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物多用”易被忽视的三个问题
2021-04-22郭晓洁
郭晓洁
【摘 要】“一物多用”在幼儿园中广泛开展,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易被忽视的问题。该文从“收集材料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在分享交流过程中冷落幼儿交流欲望”“在收纳过程中偏离一物多用的初衷”三个方面,论述幼儿园“一物多用”易被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一物多用;忽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8-0173-02
【Abstract】 "one thing multi use" is widely carried out in kindergartens ,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at are easy to be ignored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one thing multi-purpose" in kindergarten from three aspects: "there are hidden dangers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materials", "neglecting children's desire for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haring and communicating" and "deviating from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using one thing for multiple purposes"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materials.
【Keywords】Kindergarten; Multi use of one thing; Neglect; Problems
“一物多用”是從同一种材料出发,变化出各种各样的用法、玩法,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创造性,因此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广泛开展。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教师过多执着于指导玩法的多样性,过多注重材料的丰富性,对收集材料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交流分享过程的“半强制性”、收纳过程中的“践行环保”等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些问题看似关系不大,但若不能及时引起关注给予解决,将影响一物多用的教育价值。为此,本文对这三个问题对此进行具体论述。
一、在收集材料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无小事”,在幼儿园更是把这句话落实到方方面面。然而看似安全的表象里,其实潜伏着系列的安全隐患。水管、竹筒、易拉罐等一系列材料中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大量使用,这些低结构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游戏的愿望,适合幼儿一物多用。但在观察中发现这些材料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水管内部无法清洗,水管的边沿锋利,容易刮伤幼儿细嫩的皮肤;易拉罐未能及时清洁,在易拉罐的口部较锋利,有的易拉罐还有生锈的地方。
在美工区,投放的一些树枝,当幼儿摔倒时,容易挫伤幼儿的眼部。还有出于环保和材料多元性的需求,有很多教师会选择废旧材料和器具来制作玩具。但是有的废弃物品上残留着许多细菌,这些物品没有经过消毒处理、玩具的检测,便直接投放。由于幼儿的好奇心强,识别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在反复摆弄这些材料时,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而幼儿时期的孩子身体抵抗能力就较弱,容易引发各类传染病并在幼儿园范围内传播。因此在收集一物多用的材料时,必须注意卫生,排查安全隐患。
例如,纸箱等不易清洁的材料,应该及时在阳光下暴晒。当出现破损时,及时更换。一物多用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但是在活动中,经常看到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创造性,而强迫幼儿进行一物多用。比如,教师投放了一些废旧光盘中在美工活动中,并要求幼儿用这些光盘对花瓶进行装饰。可是,由于幼儿不明白教师的初衷,而且光盘不易粘贴在花瓶上,更重要的是光盘由于被切割过,边缘锋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整个活动缺乏有效性和教育性。
二、在分享交流过程中“半强制性”冷落幼儿交流欲望
