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视域下的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与载体创新

2021-04-22俞良燕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俞良燕

摘 要 教育部指出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线,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作业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关键能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业。在单元主题意义的牵引下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通过设计“有意思”的作业,在“情境化”作业中提升学习能力;设计“有意趣”的作业,在“悦读型”作业中内化语言习得;设计“有意义”的作业,在“探究性”作业中助推思维发展;设计“有意味”的作业,在“体验式”作业中拓宽文化视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单元整组 作业设计 载体创新

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指出,新课改要突出“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建构[1]。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英语作业作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可以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作业设计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作业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难易程度难以体现学生的差异性;作业缺乏创新性和生活性,致使学生丧失对英语作业的兴趣;等等。因此,枯燥乏味、目标不明的作业形式必须改革,教师应当让作业体现新课标的落实和学业评价制度的完善,关注单元教学整体,关注“主题意义”,从趣味性出发,让学生做有意思、有意义、有意趣、有意味的作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素养提升,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提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将立足教材单元主题,丰富单元作业设计的类型,注重实践,让学生“乐”中求知、“研”中求知,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有意思——聚焦趣味预习的“情境化”作业设计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发展学生的綜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目标[2]。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找到“有意思”的事情,在延续单元主题的情境中预先学习一些关于本单元的背景知识、有关信息等,让学生在作业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1.“预学卡”式调查问卷,增加情境的真实性

核心素养影响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提升语言学习习惯为主要任务,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针对性的预习,将单元主题文本中创设的相关情境前置在作业中,通过设计与教材内容贴近且有趣的、符合孩子年龄特点且对课堂教学内容有帮助的作业,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真实的情境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提升生活化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PEP Book 7 Unit 5 What does he do?这一单元的预习导学中,根据学生在四年级时已有的知识储备,已学了farmer, nurse, doctor, football player, teacher等职业单词,教师在“职业”这一单元主题的学习时,可以预先让学生在家庭或街头随机展开调查,将已有的故事情境真实再现。因此,设计“预学卡”(见图1),将句型真实地运用到生活中,可以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职业单词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在调查实践中得到真实体现,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彰显了英语学科的魅力,类似这样的调查同样可以成为充满活力的探究、交往、对话与语言锤炼的平台。

2.“预学卡”式资料收集,感悟文化的多样性

英语中有句谚语:“Education must be fun.”小学生的作业也是如此,增加其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所学语言进行预习、内化和运用。教师可以通过预学卡,根据单元知识的重组,设置相关的任务,进行与单元主题或某个难点知识链接的资料收集,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获取已有知识经验。

例如在What does he do? 职业这一主题单元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预学卡,让学生通过网络或书籍搜索更多关于职业的信息,很多学生不仅收集到了很多没有学过的职业单词,知道了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职业操守,还知晓了“In the US, we call a policeman a ‘cop”;“In the UK, we call a firefighter a ‘fireman”等。学生在信息搜寻、资料查询、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发现文化的多样性。通过体验和感悟,逐步形成英语思维意识和交际策略。

二、有意趣——提升语言内化的“悦读型”作业设计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是指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3]。在单元主题学习中,教师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听、说、朗读、拓展阅读练习,通过专项的语言练习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任务单”式迁移阅读,改编目标句式

当教育遇上“互联网+”,英语学习的方式就变得更加多样化。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语言模仿能力的发展。在配音、朗读等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口语纯正度得到更好的锻炼。这样的有声作业可以激发学生体会语境,增强语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Daily Report,为学生提供更多与本单元有关的英语小短文、英语故事、英语笑话和绕口令等,在课堂中进行展示。

例如在PEP Book 7 Unit 5 What does he do?单元学习中,学生学完了本单元的There be句型后,可以有适量的拓展阅读(见图2),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语用句型或短文,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获取信息的渠道,以此实现语言的内化。

2.“任务单”式关联阅读,替换目标句式

在每个单元中都会有两课的单词学习课,即“Lets learn”,文本提供的句型只针对其中一个目标词的操练,但这为单词课中所要着重进行学习的句子提供了范本,而学生要在学习了本课单词后,学会正确地替换目标词,进行相同句型的对话操练。想要学生牢固掌握,那么教师可以将这些对话以任务型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巩固完成。例如在职业单词学习时就让学生在已有的句型之上进行练习(见图3)。

三、有意义——助推深度思维的“探究性”作业设计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让学生站在课程的最中央,适度开展“深度学习”“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对符合单元主题内容的话题展开综合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进一步拓展本单元的话题、延伸话题。

1.“便利贴”式导图复述,个性化凸显思维

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将文本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线索。在学生掌握文本主结构的内容知识点之后,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有效支架,通过简单复述文本要点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内化训练,有利于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培养。

