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探究

2021-04-22张勇

成才之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文化氛围班级活动班级文化

张勇

摘 要: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丰富班级活动、注重家校联手等方面探讨新课标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对班主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班级活动;文化氛围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0-0020-02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其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班级学生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共同奋斗。对于班主任来说,班级文化建设尤其重要,因为班级文化不仅是学生学习风气和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影响,让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班级学生能够如同家人一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同时,良好的班级文化也能激励学生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班级活动,并在活动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下面从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丰富班级活动、注重家校联手等方面,探讨新课标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不能只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师生共同联手,才能制定出一套比较合理的班级文化建设制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例如,笔者一开始想要创建班级文化的时候,会先查阅一些资料,参考别的班级的一些比较成功的班级文化范例,但不会照搬照抄里面的班级规则,而是根据自己对班级学生的了解来制定相应规则。等到班级文化的大致方向确定了之后,笔者会以班会的形式跟学生进行探讨。比如,笔者会将班级文化的大致方向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并提出改进意见。当学生提出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时,笔者会按照学生的意见去改正,若学生的意见不合理时,笔者也不会打断学生的发言,而是在认真听完学生的想法后委婉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这样不会打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有再接再厉的勇气。

构建班级文化永远不能是班主任自己一个人需要忙碌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对于班主任来说,若是强迫学生去执行别人已经制定好的规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若是让学生自己参与规则的制定,学生就比较乐意去遵守。

二、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奖惩制度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奖惩制度也算是一种约束,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是班级文化建设能够进行下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保障。在制定奖惩制度的时候,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笔者有时候会从学生学过的一些文章入手。比如,《一分钟》这篇课文讲的是主人公晚起一分钟,导致迟到半個小时的故事。讲完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告诉学生,迟到是不允许发生的事情,因为迟到不仅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有时还会浪费别人的学习时间。另外,笔者也会让学生知道奖惩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有的学生迟到是因为生病了,这种情况是可以原谅的。

奖惩制度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当学生取得较大的进步的时候,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而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适当的惩罚可以让学生明白犯错的后果,避免同样的错误犯很多次。

三、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

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体现在精神面貌上,还体现在外在的环境上。青少年学生还不是很成熟,环境对其心智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促进作用。例如,班级环境卫生问题是学生每天都要面对的比较大的问题,所以在遇到环境卫生问题的时候,笔者会先问学生“一个干净明亮的教室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一个很脏到处是垃圾的教室又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两个问题的对比,能让学生意识到班级环境卫生问题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地去保持一个良好的班级卫生。另外,笔者也会鼓励学生对教室环境进行美化,并拿出一个单独的墙面,让学生分享班级好人好事或者是生活中的小故事。这对学生是一种鼓励,对良好班级文化的建设也有积极的影响。

班主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让学生获得成长的乐趣。在让学生进行班级环境创设的时候,班主任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主题,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丰富班级活动

以往的教学模式比较刻板且单一,难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了解。知识的来源是多样化的,班主任若是想要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就可以组织丰富的班级活动,让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加多样化。例如,以往开班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笔者在说,学生只是一味地在下面听笔者讲述。这种班会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很难参与进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笔者选择让学生自己去策划和主持班会。比如,教学《坐井观天》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从文章的立意出发,策划一个关于“怎样看待问题,以及怎样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另外,为了改变之前枯燥的学习方式,笔者也会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组织学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维护校园的卫生或者是去敬老院关爱老人。在活动过程中渗透班级文化,能让学生对班级文化的内涵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帮助学生在行动中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充分地认识自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了解社会和人生百态,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

五、注重家校联手

家长的文化教育理念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模仿家长的做事风格和思维方式。若是家长的文化教育理念与班级文化建设不相符,对学生来说就很难有一个良好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例如,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精神风貌是班级文化建设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因此,笔者经常提醒学生保持乐观的情绪,不能被负面情绪所影响。但学生若是在家里的时候一直处于一种消极状态的话,就很难有较大的进步。所以,笔者会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真实情况,并与家长联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家长参与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还可以更加了解班主任的工作。同时,家长可以将拥有的文化资源运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完善班级文化建设。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其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该积极承担班级文化建设的重任,要通过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丰富班级活动,注重家校联手,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细则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情况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班级文化能够始终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另外,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佟妍,杨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凝聚和谐奋进力量[J].中国德育,2020(02).

[2]叶柳.论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策略与原则[J].教学与管理,2019(12).

[3]丁秀荣.中华传统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根基——班级文化建设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9(02).

[4]靳亚梦,田夏彪.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须回归生命[J].教学与管理,2016(32).

[5]张艳芬.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03).

[6]余忠淑.小学班级人本管理中和谐班级文化的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3).

猜你喜欢

文化氛围班级活动班级文化
文化经济思维下的艺术理念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