颤的发生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肺静脉和心房的电生理变化、心房肌电延迟以及交感神经平衡改变等。 甲状腺激素对心肌细胞的效应通过两种途径发挥:基因组和非基因组(以基因组途径为主)。 在基因组途径下,T3 与靶基因启动子片段中的甲状腺反应元件结合,激活基因表达,通过信使RNA 编码具有不同组织特异性反应的蛋白质。 通过这种机制,心脏蛋白的合成受到刺激,导致心肌肥大和功能障碍。 非基因组途径影响心肌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变化,可能导致心脏和平滑肌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发生改变[6]。 一般认为,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和有效不应期的缩短在电生理异常中起关键作用[7]。

本研究通过收集224 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房颤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两组在 FT3、TSH、高血压史、左(右)房内径、Pmax、PWD 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TSH、高血压史、左房内径、PWD 是甲亢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TSH 的功能是控制和调节甲状腺的活动。 甲亢发生时,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反馈性抑制TSH 的分泌,血清中TSH 水平降低。 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时,TSH 较其他甲状腺功能指标敏感性更高,且较FT3、FT4 特异性更高。 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SH、FT3 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SH 是甲亢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TSH 水平越低,升高的甲状腺激素越容易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而较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将通过改变心脏的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和M2 毒蕈碱受体,导致交感神经功能增强,引起心动过速并缩短心房不应期,进而诱发房性心律失常[8]。

Heeringa 等[9]在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中发现,老年患者中血清TSH 正常范围四分位数最低者发生房颤的风险是四分位数最高者的2 倍。 Chaker等[10]通过一项纵向前瞻性队列研究,试图揭示正常甲状腺功能变异与房颤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甲状腺功能正常范围内,FT4 水平较高(65 岁以下人群中当FT4 水平从1%升至9%、65 岁以上人群中当FT4 水平从6%升至12%)时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

左房内径和PWD 均为甲亢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PWD 由 Dilaveris 等[11]1998 年首次提出,是指在12 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中,不同导联Pmax和 Pmin之间的差值。 健康人的 PWD 为 8 ~40 ms,与年龄、性别、心率无明显相关性;PWD ≥40 ms 提示心房存在电学和解剖学重构,心房内存在不均一性电活动,是房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的重要预测指标。 PWD 延长意味着Pmax延长,表明存在房内(间)传导延缓或心房肥大,是引起房颤的重要电生理基础。 左房内径与PWD 呈正相关关系:左房增大时,PWD 也增大,其原因可能是左房内径增大后,心房压力升高、心房肌细胞受牵拉,心房内电活动的非均质性程度加重,造成不同部位心房除(复)极速度的差异增大。 心房不同部位电活动的时(空)间向量均有显著差异,造成PWD 增大[12]。PWD 不仅是预测(阵发性)房颤的可靠指标,而且与导管或混合消融术后的房颤复发有关[13]。

高血压是房颤最重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的心房肌壁薄、张力差,因此在各种病理因素和机械力的影响下容易发生几何构型的变化。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房扩张和纤维化加重,可导致弥漫性心房电活动和传导速度放缓,进而增加心房电活动的异质性,造成心房不同部位的房性自律性增强、兴奋性差异增大,最终引发房颤。 通过采取积极的降压治疗,可降低新发房颤的发病率[14]。 高血压也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论是早期复发还是晚期复发[15-16]。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整体数据分析;② 将性别、年龄作为两组匹配因素,未参与危险因素分析;③未考虑甲亢的病程和治疗方法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影响;④未对高血压史进一步开展混杂因素研究(高血压的病程、血压控制情况均可能影响房颤的发生)。

综上所述,当甲亢患者伴低水平TSH、有高血压史、左房肥大、PWD 增大时,应高度警惕房颤的发生。 针对这类甲亢患者,建议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以减少远期并发症。

猜你喜欢

左房内径心房
左房低电压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四维自动左房定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量化心血管疾病左房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在远方
内径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高血压病患者房间隔厚度及其与左房功能的关系
左心房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心房
花开在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