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历史阶段特征在二轮复习中的运用
——以2020 年全国卷Ⅰ为例
2021-04-22江西
江西
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现行教材以专题史为体例进行编写,导致历史的整体性被割裂,二轮复习中对阶段特征的复习正是弥补一轮复习不足的重要方式,做好阶段特征的复习,有利于学生整体地把握历史事物,更好地理解教材。高考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历史素养可以通过对阶段特征的考查充分体现出来。如果学生能较好地把握各阶段的历史特征,便能把教材内容进行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笔者试以2020 年全国卷Ⅰ为例,探讨试题和历史阶段特征之间的联系,为二轮复习提供可参考的复习策略。
一、再现阶段特征助力解题
例1.(2020·全国卷Ⅰ·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D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本题为典型的阶段特征再现题,学生如果能准确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便可轻松得出答案。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典型试题,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总结、概括阶段特征,实现阶段特征的再现。
表1
通过阶段特征的再现,学生可在脑海中形成历史情境——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方面出现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的趋势,由此便可得出答案。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细化阶段特征,对历史的细目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形成知识清单。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为例,整理如下:
表2
在反复的讲练过程中,教师可不断引导学生在解题时回顾阶段特征,学生一旦形成习惯,便会自然地将材料和选项与历史阶段特征相联系,这可以提升解题的正确率,实现对教材知识的梳理和深化,在不断回顾和细化知识点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良好历史思维的形成。
二、以题补充阶段特征
无论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有时空跨度大和历史线索繁杂的特征,无论是新授课还是一轮复习,都难以将历史事件讲解得面面俱到。课本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思维的主要来源,但因其篇幅有限,学生的知识面难免会受限。如果学生在解题时出现知识的盲区,无法理解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物,就无法体会命题的角度、立场和立意,只能通过猜测答题,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例2.(2020·全国卷Ⅰ·34)有人描写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B )
A.波旁王朝的苛政
B.资产阶级的贪婪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教会统治的腐朽
在1789 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废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拿破仑当政后,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法国的工业革命(18 世纪末19 世纪初至19 世纪中期)创造了条件。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进入工业革命的尾声,生产力的提高造就了少数的“奢靡之城”,但同时,由于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工人阶级的生产条件艰苦,报酬微薄,生活悲惨,给法国带来了更多的“悲惨之城”,故B 项正确。
本题材料的主线为法国工业革命后期的社会状况,但教材中是缺乏这一知识点的。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教材中仅有这样的描述:“随着1825 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工业革命在欧洲和美洲广泛开展起来。”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特别在讲练的结合中,应注意通过试题的材料补充教材的不足,加强试题和教材的联系,并做到举一反三。以本题为例,除补充法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外,还需联系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概况,如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工业革命的关系:19 世纪上半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在农业中,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打破农奴制的束缚;1853—1856 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给了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法,彻底暴露了农奴制度的腐朽性,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战争导致农民生活状况急剧恶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催化了农奴制改革的出现。通过试题不断收集和整理史料,不仅可以积累知识,还可以培养历史思维。
三、灵活运用阶段特征分析问题
通过近三年的高中历史学习,到了二轮复习阶段,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历史阶段特征。这些知识虽然存在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中,但如果调取不当,容易出现知识的混乱,导致答非所问、失分严重。
例3.(2020·全国卷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节选)
材料一20 世纪50 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 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 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 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 年10 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1993 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 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 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 世纪50 —70 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
第(1)题涉及20 世纪50 —70 年代的中国和德国,如果学生能了解此时中德两国的阶段特征,就具备了解答本题的基础。20 世纪50 —70 年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经历了几次转变:1949 年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中国采取“一边倒”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因此,此时的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较为密切,而同资本主义国家呈对立状态;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中国逐步淡化意识形态在外交中的影响,开始了与亚非国家建交的热潮;20 世纪50 年代末以来,中苏关系由破裂走向恶化,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逐渐冷淡;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随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邦交的建立,中国迎来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建交高潮。
第(2)题要求分析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二可确定时间段为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根据中德的共同诉求,可分别总结这一时期中德双方和国际局势的阶段特征,由此即可全面得出答案:中国在1992 年中共十四大以来,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强;此时的德国已结束分裂并实现统一,经济发展加快,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寻求政治大国地位;苏联解体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德两国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世界中有着共同的利益。
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历史思维,在解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历史阶段特征放到思维首位,养成获取历史时间的习惯,在脑海中形成历史阶段特征,将其对应题意,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角度形成解题思路,从而避免答非所问或答而不全的情况。
四、运用阶段特征正确解读历史事物
历史阶段特征既可以作为学科知识来掌握,又可以上升为一种方法论,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依据阶段特征,准确把握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本质的、全体的和内部的联系的反映,运用历史阶段特征知识,有助于学生多维地掌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1919 年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为例,近代中国的社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革命任务为反帝反封建,所以,此时民主革命的性质应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9 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为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依据阶段特征,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事件纷纭复杂,历史人物层出不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经常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要克服历史评价的随意性就必须确立一定的历史评价标准,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可以为选择科学的历史评价标准提示明确的价值取向。例如,晚清时期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这一口号,如基于其维护清王朝统治这一目的评价,往往容易局限于一定的阶级性;如能正确把握晚清时期的阶段特征,理解士大夫阶层排斥外来事物的“天朝上国”观念,便可理解“中体西用”是进步的士大夫为扭转时局而学习西方的一招妙棋——向西方学习也应该步步为营,而不能一蹴而就,正是在“中体西用”的口号下,中国拉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总之,在高三二轮复习中,学生在题海中遨游的同时,应不断总结线索和脉络,完善和充实历史知识体系。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侧重对习题和阶段特征的关系和联系的讲解,培养学生运用历史阶段特征解题的思维和能力,经过系统、完整的复习,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解题能力必然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