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化生”融合先修课程的校本探索

2021-04-22孙栋梁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理化生”融合先修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校本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1-0061-02

【作者简介】孙栋梁,江苏省苏州中学附属苏州湾学校(江苏苏州,215200)校长助理,博士,一级教师。

江苏省苏州中学附属苏州湾学校(简称“苏中附校”)构建基于共生理念的校本特色课程——“理化生”融合先修课,探索出一条既能有效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之路。“理化生”融合课堂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和理科教学方式的特点,将理科相互交叉的知识进行整合,并对相互矛盾的知识进行学科修正,主要利用项目情境化的教学,实现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和学生“自然科学素养”的共同发展。

一、课程主要特色

“理化生”融合先修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学科的融合,具有多元互补、项目情境化、概念厘清化的特色。

首先,多元互补是最显著的课程特色,它是指将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中重复交叉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学科知识进行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生物学科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可以与化学学科中“二氧化碳的检验”相互补充;生物学科的“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与化学学科中“常用化肥的作用”相互补充;物理学科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生物学科的“显微镜使用”相互补充。

其次,项目情境化是融合课程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它是指“理化生”融合课程以真实情境下的社会问题或生活问题为主要素材,知识学习的理论基于教材,知识学习的情境源于社会生活,知识学习的广度会跨多门学科(如化学、物理、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食品科学等领域)。

最后,概念厘清化是融合课程最突出的课程功能,它是指通过融合课程的学习,对多学科知识体系的矛盾点进行甄别和厘清。例如,生物学科中光合作用的产物为“淀粉和氧气”,而在化学学科中光合作用的产物为“葡萄糖和氧气”,化学强调反应的初級产物为葡萄糖,生物强调葡萄糖会聚合成淀粉。不同学科之间由于学科角度不同、学生认知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知识或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融合课程有效地对它们进行了解释、区分、甄别和厘清,帮助学生更为客观、科学地认识自然世界。

二、课程开发步骤

“理化生”融合先修课程的开发步骤如下:(1)对三门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有详细的分析,找到三门学科的“融合点”;(2)根据融合知识确定融合先修课程的基本框架和学段目标,再明确融合教学的单元主题,在每个单元主题下设计适当的知识概念教学和项目情境教学;(3)编写“理化生”融合先修课程的校本教材(表1),注重知识概念教学与项目情境教学的相互补充;(4)完成单元主题的融合课程教学;(5)教师通过课堂评价、项目评价和课程评价“三级评价”完善课程框架和修订校本教材,实现对学科更深的理解。

三、课程内容构建

我们将“理化生”融合先修课程的“融合点”确定为:(1)科学知识和概念的融合。主要包括学科间重叠的学科知识,学科间需要明晰和厘清的学科知识,学科间可以相互辅助学习的学科知识。(2)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融合。例如:三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探究实验的常见方法“控制变量法”等。(3)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合。三门学科都谈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融合课程可以促进学生从能源、物质、生态等多方面去思考环境保护和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课程实施过程

苏中附校的“理化生”融合先修课程是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在校内必修的一门校本课程,每周安排2课时的教学。七年级围绕“科学探究”和“身边的物质”两大板块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探究身边的科学现象。八年级围绕“物体的运动”“从相互作用到发生变化”和“自然科学与社会变化”三大板块教学,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宏观和微观世界,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校本教材根据物理、化学、生物的国家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的融合内容,重视自然科学学科基本观念的形成,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采用课前课后微专题研究与微论文撰写、课堂知识教学和项目情境教学相结合的生动多样的方式,发挥校本教材的育人功能。课堂教学内容以真实情境导入,传授基本的科学概念,采取多样的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来实现自然科学知识的融合学习,目前已开发出20多个项目式学习范例,如“绚丽多彩的物化世界”“如何实现海水晒盐”“溶液里的变色龙”“融雪剂与物质的熔点”等。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弥补了学科学习的碎片化现象,为进一步学习理化生课堂知识做好了铺垫,也让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型。融合课程真正地做到了师生在学习中的“融合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