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新疆中职班“混班混宿”班主任知识与能力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21-04-22杜伟徐玮
杜 伟 徐 玮
(1.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深圳 518107;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深圳 518172)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让内地民族班学生与本地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意识,2016年秋季广东省开始在全省推进内地民族班“双混”管理模式,并在近四年的实践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由于来自千里之外新疆籍学生民族习俗、生活习惯、语言沟通等原因,再加上中职生文化水平较低,组织纪律较差等客观事实,这给“内职班”的“双混”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诸多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如部分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感恩意识薄弱、内心享有“特权性”、对本民族文化过于自信不愿意与其他民族学生交往等,进而导致出现“形混而魂不混”的尴尬现状。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是学生思想问题的解惑者、心理健康的护航者、学习生活的指导者、教书管理的执行者[1]。“内职班”“双混”特殊管理模式要求班主任应有相适应的知识与能力在班级的教育管理、学生的成长、成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推动“内职班”“双混”班主任知识与管理能力的提升,本文以研究“内职班”“双混”管理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为导向,以广东省各“内职班”学校教师交流为前提,以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内职班”班主任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助力“内职班”“双混”模式健康发展。
一、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内地新疆中职班办学状况
深圳市第二第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深圳二职)是首批内地新疆中职班承办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等方面位于同类学校前列。2016年开始实施内地新疆中职班“双混”工作,它是同类学校“双混”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学校。该校现有内职生411人,混班混宿学生共计1 260人。
深圳二职在精神上关爱学生的同时,内职班教师团队还践行敢为人先的深圳精神,从制度上入手探索形成了“四抓、四保、五航、五化”的内地新疆中职班办学新模式。这种办学实践被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称为内地新疆中职班“四四五五”办学模式。在这样的办学模式下,深圳二职的内地新疆中职班一举创下了五项纪录:办班规模最大、学生流失率最低、高职高考上线率居全国之首、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最多、安全维稳零事故,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部门、广东省教育部门、深圳市教育部门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称为“维稳大局好、后勤保障好、德育实效好、教学质量好”的“四好内地新疆中职班”。
二、重点问题调查分析
此次调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648份,回收率为81%。相关重要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生自身对“混班混宿”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内职班”“双混”管理模式为民族学生与本地优秀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供了重要平台。这样的管理模式能让不同民族学生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深圳二职在实施“混班混宿”管理初期遇到诸如本地生家长找学校、打电话给班主任表示反对;本地生与新疆籍学生因为生活、学习问题不断发生矛盾,班级“小团伙”现象严重;新疆籍学生内部矛盾,打架事件总有发生等问题。学校通过家长会、给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知识教育、班主任采用形式多样的班会教育等手段,逐步推进“双混”,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反思。在“你对不同民族学生‘双混’模式是否赞成?”一题中,调查结果不赞成“双混”的学生的比例为26%,这其中83.7%的学生为“汉族学生”。这说明本地汉族学生对来自千里之外求学的民族学生并不爱戴。这可能与平时我们缺乏对民族学生纪律意识、卫生、行事直来直去等性格引导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办班学校,要抓住民族团结教育这条主线,不能中断,并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手段,使教育效果最大限度地显现。如果不能使在同一个班级不同民族学生相互认可,“双混”只能是外在形式,根本无法达到其管理的目标。
(二)“混班混宿”对促进汉族学生学习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被调查中87.4%的学生认为对自身学习有所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采用“双混”让民族学生与内地优秀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管理模式的初衷。然而,还有13.6%的学生认为其对自身学习没有帮助。这其中,汉族学生占据的比例为88.5%。这不能不让我们进行反思,“双混”班级中的汉族学生真的都那么优秀吗?答案肯定不是。这也许是日常班级管理欠缺发现、发掘、树立少数民族学习优秀学生代表或是在班级过度强调汉族学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等缘故致使有这样的调查结果。
(三)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商榷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核心人物,对于班集体的发展走向起着关键性作用。学生对于班主任的认可程度可以反映出其班级管理的水平。学生对班主任认可度高的班级班风肯定差不到哪里去,相反班风也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从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是否赞同的数据分析得出,有24.5%的学生不赞成目前班级的管理方式。虽然比例不算太高,但对班级核心人物的评价客观反映出目前“双混”班级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在学生心中还有提高的空间。我在赴疆学习过程中,就此问题与许多“内职班”办班学校班主任或是教师聊天,谈及管理方面的事宜,听到的很多回答都是“与正常班级管理差不多”。这也是班主任缺乏研究现状问题的显现。我们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对此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系统研究“双混”管理理论与方式,有针对性地建设提高班主任知识与能力的体系。
