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背景下BIM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1-04-23邹佳岑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7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试点

邹佳岑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指出,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是高职院校试点专业的主要工作内容[2]。因此,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可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缓解就业矛盾。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首批启动试点的证书之一,对工程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BIM技术被视为未来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敲门砖”。但目前国内BIM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应用型高校作为BIM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主力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响应号召,该校工程管理专业成为湖北省首批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专业。本文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试点为例,阐述BIM领域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1 BIM 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BIM 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不足

传统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缺陷一直制约着学科发展,而BIM技术的产生给专业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部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仅仅是在原来方案的基础上加入部分BIM课程,BIM教学普及度和深度不够,造成BIM课程与原课程分离。加之,目前BIM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设计阶段,BIM全过程计量与计价、BIM招投标、BIM施工组织设计等仍有广阔的前景。在高校中,BIM教学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尚未普及,进一步导致工程管理专业BIM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不足。

1.2 BIM 师资力量较薄弱

由于我国BIM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局限,BIM理念还没有完全贯穿到高等院校中,原有的师资中能熟练掌握BIM技术,有工程实践经验的老师较少。BIM教师不仅要具备BIM相关理论知识,掌握BIM相关软件操作,同时还要有扎实的成本分析、施工管理等实践经验。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BIM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经验,很难满足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要求。

1.3 BIM 教学条件和实训室建设滞后于校企合作的进程

由于BIM建模软件对硬件的要求较高,部分院校原有的实训室无法满足BIM教学和实训的需求,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建设、升级BIM实训室。

1.4 与建筑类高校相比无法形成联动体系

BIM技术应用贯穿于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只有通过结构、建筑、造价、管理等各专业之间合作才能实现其应用价值。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仅有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相较于有工程背景的高校而言,专业种类单一,无法形成各专业之间的联动。

2 1+X 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1+X制度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兼顾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两个方面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一方面要获得与学历证书相匹配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获得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职业技能[3]。2018年,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与深圳斯维尔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就该校1+X证书试点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创建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交流与探讨。

2.1 课程体系改革

试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可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由校企合作共同探讨完成,同时应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更新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该校课程体系改革如图1所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BIM基础课程,主要包括BIM基础理论和BIM基础软件使用。在此基础上,将BIM理念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融合。最后,通过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实现BIM技术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提升学生应用BIM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图1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课程体系改革组织架构图

2.2 教学模式创新

工程管理专业带有工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背景,更加强调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要与推进“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结合起来,而“三教”改革中,教法改革是关键[4],该校教学模式创新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第一,利用学习通、慕课等资源,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BIM课程资源。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计量规则知识模块以线上自主学习为主,线下课程以答疑和软件算量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锻炼了动手能力。第二,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形成“企业导师+校内导师+若干学生”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第三,构建“教训融合、项目驱动”对标1+X证书制度试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训融合”是指以BIM实训为主,学生可以掌握BIM基础建模技能,以及参与基础项目实践的能力,可以基本达到BIM职业资格证书初级、中级的要求。“项目驱动”引入斯维尔公司真实项目,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基本达到BIM职业资格证书中级、高级的要求。

2.3 加强BIM 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双师型”BIM师资队伍,组织教师积极参与BIM培训、BIM讲座等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提升实际项目工作经验。同时,选聘有BIM项目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外聘导师,充实团队力量,打造“专兼结合”的BIM教学团队。

2.4 加强校企合作

该校与深圳斯维尔公司已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企业以较低价格为该校师生提供BIM软件以此拓展产品在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试点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真实项目工作任务引入课堂教学,校企共同研究制定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实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企业进行人才储备,最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深化校企合作,开展BIM培训和考证服务等,提高学校服务企业能力。

2.5 实训基地建设

该校与廊坊市中科建筑产业化创新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BIM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培训示范基地。后期还会继续加强与企业沟通交流,基于现有资源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加大软硬件投入与实训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建设集“教学、实训、培训、考试”于一体的现代化人才培养基地[5]。

3 结语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该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已连续三年在全国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中获得奖项,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后期将继续加大力度探索基于1+X制度BIM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背景下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将证书培训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融合,为工程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试点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1+X”证书企业需求与认可度调研分析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PCT协作式检索和审查(CS&E)试点将于2019年3月1日重启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国资委力推国企改革“十项试点”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