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融合教学初探

2021-04-22胡斌

关键词:学科融合史记

胡斌

摘要:学科融合的教学层见叠出,不同学科如何依托一个文本、在一节课中实现融合?从《楚汉相争:利与势的较量》学科融合课生发思考:学科融合教学要在整合中生成新的主题;以共同目标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融合过程中,强调思维冲突,保留各自学科的痕迹,做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关键词:学科融合;楚汉相争;《史记》

近年来,学科融合的教学层见叠出,如历史教师与体育教师“共商武德”、语文教师与艺术教师共赏《诗经》之美、地理教师与生物教师共同研究地域发展等。前些时候,笔者接到一个任务——以《史记》中“楚汉相争”的内容为切入点,和语文老师一起上一节《楚汉相争:利与势的较量》学科融合课。这是一节全市公开课,时长90分钟。虽说“文史不分家”,但在日常的教学中,随着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语文教学和历史教学几乎完全隔离,教师之间也缺乏真正深入的交流。怎样依托一个文本、在一节课中实现两个学科的融合呢?

一、主题引领,整合为先

学科融合以学科为依托,以整合见解、构建更全面的认识为目的。因此,学科融合首先要确定融合点并以之为主题,筛选能为其服务的有价值的学科知识,并对这些知识有效整合,使之形成教学合力。

楚汉相争从公元前206年开始,到公元前202年结束,只有短短4年的时间。对这段历史的评价,后人各执一词,对“刘邦和项羽谁才是真正的英雄”的讨论也从未停止。司马迁《史记》中尽显项羽的英雄形象,反衬刘邦是一个注重功利、讲求实际的“布衣君王”;晋朝人阮籍说刘邦“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毛主席认为“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英国史学家约瑟·汤因比指出,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刘邦、项羽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的崛起和没落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代价?怎样全面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相关历史记载?

基于上述疑问,本课的设计思路如下:立足《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两篇文章,以“楚汉相争中的英雄”为主题,整合相关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英雄、诉说英雄、评价英雄,最终聆听“英雄余响”,探寻这段历史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价值。

学科融合不是生硬地把不同学科拼凑在一起,而是面对问题、困惑时自然的选择。因此,学科融合要超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关注对复杂问题的全面认识与解决;要有明确的、整合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模式,鼓励创新与创造;要从情境中提炼出更多的跨学科研究的视角,进而整合生成新的主题。《史记》是文史结合的典范,在文本里,我们看到了鲜明的人物性格,同时也生成了对历史人物的理性认识。基于上述主题整合文本,既要走进文本,观察人物、体会其内心活动,又要还原历史现场,探究历史根源,探讨历史语境,最终对主题形成更为立体、深刻的思想认识。

二、目标导向,素养为本

每一课的教学,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学的每个环节以及每个板块的处理都要指向目标。学科融合教学也不例外,有了目标,相关教学活动的逻辑才能清晰。除此之外,学科融合还要走出知识本位的樊篱,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谈英雄、论英雄,全面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所有教学内容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语文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脉络,分析描写方法,体会英雄性格,激发审美想象,感受英雄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学生在谈论英雄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表达,培养了其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核心素养。

而历史教师则应从历史学科的本质属性出发——求真、务实,带领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在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解读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刘邦和项羽都是真正的英雄,刘邦的“英雄”气概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为此,笔者选取了《史记》中的两段材料:一段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说项羽“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损坏),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而刘邦则“饶人爵邑、与士同利”;另一段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说项羽“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也”。借助史料支撑,学生理解:项羽垄断权力、处处防范;而刘邦虽有私心、不拘小节,但能够洞察当时士人建功立业、封侯成王的心态,以利与人,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笼络人心、把握战争的走向、最终赢得胜利,以此标准来看,他理应成为时代的英雄。

学科融合要关注知识的应用,强调探索的过程,也要在自然地交融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冲突带动,思维为要

学科融合不是简单地跨学科教学,而应做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其实,除了学科交融以外,展示各自学科的价值、体现思维的冲突也是一种融合的方式。

《史记》记载:一田夫故意指错道路,引项羽迷道“阴陵”。备课时,语文教师分析,这是司马迁故意“安排”的人物,意在说明项羽政策失于民心,导致自己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笔者表示反对,《史记》虽然有记述传说、故事,但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尊重事实、查明真相是其基本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把这一冲突如实地展现,给学生提供自主判断的空间,力求培育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避免学生走入思维简陋化的误区。

另外,本节课还有一个环节。语文教师和学生一同梳理文本中不同人物的观点,如项羽认为是“天亡我”;群臣认为刘邦“以利会”,项羽是“妇人之仁”。学生普遍认可刘邦对自己的评价,即“能用人”。笔者借助文本,提醒学生刘邦“用人说”产生的语境和时机——“帝置酒洛阳南宫”——这是刘邦称帝后一场酬谢群臣的酒宴。当时刘邦心里得意、地位崇高,难免有自夸成分;再回到文本,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张良、韩信、陈平、彭越等人以往都投靠过项羽,但最终都弃他而去,个中缘由难道只是刘邦会用人?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太史公曰”发现,司马迁认为项羽失于仁义,“天亡论”只是他的借口。事实上,历史的发展有偶然、也有必然,把楚汉之争放在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大历史中,使可以看到,这一斗争其实是贵族和士人两大集团的较量,而士人地位上升,社会阶层流动是总体的发展趋势,楚汉之争的结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

借助差异与冲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是让他们向现有观点和思想发起挑战,还要指导他们揭示各种思想、观点背后的逻辑,找到其中的支撑,并理解观点的出发点,最终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判断。

如今,知识的边界不断被突破,单一的学科知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会显得捉襟见肘。教师要自觉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有机融合和调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积极探索学科融合的多重样态。

參考文献:

[1] 李佩宁.什么是真正的跨学科整合——从几个案例说起[J].人民教育,2017(11).

[2] 李开元.楚亡:从项羽到韩信[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3] 赵军,陆启威.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16(31).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