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曲《桃花源》的技法运用与演奏把握研究

2021-04-23蒋诗婷

艺术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古筝曲演奏技法桃花源

摘要:《桃花源》为现代创作的古筝作品,其创作于2014年,2015年首演于古筝演奏家崔晓彤的研究生毕业音乐会。乐曲在创作手法、内容体现、古筝定弦上都有其独特性。文章介绍古筝曲《桃花源》的背景、演奏技法、乐曲中音色与情感的把握,探索古筝曲《桃花源》演奏技法的特点,以及如何把握此乐曲的情感与音色。

关键词:古筝曲;《桃花源》;音色;情感;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4-00-03

1 古筝曲《桃花源》的背景

1.1 作曲家简介

古筝曲《桃花源》作者李博,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美国作曲博士,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及美国密苏里大学[1]。曾获中国文化部第十五届全国音乐作品评选一等奖、德国“保罗·欣德米特作曲家大奖”、日本武满彻国际作曲比赛二等奖、全美青年作曲比賽大奖等。代表作品有交响乐《飞寒》《无脚鸟》《人间》,打击乐协奏曲《祈福》《辉煌》,唢呐协奏曲《醉想》,笙协奏曲《忆雪》,管子协奏曲《余晖下的背影》,笛子协奏曲《月出》《悟空》,二胡协奏曲《旋叶》,古筝协奏曲《桃花源》等。

1.2 创作背景

古筝曲《桃花源》是一首现代筝乐作品,是由著名古筝演奏家崔晓彤于2014年委托作曲家李博创作的一首古筝曲,并在其2015年研究生毕业音乐会上进行了首演。古筝曲《桃花源》以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素材创作而成,作曲家李博在2014年至2015年的创作期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体会“桃花源”的意境与情感,曾到浙江省遂昌县的“躬耕书院”采风,在淳朴的田园风光间感悟桃花源。这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给了作曲家很多灵感,使其寻找到心中理想的“桃花源”[2]。此曲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作品的内涵及立意、创作的动机及手法、音乐表现力上都具有创新性,同时也对古筝传统音调进行了改良,使用了特殊定弦,使乐曲富有奇幻美妙的意境。

2 古筝曲《桃花源》的技法运用

古筝曲《桃花源》全曲可分为慢板、快板、小快板、华彩、慢板再现五个大部分,乐曲中也运用了许多不同的节奏来表现音乐场景,如四四拍、四三拍、四二拍、八五拍、八六拍、八七拍、八八拍等,节奏的不断交替使用,使《桃花源》具有显著的音乐张力与表现力。同时运用了大量六连音左右手弹奏、双手撮音、撮音与点指结合、双手快速点音、长摇等技巧。

2.1 右手演奏技法的运用

2.1.1 摇指的运用

摇指在整首曲子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且大多是长摇,如B段(11~19小节)、C段(65~72小节)、F段(160~166小节)、G段(204~211小节)、J段(261~276小节)。在弹奏这些片段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摇指过弦的速度及准确性。这首乐曲的定弦与传统古筝调式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八度弦距上有所不同。以往古筝的定弦八度都是相距4根琴弦,而此曲中有些八度相距3根琴弦,有些相距5根琴弦,因此在摇指换弦时要注意找准音的位置,并且过弦的速度也要在节拍之内,不能影响整体旋律的速度。在平时的基本功训练中可以有选择性地加入过弦摇指的练习[3]。依次练习两根相邻琴弦过弦、隔一根琴弦过弦、隔两根琴弦过弦、隔三根琴弦过弦、隔四根琴弦过弦、隔五根琴弦过弦。除此之外,由较高音往较低音练习顺畅后,还要练习从较低音过弦至较高音,练习至摇指过弦的速度、音位的准确性都有一定的水平后,再代入乐曲中才能够游刃有余地弹奏。

第二,摇指的耐力。摇指的耐力是古筝基本功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音乐旋律是否连贯的一个标准。在这首乐曲中,大部分摇指的旋律都是舒缓、悦耳的,因此节奏也稍微慢一些,这就更加考验手指的耐力。在耐力训练中,需要注意均匀度、颗粒性、饱满度、音色。均匀度即大指“托劈”指法速度与音色上的均匀,不可长短脚式弹奏,即一长一短、一强一弱。颗粒性是摇指弹奏的清晰度,可以清晰地听到每个音的演奏,毫不含糊。饱满度即摇指的音强表现,在饱满度的训练上,一定要注意大臂、小臂、手腕力量的结合,手部要支撑住摇指的手形,从肩部向下发力,做到自然而扎实。不管是弱音还是强音,都需要力量的控制与爆发。摇指发出的声音是干瘪的还是悦耳的,这与触弦角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大指义甲跟琴弦都是正面接触的,特别是慢速练习摇指时更要注意。摇指有四种练习方法,分别为a.xx xx |xx xx 、b.xx xx |xxxx xx、c.xx xx |xxxx xxxx、d.xxxx xxxx |xxxx xxxx,要由慢渐快跟随节拍器练习。