例如在PEP Book 7 Unit 5 What does he do?单元拓展中,在设计巩固作业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便利贴,展示本单元的思维导图(见图4),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进行对话的复述和创编,使学生不断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梳理。

学生对做在便利贴上的作业感到新奇,想挑战的欲望也特别强烈。有很多孩子在跟同伴的复述中发展了语言的逻辑思维,会使用课本句型创设对话情境,开展对话。如:A: What does he do?  B:He is a postman. A: Where does he work? B: He works in the post office.  A: How does he go to work? B: He goes to work by car. 类似这样的输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理解和分析。

2.“便利贴”式主题绘编,实践化发展思维

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辅以写作,是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结合。这样的写作拓展促进了学生听、说、写能力的发展及创新思维力的提高;而且能帮助学生从绘本中汲取各种信息、营养,开拓学生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例如在单元主题阅读中,学生学习了本单元的语言和话轮,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了语言运用的技能,促进了学生了解、吸收英文写作的知识和技巧。学生便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備和学习经验,进行语言的有效表达(见图5)。在便利贴上学生可以写上自己家庭成员的职业和相关信息,完成之后还可以在同伴之间进行便利贴的交换,在信息互通、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说、写、绘画、朗读能力等多方面素养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也使得单元文本内容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和巩固。

四、有意味——拓宽文化视野的“体验式”作业设计

文化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源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整组作业设计,应当采用多样的、活跃的作业形式,设计综合型的作业,通过实践、沉浸、对话、互动、参与、体验的形式,帮助学生走进经典,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在中外文化的认知与跨文化沟通中发展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格。

1.“复习本”式站点研学,学思在场

语言学习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要体现单元复习的梯度性。“站点式”学习即学生按照教师所给的提示或要求完成单元学习中某一站点的任务,不同的站点贯穿着大量的听、说、读、写、演等技能的综合训练,要求学生在这些语言技能的研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一个站点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形成一个成果,增加学生实践“语用”的机会,也使得学生用英语沟通、社交、知识综合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

例如在PEP Book 7 Unit 5 What does he do?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时(见图6),学生在站点1这个单词游戏中考验了学生对职业单词本身的观察,而且对位置的记忆也成了这个单词游戏的一大挑战,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到了站点2,结合短文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提升学习能力,进而在站点3进行语言的运用。每一个站点都要求教师提供明确清晰的任务说明,这样才能确保站点学习的顺利进行。

2.“复习本”式联动研读,学法在场

构建英语学习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复习中同样也可以体现其合作性。在英语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对学生的学情调查研究,明确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潜能等情况,并根据学习主题、内容和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小组,小组内的每个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完成分工任务,在教师的从旁引导下,顺利完成一个单元主题的学习。

例如在进行“角色环游”重点知识复习时(见图7),教师以“阅读圈”为载体,让学生轮流体验不同的角色,了解不同角色所承担的不同任务,激发学生通过阅读解决问题的兴趣,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分组、分任务时尽可能以学生擅长的地方为出发点,结合班级情况以及教学实际分工,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展开全员自主阅读与持续默读。首先整体入手,展开全员自主阅读,从而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把握文本主线,加深对语篇内容的理解。

通过“阅读圈”的实行,开展单元内的单词、句型和文本的阅读巩固,提升作业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实现语言的内化,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提升其语言能力,丰富知识积累。

3.“复习本”式圈层研习,学力在场

“圈层式”学习是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组建具备相同学习力层次的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这样更能体现语言复习的竞争性。同一“圈层”的学生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都处于同一个层次,而后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进行挑战,以单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学习和展示,如挑战成功,则可以进入下一圈层继续开展学习。

例如在PEP Book 7 Unit 5 What does he do?这一单元的拓展知识复习中,教师组建学生成立普通圈层(见图8),通过模仿朗读,进行语言仿说、结构仿写,成功晋级之后进入S圈层,再进行职业角色扮演,通过补白揣测、延伸想象、话题追踪,进入A圈层,然后进行角色体验,通过真实的职业体验,一步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进而带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英语单元整组作业设计,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完成作业,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语言能力等关键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真正让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让学生做有意思、有意义、有意趣,甚至有意味的练习。培养学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口去交流,用脑去思索,用心去体会,为学生开拓出一片锻炼能力、施展才智、发展个性的新天地,让作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 吴建新.学科核心素养影响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0(16):87-89.

[2] 于业宏.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J].辽宁教育,2015(05):10-13.

[3] 李杰.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作业优化设计[J].亚太教育,2016(18):51.

[责任编辑:王 颖]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