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1-04-22河北平山中学付春梅

天津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组长师傅代表

■河北平山中学 付春梅

一、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学习小组既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要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效果,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协作中开展合作与交流,教会学生学会竞争中的合作,合作中的共赢。

(一)学习小组的划分

学习小组的划分遵循“组间平衡,组内师徒平衡”的原则。

1.组间平衡:班内68名同学,按照月考成绩名次6 人一组,总名次和均为201 名,剩余两名同学与老师结组,这样就把全班同学引入到了由平衡到不平衡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公平竞争的机制中来。

2.组内师徒平衡:为了更加精准地做好“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小组之内实施了“青蓝师徒工程”,将组内均分为三个小组,名次和均为67 名,摘录如表1所示。

(二)学习小组的实施

每个学习小组以组长姓名命名,以便强化组长的责任意识,以及产生“品牌效应”,小组内师傅负责徒弟的学习释疑与各项监督,比如课堂各项检查、作业检查等。小组内组长对师傅负责,班级内两名地理课代表分别对12 名小组长负责,各自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竞争对手,且在教室墙上进行公布督促,激励学生时刻鞭策自己,这样环环相扣,人人有责,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地理学习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又锻炼了学生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

表1

表2 河北平山中学高效课堂评价表

(三)学习小组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1.教师层面:及时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合理的评价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根据月考成绩以及平时量化细则,课代表对小组长,小组长对师傅,师傅对徒弟及时进行各项考核,并在一定周期内对课代表、小组长、师傅等进行量化评价,对优秀课代表、小组长、师傅颁发奖状进行表扬,在学期末地理课程评价中以此为依据。通过赏识、激励、惩罚等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品质。

2.学校层面:我校对小组合作纳入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中,现摘录如表2所示。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我校地理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现以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一节的小组活动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对高-高-低、高-低-高、低-低-抵三种模式进行合作学习,并由各小组派代表交流与展示成果,教师再次组织没有参加展示的小组,以中国为例进行展示,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和评价,然后由课代表进行量化。在这个环节,允许学生得出不同的答案,甚至是错误的结论。通过师生的再讨论,纠错中形成正确的结论。

三、小组合作模式反思

从目前课堂的实施效果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效显著,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明显增强,学生的合作效率与团队意识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大幅度提高。当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行中也暴露了好多问题:如小组学习活动多局限在小组内,小组间缺乏有效合作;有的小组长包办所有学习任务,成员没有成长;课堂评价标准相对单一,不能反映合作中的个体差异等。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新型的学习模式,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实现教师由演员到幕后策划的转变,虽说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只要我们大胆尝试,适时改进,相信合作之花终会遍地开放的。

猜你喜欢

小组长师傅代表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分餐小组长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