2.1.2 泛音的运用

乐曲的F段(167演177小节)、K段(289演298小节)使用了大量的泛音技法,表现桃花源奇妙、空灵、静谧之感。注意点如下。

第一,音色。泛音也有强弱之分,因此弹奏时要注意右手手指的力度控制,并且要分好乐句进行强弱处理。同时也要注意手指触弦的角度,一定要正面触碰琴弦,使音色饱满、通透。

第二,泛音准确性。在泛音弹奏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泛不出音或者直接弹奏出琴弦的本音,这都是因为左手指腹没有找对落在琴弦的位置。一般来说,左手指腹应该放在琴弦的二分之一处,弹奏时可以拿马克笔在琴弦上标记,经过多次放弦练习形成习惯。另外,左右手的配合也很关键,左手应早于右手放在琴弦上,右手弹奏完后,再与右手同时起弦。这样的训练不可缺少,多次反复的训练,才能保证乐曲弹奏的准确性。

2.1.3 轮指的运用

E段、H段、J段中出现了右手轮指的弹奏,此时右手轮指的弹奏速度虽然不快,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右手使用打勾抹托的指法,在弹奏托音时,左手把早就按好了的音高下滑至原琴弦的音高,此过程需要连贯通畅。注意点如下。

第一,下滑音的连贯性。右手前三个音为倚音,相对于第四个音,稍微快一些,这时的左手一定要提前把需要下滑的音按好,基本上每一拍都有下滑音,因此更要保证左手按音的音高准确,并且下滑音不可太拖拉也不可太快,须与后一拍的轮指音连贯起来,使听觉上有连绵不断的感觉。同时,右手的轮指一定要注意每个手指弹奏的音准,不可弹错琴弦。

第二,手指力度均匀。轮指的弹奏中很重要的是力度的均匀,在基本功——手独立性的练习中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通常无名指力量偏弱一些,因此无名指需要单独训练,以此保证四个手指的力量均匀且饱满。

第三,手指的控制力。同一根琴弦不间断弹奏时往往容易产生大的杂音,在这几段轮指时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在弹奏这几个部分时,古筝的旋律为突出位置,钢琴轻轻地跟着古筝旋律走,注意触弦速度要快、触弦深度要浅、触弦力度要跟随乐曲的乐句变化调整强弱[4]。

2.2 左手演奏技法的运用

2.2.1 引子部分左手六连音的处理

在引子部分,即A段(1~10小节)中,右手作为主要的旋律音进行单音弹奏,而左手则是作为主旋律音的音程铺垫,起到连接与和声变换的作用。左手在演奏时,注意点如下。

第一,音色。左手弹奏时注意触弦的角度及力度,左手触弦时应速度极快且触弦不可过深,使弹奏的音色清透干净、颗粒性强。因为左手弹奏的位置偏向琴弦中间,弹奏时琴弦震动,触弦出现的杂音更多,因此弹奏此段时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

第二,速度。引子的弹奏速度相对来说更加自由,在六连音弹奏时速度要均匀,不可忽快忽慢。在弹奏曲子初期左手需要单独练习,跟着节拍器唱谱、弹奏,最后再配合右手弹奏,保证整段旋律清晰均匀。

第三,连贯性。引子部分的左手弹奏仿佛溪水流淌的声音,生生不息,六连音旋律变换时要注意音的连贯,同时要根据右手音的强弱调整左手音的力度,做到双手合一。

2.2.2 快速点指与小撮的运用

第一,爆发力。乐曲的C段有大量八六拍的左手快速点指与小撮,在乐句的处理上一定要注意重音的弹奏,弹奏时要运用肩臂腕腰,甚至结合头部的力量发力。要凸显重音的音色,因此在重音发力时身体动作可以大一些,手指的力量在此刻也要完全爆发出来,但爆发的前提是放松,规律为放松—爆发—放松。即爆发弹奏前放松,爆发弹奏后又马上放松。

第二,颗粒性。左手在此处大量弹奏同一个音,但有时也会根据音乐的需要弹奏一些变化音,因此除了要有重音外还要注意音的颗粒性,即让听众准确地听到所弹奏的音,不可模糊弹奏。在这样的弹奏中,手指触弦不可过深,触弦速度较快。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手指训练后才能达到完全准确清晰的程度。特别是连续快速的小撮弹奏,一定要把大指与食指的音色、音强、发力都训练均匀,这样配合下来,右手弹奏才能够更加融洽。

