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碰撞
2021-04-23王茜
王茜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完善,信息与网络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们处理和传播信息的变革,促进了教育观念转变和教育结构的变革,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世界教育史上形成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两大流派。
【关键词】传统教育;现代教育;发展;融合。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比较集中在儒家经典《礼记》中。《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礼仪》的文章,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传说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其实它的作者远不止一两个人,写作的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和七十二名高徒及其学生的作品,还兼收有先秦的其他典籍。《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养性的准则。这是一部大约九万字的著作,它的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教育、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中的《大学》和《学记》两章,就比较全面的总结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
《大学》是我国古代儒家重要的教育学著作,它全面地论述了儒家大学的教育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次第等内容。宋明理学家对这篇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列为《四书》之首,《大学》在宋代以后遂成为儒家大学教育的起点与最基本教材。
《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教育的目标是开发人们先天本具的智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亲民,至善,被朱熹称为教育目标的“三纲领”。“明德”是指人先天具有的智慧和品德。“明明德”是指发现和弘扬自己先天具有的智慧和品德;“亲民”是在“明明德”的过程中推己及人,服务社会的一种实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亲近民众,为民众谋福利;二是指开发民智,使其觉悟,升华他们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止于至善”是达到和保持一种极致的境界。“止”具有“到达”、“保持”的意思,“至”就是“最”,“善”就是“好”,“至善”就是十全十美,圆满幸福,是一種人类理想的最高境界。
为了实现“三纲领”,《大学》提出了八个教育的步骤,俗称“八条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倒过来,教育的顺序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物有本末,事由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的教学内容,肯定了孔子所规定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据、依、游是求学方法,道、德、仁、艺是教学内容。《大学》提出了教育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五伦和义利的关系。儒家教育的基础课程是礼,核心内容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五伦关系。这五种关系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五伦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概括,正确处理五伦关系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保证。“天下之事,惟义利而矣。”处理五伦关系,最关键的是正确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儒家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只是君子爱财,必须取之有道,“见得思义”,“义然后取”;对于不符合“义”的谋利行为,“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学记》是一篇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全文一千二百多字,与《大学》相表里。《大学》为里,重在阐述教育之纲要,其着眼点为教育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关系;《学记》为表,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涉及教育的作用、政策、制度、方法等各个领域,首次从理论上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总结。它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它明确了教育的功能:首先是看到教育的社会政治作用。治理一个社会,光靠良好的施政措施,取得的成绩是有限的,而教育的作用则是最广泛和牢靠的。“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通过教育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树立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是后来广义的教育,也就是面向全民的社会教化的宗旨。其次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为喻,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这是后来狭义的教育,也就是开展学校教育和选仕的指导思想。
它订立了教育制度加强学校管理:《学记》以追求古代理想社会制度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影响很大。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个教学进程,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又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而且逐步深化提高;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总之,两种教育派别在历史上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又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两种教育思想的精髓,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审视它们,将二者统一起来。在教育过程中,既不能忽略学生的客体地位,也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认识到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发展和教育的主体,使学生的双重地位统一起来,处理好继承与革新的关系,科学地运用教育规律,使教育更加人性化,推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齐家,《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2]郭根生,《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讲义),2002
[3]宗秋荣,《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研究》,2001
[4]宋剑,《教育面向信息化:教育三个面向的当代命题》,《教育科学》,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