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规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中药发明专利组方分析
2021-04-22李瑶,莫霞
李 瑶,莫 霞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药学部,广东 广州,510000)
自2019年12月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至今已有一年。截至 2020年12月24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超7 600万例,累计死亡超160万例。中医药作为中国医学瑰宝,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中医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本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中药专利组方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其用药规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专利数据来源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中,以“新冠肺炎”“新冠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和“中药”为主题进行检索,采用国际专利分类号A61K35以及A61K36进行检索范围限定,检索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剔除含有化学药、生物制品等非中药的药物组合物,剔除以中药提取物为原料的药物组合物。采用《中药学》 和《中药大辞典》(第2版)以及《中国药典》规定的中药正名和分类原则,对中药所属分类类别进行统计分析。
1.2 数据分析
频数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对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以中药在专利组合物中出现频率的基础上,获得高频使用中药。网络图分析: 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专利组合物中前18种高频中药进行关联网络分析,以找出高频中药之间的关联性。关联分析: 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中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专利组合物中筛选出的高频率中药进行关联度分析,设置支持度≥5%、置信度≥50%及前项数≤3。
2 结 果
2.1 频数结果
经检索,共获得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相关专利158件,剔除含有化学药、生物制品以及中药提取物为原料等专利后,剩余46件中药组合物专利,涉及中药124味,中药使用的总频次为552次。使用频次超过10的中药有18味,依次是甘草、金银花、连翘、藿香、苦杏仁、黄芩、茯苓、柴胡、桔梗、白术、半夏、陈皮、黄芪、麻黄、石膏、苍术、炙甘草、防风,见图1。
图1 高频中药频次排列图
高频中药所属中药类别情况见表1; 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专利组方3项关联规则结果见表2; 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专利组方2项关联规则结果见表3; 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专利组方关联网络见图2。
表1 高频中药所属类别表
表2 高频中药3项关联规则表
表3 高频中药2项关联规则表
3 讨 论
不同研究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因病机认识不同,有人认为病机在于寒湿(疫)夹毒,而有人认为湿毒是核心病机[3]。刘铁钢等[4]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命名为疫病、瘟疫,因为能够反映湿性病证贯穿始终、瘀毒阻滞的疾病特点,故可根据病证和病机特点命名为“湿毒疫”; 而陈瑞等[5]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于本年度武汉气候异常,恰在冬春交替之际,逢武汉阴雨连绵,非其时而有其气,人群普遍易感,疫疠秽浊之邪乘机而入,发为本病。其在疾病治疗中认为中医药越早介入,效果越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促进机体的恢复。
图2 高频中药关联网络图
中药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与中医药相结合的体现。莫霞等[6]从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冠状病毒相关中药专利的申请量趋势、法律状态等方面对冠状病毒相关中药专利进行了概述分析,而本研究重点在于具体中药组方的用药规律。本研究分析发现,甘草、金银花、连翘、藿香、苦杏仁、黄芩、茯苓、柴胡、桔梗、白术、半夏、陈皮、黄芪、麻黄、石膏、苍术、炙甘草、防风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组方专利中最为常用的药物[7]。本研究发现使用频次超过10次的中药有18味,其所属中药类别分别为清热、解表、补气、止咳化痰平喘、化湿、利水渗湿、理气等。金银花、连翘、桔梗在3项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最高(32.6%),表明这3种中药在中药专利组方中的使用最为常见。连翘清热解毒,善清上,善于走上焦以泻心火; 金银花气味芳香,既能清热,又能解血分之毒; 桔梗辛散苦泄,宣开肺气,祛痰,3者配伍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祛痰宣肺。此外,桔梗、防风、甘草等药味也频繁用于同一组方中。
在2项关联规则中,金银花与连翘支持度最高(45.1%),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药对,该组合是以2种清热解毒药配合使用,增强驱邪功效。连翘与桔梗、广藿香与陈皮、石膏与苦杏仁、黄芩与半夏、柴胡与半夏也是常用的高频联用药对。连翘清热解毒,配伍桔梗清热祛痰; 广藿香化湿解暑、辟秽止呕,陈皮功善理气健脾、化湿止呕,合用可芳香理气,和中止呕; 苦杏仁止咳平喘,配石膏以清泄肺热,宣肺平喘; 黄芩苦寒清热,半夏辛散降逆,合用为一寒一温,苦降辛开。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专利组方所针对的病机也大致符合“湿毒疫”。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相关专利的申请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辨别味之苦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