材料是让幼儿操作使用的,一物多用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让孩子爱玩,自主操作,自由摆弄,做到“一物多玩”。然而在分享交流一物多玩时,教师往往忽略幼儿的兴趣点,以自身的想法为分享交流的重点。例如,教师提供了轮胎,让孩子进行自由探索。在交流分享玩法的时候,有了以下的互动谈话。教师提问道:“你是怎么玩轮胎的?”一幼儿回答:“滚轮胎。”教师肯定他的玩法。另一幼儿回答:“我也是滚轮胎,边滚边跑。”教师再次肯定。教师再提问:“还有谁发现轮胎的不同玩法?”有的幼儿回答:“我躲在轮胎里,把轮胎当成我的家。”教师不语,接着问道:“你有把轮胎叠成山爬一爬吗?”幼儿摇摇头。教师再问:“你们有把轮胎叠起来跳吗?”幼儿又摇摇头,教师草草结束,说道:“真棒,希望下次小朋友游戏的时候能有更多的玩法。”
从以上的对话可以看出教师在分享交流过程中进行隐性干预,未能让幼儿有话敢说、想说,这也有可能造成幼儿在下次分享玩法时,为了获得教师的肯定与赞扬,揣摩教师的预设答案,也丧失了下次活动的积极愿望。教师不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未能睁大眼睛观察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情形,不了解幼儿的探究过程,就不能梳理出幼儿游戏思考的路径,更无法为幼儿提供支持。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先让幼儿去尝试,教师及时观察记录各种玩法,在幼儿尝试过程中发现材料存在的问题,再加以改进,排除问题。
例如一块简单的布可以生成许多的玩法,如布被当成风,可以用来躲闪跑,玩斗牛士、荡秋千等。但是活动初期,教师若未提供给幼儿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对这块布就并不十分感兴趣,在简单摆弄两下就放一边了。所以教师要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持续的观察,教师每次才能发现幼儿有新的玩法,而且就在交流分享时幼儿的积极表达,作为下一次活动探索的起点,形成了一个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老师的支持下,布类材料为孩子们的创意玩法提供了最大的想象空间。
三、在收納过程中“践行环保”偏离“一物多用”的初衷
一物多用的初衷是通过收集各种废旧材料,践行环保节约的理念,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广泛应用。在教师的呼吁下,孩子和家长经常可以为幼儿园提供许多可“一物多用”的材料,如纸筒、竹筒、罐子、饮料瓶、油桶等。如某幼儿园为了图简便,不少教师就直接网购相关的废旧材料,而忽略了幼儿园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这一点。如:食堂每日产生的牛奶盒、蛋托等,装修时留下的木块、水管,购买电器设备留下的纸箱等。而且在呼吁家长收集时,未能和家长说明材料使用的目的,甚至有的幼儿园以班级评比的方式进行废旧物收集,家长也为了交“作业”,直接去超市购买物品取其包装盒,这种“制造废物”的方式造成了资源浪费。幼儿仅仅是无意识地收集材料,没有获得分类整理的有益经验,也未能体会到以物代物,一物多玩。剖其原因,首先教师忽视了收集材料给幼儿带来的乐趣。
例如教师号召幼儿收集松果,重视的是收集的结果,如数量的多少,而忽视了幼儿与家长共同上山采集的乐趣。其次,未做留心人。不少幼儿或家长不了解一物多用的价值,若能在教室、家庭备有百宝箱,支持幼儿随时随地收集废旧材料,创造性地使用废旧物、自然物,才能达成一物多用初衷。
很多材料由于收集的数量多,没有相应的归类、收纳的地方,于是就被简单地堆积在一起,杂乱无章。若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变成垃圾清理出去,未能发挥一物多用的作用。竹筒、木板等材料由于未经过专业的处理,直接摆放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潮气的影响,很快就发霉,而无法使用。轮胎随意地堆放在户外,雨天时容易积水,造成蚊虫滋生。纸箱、纸板等纸制品若放置于室外,遇雨天很容易变形、变质,失去了其一物多用的初衷。由于缺乏专人管理及幼儿经常使用,收集来的低结构材料容易造成耗损,不少材料如箱子、呼啦圈等容易变形、变质。同样的材料缺乏统一的容器收纳,也是造成材料凌乱的原因。因此要定期检查材料的耗损的情况,及时地整理材料,适时地丢弃已损耗的材料,即“断、舍、离”。
四、结语
简言之,必须爱惜材料、合理收纳,将物品按需按量、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运用贴照片作标签的方式,让幼儿能一目了然,避免寻找材料浪费时间。放置物品应考虑现场空间的大小、材料的特点、搬运程度的难易、幼儿的身高、使用的频率等。置于室外的材料,务必充分考虑天气的变化因素,做到防水、防潮。幼儿园可设立专门的材料区,根据材料的大小、特性制作相应的收纳柜,分门别类地收纳“一物多用”的材料,满足便捷、美观、卫生的需求。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要做个有心人,在一物多用中避免以上三个问题,发掘并充分利用一物多用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沈俊.反思“一物多玩”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学前课程研究,2007(02).
[2]宋奕.浅析一物多用的教育作用[J].读天下,2019(29).
[3]王文娟.幼儿园主题墙创设易被忽略的三个问题[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8).
[4]林小红.易被忽略的几个问题[J].新教师,2013(07).
[5]伍海虹.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一物多用”和“多物一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