三、内地新疆中职班“混班混宿”班主任知识与能力体系探究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担负着教育育人的重要责任。这个责任面对不同民族学生“双混”的管理模式显得更加重要。如何处理好“双混”班级各少数民族学生同步发展,普及与特殊,普遍与重点等问题,关系到内地新疆民族班设置的初衷目标能否转换成现实。“双混”管理模式愿望能否达成,班主任的知识与能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图1 “内职班”“混班混宿”班主任知识与能力体系构建图
(一)掌握党和国家民族与宗教政策
“内职班”“双混”班主任应掌握党和国家有关的民族与宗教政策,让自己的工作富有预见性、富有方向性,让自己的工作更得法,有效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向校园渗透等恶劣事件发生。例如,努力建立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原则,我们可以让班主任在班级干部选用中大胆启用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班级干部。又如,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都应该是平等的。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那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就要有更多的思考,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去综合考量解决诸如公平对待不同民族的每一名学生、加强班集体凝聚力的方式方法探究等一系列问题。再如,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那么,班主任在工作中就要努力践行“管理上求异,教育上求同、和而不同”的班级管理理念。
(二)掌握民族习俗与文化
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理论学习与展示有助于提升各少数民族学生对其他民族的认知,减少感性色彩[2]。“双混”班级学生显现出两种状态:少数民族学生所在地区由于经济和地理位置的关系长期缺少与外界交流,导致自身民族意识强烈,不愿意与其他民族学生交流;本地学生由于相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普遍生活条件优越,加上不了解少数民族习俗与文化,两者相处中就会出现本地生嫌弃民族学生,民族学生自尊心强,敏感多疑,“抱团”现象严重。因此,班主任应掌握少数民族习俗与文化,如学生卫生意识较差、缺乏礼貌意识、控制情绪较差等,努力做到普通教育与重点教育、普通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在尊重少数民族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去引导,教育管理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做好本地生了解民族学生习俗与文化,做好管理铺垫工作,以便教育效果更加直接有效。
(三)掌握民族地区新动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边疆问题,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僵”的重要战略思想,深刻阐述了边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这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3]。由于各层领导的高度重视,新疆地区必会进行较大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新政策实施。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到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疆地区形势动态,增强针对性教育,如目前在新疆地区各院校开展的“发生亮剑活动”,我们要有所掌握,并加强教育,努力争取与疆内教育保持一致,做到能管、敢管和会管。
(四)掌握民族团结与实践知识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较高,对异主流文化的适应难度较大[4]。虽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信仰宗教的较少,但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和伊斯兰教文化的长期熏陶,现实研究与此论断完全相符。民族团结工作是“双混”班主任必须做好的工作。能否在班集体中做好此工作,小涉及到班级集体良好文化的形成,大到未来新疆经济建设与长治久安,因为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新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民族团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这是我们“内职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掌握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象征,和文化认同息息相关[5]。由于相关政策的原因,“内职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是来自经济较差、偏远的南疆地区,这些学生中有较多的学生不能用国语进行正常交流。作为“内职班”“混班混宿”的班主任,其如果能够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并与学生进行简单交流,这对拉近与新疆民族学生的情感距离有很大帮助。另外,班主任也可以在晚自习、班会等闲余时间,在班级里教授汉族学生一些简单的少数民族语言,让少数民族感受家的温暖。这对班级不同民族学生的融合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并不是很乐观。担任“内职班”“混班混宿”班主任几年后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听写能力几乎为零的教师大有人在。在赴新疆学习期间,我与其他汉族教师沟通了相关的语言问题,有位教师给我的答复是“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是在我们内地上学,我们不需要明白或者会他们的语言”!希望各办班学校对此问题给予一定重视,学校可以利用内派教师的资源给“双混”班主任教授一些简单常用的少数民族语言。
(六)掌握当好一名父母的角色
“父母教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教育是孩子子宫温床的延续”,这些语句无不说明父母教育对孩子的重要作用。高中学生本就处于“青春期”阶段,再加上内职生来到内地远离家乡生活的不适,这使“双混”班主任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当一名好父母的角色。如何在学生面前进行严师和慈母或慈父的角色转换,这对班级同学是否团结、个人生活是否健康、能否顺利度过“青春期”、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至关重要。这要求作为内职生“双混”的班主任具备掌握做好父母的角色要领,像关爱自己孩子一样关心学生,帮助他们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
四、总结
“内职班”“双混”在原本中职学校学生难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色彩”,这无疑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班级管理工作者的班主任来说,掌握哪些知识与能力去化解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由于风俗习惯带来相处融合的难点问题和弱化民族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初步构建了“内职班”“混班混宿”班主任掌握的知识与能力体系。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完善,但坚信研究化解问题的过程就是完善“内职班”“混班混宿”科学化管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