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散文审美化教学的支点
2021-04-22曹希艳
【摘 要】散文亦称美文,散文教学离不开审美。教学中教师探寻散文审美化教学的有效支点:读形,形于文表,品读语言感受美;赏法,法在描写,鉴赏细节体验美;悟神,神聚意象,身临意境理解美。
【关键词】审美;思维;读形;赏法;悟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1-0010-03
【作者简介】曹希艳,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江苏无锡,214431)教师,高级教师。
散文亦称美文,题材广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是其重要表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散文审美化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审美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散文审美化教学需要有效支点,即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开展审美活动。
一、读其形,形于文表,品读语言感受美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可将语言的“形美”作为有效支点,在品读语言中激起学生的审美感受,主动体验散文描绘的画面,品赏作者的语言艺术,体会散文阅读带来的审美愉悦。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的一个语段为例:
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
我们读其形,就会发现简洁的文字,却富有美感。郁达夫信手拈来,就是一幅“水墨江南”图:“洒”“加”“添”“点”等动词的运用,如工笔细描,信手涂鸦;“粉”“白雨”“墨”等名词的选择如构图敷彩,铺陈渲染,“烟雨江南”这幅画面的背景隐约可见,而“乌篷”“茅屋”和“酒客”的完美组合,动态美可见,静态美自然。不仅如此,文本中量词的运用同样匠心独具:“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一圈”修饰巧妙,那种朦胧、清寒的月晕画面如在眼前。可是,明明是“一点”色彩,郁达夫为何偏用“一味”来形容?
师生经过品读和探讨,发现虽然“一味”与中药相关,与色彩毫无关联,但在此处属于词语的“借用”,或者是常说的“通感”。作者用“红黄”这种色彩来描绘江南的月晕,同时用“一味”来修饰,实际上蕴含了无穷韵味。“一味”看似无味,实则有味,甚至意味深长。
散文语言有时还会让人产生听觉的愉悦。例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读起来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富有变化,音韵和谐动听。有一段: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语气较为舒缓延绵,蕴含作者无尽的感伤和思念;看上去,句子呈现出骈散结合的结构,有整齐划一的格式;读起来,节奏张弛有致,一气呵成,既有一种语流的顿挫感,又有一种和谐的韵律美。
二、赏其法,法在描写,鉴赏细节体验美
如果说语言美是散文的表征,那么情感美则是其内核。要想感受散文的情感美,则需赏其法,在细节描写中体验美。
以史铁生的散文为例。史铁生往往借助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细节,来抒发最真挚最深沉的情感,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中的《我与地坛》: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仍”“原地”“还是”“姿势”,看似平凡的生活细节,史铁生却描绘出一个孤苦守望的母亲形象:牵挂和焦虑已经成为母亲情感的“惯性动作”,“竟”表明完全出乎意料,形象传递出当时震惊的心情,含辛茹苦的母亲多年如一日的守候,自己现在才刚刚发现!“一时”可见母亲还没有回过神来,还完全沉浸在儿子出门后的担心和牵挂中!
其实,在史铁生笔下,母性并不仅仅是母亲固化的标签。如《合欢树》:
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把她气得够呛……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请看笔者执教此处的教学片段。
师:你怎么看此时的“母亲”?
生:正常情况下,儿子作文比赛第一,母亲的本能反应是高兴得要命“儿子太棒了!”可是,此时的母亲急着说她自己,还和儿子比能耐呢,“我的作文还要好!”这不太符合常规。
师:不能把母亲标签化,她的一举一动就一定要符合母亲身份的言行吗?我们换个视角?
生:“我把她气得够呛”,表明她很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这是一个年轻女子才有的特征,这里不太像妈妈。
生:她正在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能看出她爱美并追求美,这是女人天性。
生:初中学过《秋天的怀念》,知道母亲喜欢养花,可是自从作者双腿瘫痪后,她侍弄的花全死了。
师:是的,这才是正常反应,母亲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此处细节鉴赏,学生感悟到母亲那颗“中年少女”之心:爱美,要强,真性情。
再回到《我与地坛》,我们发现天性爱美的、急着说话的母亲此时却不说了:“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无言”并不是没有言,而是不会言、不能言,无言里有千言!此处细节虽然无声,却极具审美张力,让我们心生波澜,暗潮涌动。母亲那欲助无力的无奈,那担惊受怕的焦虑以及那身心俱疲、备受煎熬的真情实感尽在无言中!
教学中师生以那些看上去有些“散”的细节为支点,拼凑起母亲完整的、生动的、富有个性的生命轨迹,在细节鉴赏中体悟散文的審美张力。一方面,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动人,体会到人性的光辉与多彩,女性爱美求美的天性愈发让母亲温润与丰盈,年轻女人要强的本能平添了情趣和韵味;另一方面,我们仿佛能触摸到作者那颗追悔、自责、挣扎和救赎的心灵。我们在身心的强烈震荡中不自觉地提升审美的境界:母亲的变化,无形中增添了生命的质感与厚重,她在困境中的坚守让我们感受到慈爱和善良等中华美德,她的“无言”烛照出母亲群像在民族灵魂深处的典型特征。
三、悟其神,神聚意象,身临其境理解美
散文的美,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折射,更是作者主体灵肉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交融。崇尚和谐、追求神韵、意境高远,一直是散文家的美学追求。我们欲悟其神,必聚意象,需要身临其境理解美。
請看笔者执教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故都的秋》教学片段。
屏显: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师:秋天里,看到灰土上留下丝丝缕缕的丝纹,你觉得“这故都的秋味”如何?
生:叶落了,清扫过,细纹清晰可见,这是秋天的典型景象。
生:空旷、冷清,细纹才越发明显,我的心好像被触动了一下。
生:作者移情于物,只有清闲、落寞的人才会观察得这么仔细。
生:扫帚留下的丝纹,好像画在地上一样,有一股秋天特有的意味。
“丝纹”一词传神,韵味顿出。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重温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审美体验,而且丰盈了“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这一独特的审美意象,更难得的是,叶落知秋,秋叶不存,唯有感伤,那些“清”“静”和 “悲凉”都通过这丝丝缕缕的细纹传至心间。眼前的景物少了,秋天的景象却丝毫不减,这何尝不是一种留白的艺术?定格后的意象产生了无穷的审美张力,秋天的意境渐渐浓厚起来。
定格“丝纹”这一意象,师生受到了秋天清静悲凉意境的激发,自然想到了北国之秋那静谧高远的景象,在这景象映照下又会强烈感受到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那股浓浓的秋意。“丝纹”和秋意,宛如一花两朵的并蒂莲,“意”“境”并生,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此时,故都的秋已经化为作者生命的一部分。那一个个特定的审美意象,富有无穷的审美韵味,引领读者走进那如诗如画的意境,诗意地栖居在文字建构的精神家园里。
散文教学与审美感知如影随形,相伴共生: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它对审美主体的身心产生强烈震荡,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1]教师要根据文章的特质,架构起散文教学的审美支点,引领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挖掘内心对美的渴望,让学生永远葆有内心的纯真,时时汲取向上的力量,在成长过程中滋养出善良的品性与美丽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叶继奋.文学课堂审美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