第三,放松度。快速弹奏同一种指法,且时间长、速度快时,很容易出现手腕、小臂、大臂僵硬弹不下去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一要把注意力放在右手主旋律上,区分乐句,把重音凸显出来,而其余伴奏音可根据乐句强弱的情况放轻些弹奏,保持体力。二是要利用手的惯性,不要硬弹。在弹奏这样的音时,可以用一些手腕的惯性力量,将手臂放松,顺着力量弹奏回来。三是要训练手指的肌肉记忆,有时弹奏容易卡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手指机能不足的问题。在弹奏此段时,手部动作应该放小,不可有过大的动作,跟随节拍器由慢渐快练习,直到达到最终要求的速度,还应单独抽出来练习,保证弹奏时准确。这三种弹奏的要求与方法都离不开放松二字,只有适当的放松,下一个音才能更加有力,更加饱满,才能够使手指成为一个“永动机”[5]。

2.2.3 十六分音符与三十二分音符快速弹奏

乐曲中有许多部分运用了左右手十六分音符与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弹奏。左手弹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与右手配合的连贯性。左手相对于右手来说使用较少,在弹奏中很容易出现强度、速度不均匀的情况,因此在弹奏这段时,左手要单独训练,之后再与右手配合,同时要运用节拍器由慢渐快练习,保证足够连贯。

第二,准确性。准确性包含了两个部分,即弹奏的音要准确、节拍准确。弹奏的速度非常快,因此一定要将所有的音练习得足够熟练,在曲谱要求的速度下练到一音不错。另外,也需要弹奏前进行唱谱,多听演奏视频,培养节奏习惯。

第三,音色。左右手的音色要基本一致,不可出现一强一弱的情况,另外也要与钢琴旋律配合,根据段落的需求把握强弱。

3 乐曲演奏中音色与情感的把握

3.1 演奏音色的控制

音色可分为饱满、扎实、均匀、松弛、控制、连贯、颗粒,这就要求弹奏乐曲时要注意发力方法与出现方式,何时使用手腕、大臂、小臂的力量,又如何结合,跟乐曲的乐段划分有很大的关系。在乐曲的引子部分,右手仅有单音弹奏,这时就应该运用手腕带动指尖的力量,使每个音符连贯在一起。在慢板的摇指部分,应该运用小臂的力量,通过扎桩摇与悬腕摇的结合,使摇指有音色的区别,也有强弱的区别。在快板、小快板弹奏中,要带入大臂与肘关节的力量使音色扎实有力。

3.2 演奏中情感的把握

《桃花源》全曲都充满了画面感,如同置身于桃花源中[6]。全曲除了乐段的划分,情感上也可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互对应。《桃花源记》中武陵打鱼人“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不复得路”等邂逅桃源仙境的场面正好对应了乐曲的慢板、快板、小快板、华彩、慢板再现的段落。从引子的弹奏开始,一幅美妙的“桃花源”画卷就向听众徐徐展开,仿佛能够闻到桃花的香气,见到淳朴的村民。在这段弹奏中,一定要注意音色的干净与连贯。慢板处的摇指与钢琴相互配合,和声更加丰富,使听众仿佛置身桃花源中,在流水缓慢的小溪边游走,观赏着路边的风景。快板与小快板激烈而紧张,表现了水流的湍急、场景的变幻莫测、船在水流中左右摇摆、渔人内心紧张的情绪。在这段弹奏中,整体的情绪要激发出来,注意手指的爆发力与颗粒性以及与钢琴的融合。D段落的摇指走向在低音区,表现了水流越来越急、场景越来越变幻莫测的紧张感。

4 结语

古筝曲《桃花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乐曲把桃花源的美妙画面展示出来,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让演奏者与观众产生了一系列联想,同时也讲述了生命的真理:虽然世事无常,但依然要怀着梦想,热爱美好的事物,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压力。对于演奏者而言,想要演奏出感人的音乐,表达出乐曲的内涵,不仅要按照谱面的音符演奏,还要对音乐的内涵、表现力有透彻的理解。因此,希望通过文章对乐曲《桃花源》创作背景、演奏技法、乐曲中音色与情感的把握的梳理与研究,可为演奏者提供乐曲诠释与理解的不同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徐源苓.古筝与钢琴的表演融合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21.

[2] 张雨茗.古筝艺术的社会美研究[D].北京:中国戏曲学院,2021.

[3] 孙艳莹.古筝演奏中肢体语言与气息的运用[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

[4] 鲍子苑.论曹正对古筝指法规范的探索及贡献[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1.

[5] 陈春娥.筝曲《桃花源》的演奏詮释[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1.

[6] 崔晓彤.古筝新作品《桃花源》音乐内涵分析[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6.

作者简介:蒋诗婷(1997—),女,福建龙岩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乐器演奏。

猜你喜欢

古筝曲演奏技法桃花源
走进桃花源
再造“桃花源”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隐匿的桃花源
民族器乐教学中文化内涵探究的途径分析——以古筝曲《行云流水》的分析为例
刍议传统古筝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布洛赫中提琴希伯莱组曲演奏技法剖析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