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科技:非遗文化专业教学与创作实践探索

2021-04-21孙奎利于利

创意设计源 2021年1期
关键词:创作实践天津美术学院非遗文化

孙奎利 于利

摘要: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变革式发展,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内容呈爆发式增长,与之相对的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内容创作、表现方式备受冷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发展困境。基于对非遗文化的技艺传承与设计创新,在艺术与科技融合背景下,天津美术学院作为中国高等专业艺术院校之一,从非遗文化的专业教学与艺术创作层面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艺术与科技;非遗文化;专业教学;创作实践;天津美术学院

Explor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creative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Tak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as an example

SUN KUIli,YU LI

Abstract:With the r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content of digital art and new media art is growing explosively. In contrast, the content creation and expres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e neglected,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of "no successor". Based on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sign inno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as one of China's higher professional art colleges, has carried out some meaningful practical exploration from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artistic creation leve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Art and Technology;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fessional Teaching;Creative Practice;TAFA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天津市教改重点项目《设计学科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A201007301)及第八届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活化与创生:天津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设计研究》(课题编号:D20011)阶段性成果。

非遗文化是人类在悠久的历史长河行进中逐渐演变发展而来,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繁衍的文化密码和内生源动力。随着中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之相应的人们对高品质城市文化空间与精神生活的需求变得愈来愈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风民俗,必将受到大众的关注、喜爱和追捧。从国家层面来讲,亦对非遗文化传承与技艺创新愈发重视。随着“泛媒时代”的到来,非遗文化在艺术与科技领域的融通趋势尤为明显。如何激发非遗文化活力,让老百姓在新时代仍能够感知到中国传统非遗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活力?成为当下社会各个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在艺术与科技融通背景下,从承创非遗源动力、“三创型”人才培养、创新传播方式、原创知识产权保护四个方面,结合天津美术学院在非遗文化方面的一些专业教学与艺术创作实践案例,提出一些个人思考,以期为关注、热爱非遗文化的各界人士提供些许可借鉴的思路。[1]

一、承创非遗源动力:挖掘非遺文化发展内在基因,注重非遗技艺的文化传承与技艺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产生、发展的内因和土壤,对非遗技艺有效的文化传承与必要的技术创新是保持非遗文化活力的“源动力”。随着社会发展变革及现代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如何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和非遗传承人、手艺人有其生存及生活的空间?是当下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重要议题。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需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其生产生活、生存发展及创新应用模式,只有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才能做到对其行之有效的保护传承和价值创新。例如,经纬杯清华大学文创大赛暨“中华工匠——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课程在传承非遗文化传统工艺及内涵的同时,思考非遗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探索其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课程在提炼非遗中的文化元素基础上,围绕古建筑、年画、手工纸等主题脑洞大开,创作出了独具魅力的文创项目,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赋予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源动力和生命力。古建筑主题从传统建筑中提取核心特征,以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和院落民居垂花门为研究对象,结合青年人喜欢的将乐高积木与经典沙盒游戏相结合,搭建项目进行古建筑二次创作,用更具传播性的互动娱乐方式和平台,承载非遗建筑文化创新。(图1)针对手工纸选题,部分同学利用手工纸的特性,结合数学几何形体和立体裁剪,将手工纸用于服装和配饰设计。有的以“人入·纸格”为主题,将手工纸运用于线下展览空间及内置设计(来源:清华大学iCenter创客空间)。总的来讲,这些创作都是基于对传统非遗文化传承基础上的艺术创新。[2]

二、重视人才培养:培育高校“三创型人才”培养高地,建设自主创新基地和原始创新堡垒。

充分发挥中国高校作为“自主创新基地和原始创新堡垒”的作用,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文化进课堂”、“非遗文化进社区”等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培养具有创新、创意、创业能力的“三创型”人才资源。面对非遗文化保护难、传承难、传播难的问题,本着文化从“娃娃抓起”、“从年轻人培养起”的培育初心,培养合格的“非遗文化校园传承人"是当前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3]。依托高等院校艺术化、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等教学资源优势,将充满民间特色和地域风情的非遗文化在高等院校得以承继发展,是培养非遗文化“三创型人才”的最终目标。

在非遗人才培养方面,以天津美术学院为例,天津美院作为我国独立设置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2016年起,天津美院作为首批文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承办高校之一,[4]截止2020年10月已完成杨柳青年画、木版年画、剪纸、泥塑、泥人张彩塑等十期非遗研培计划。通过挖掘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质,梳理传统文化脉络,帮助非遗传承人群认识自己所从事行业的艺术价值,提升其文化艺术自信。[5]

在非遗文化育人方面,天津美院艺术设计学系结合《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考古与文化遗产》专业课程,通过“非遗文化进课堂”,围绕“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一核心要义进行课程设计。组织学生结合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调研、创新思考,通过“理论学习——调研分析——活化设计”为非遗文化课程育人提供创新思路。(图2)以周记宫灯调研为例,周记宫灯历经三代,历时百年,是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获奖无数,曾先后被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和个人收藏。课程调研小组通过“宫灯背景调查——市场调研——设计策划——设计表现”四部分对周记宫灯本身的器物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如何通过周记宫灯作为非遗文化主体进行创新转化,将这一古老的记忆深入到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之中。设计以“繁光缀天,熠熠相传”作为设计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周记宫灯新的时代内涵。(图3)戏出年画潮课题组以杨柳青年画作为研究对象,众所周知年画的题材十分广泛,涵盖了人民生活和精神的各个领域,杨柳青年画更以其历史的沉积性和文化的不同性而扬名海内外,是一种具有极高社会历史研究价值的艺术成果,是天津艺术历史上的“活化石”,也是历史进程的“白可全书”。课题研究小组根据市场购买消费能力和国朝风格热爱群体,选定90后及00后进行分析,从消费能力、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评估,借鉴故宫文创、国博文创等品牌文创“国潮复兴”发展思路,根据杨柳青年画京剧创作题材把当地民间版画技术与京剧相结合,配合年画纹样、潮流字体、颜色等创作符合青年人的“轻办公用品”。(图4)

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景观设计系学生结合《景观小品构造设计》课程,通过创新设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景观之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环境设施和景观小品的“设施化、产品化”转化,让非遗文化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书架上、展台上”,通过设计赋能实现非遗文化的原始性创新应用。(图5)

在非遗人才双创实践方面,天津美院2019级艺术设计学研究生郭阳及其团队对西青区的传统民艺、民俗、风物进行了深入挖掘,重新绘制了西青VI视觉形象系统,输出品牌提升服务和系列文旅产品,其中“侍女骨瓷杯”入选“天津礼物”旅游商品名單。(图6)郭阳团队负责《艺术赋能文旅产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以杨柳青非遗活化为例》双创项目,亦在天津市2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首批“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拔尖项目”,并获“互联网+大赛”市级奖项,校级创新创业大赛金奖。[6]无论是何种形式,目的是借力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和专业艺术院校的“探究精神”,让两种精神通过学院艺术与民间艺术交融互通、非遗传承人与美院学子思想沟通,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最终为非遗文化自主创新基地和原始创新堡垒的培育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高校师生在教育教学、科研学术方面亦不能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将自身置身事外,尤其是艺术设计教育更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做到设计服务民生,设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天津美术学院作为中国高水平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高地,设计实践应关注中国传统非遗文化,通过设计赋能提升非遗文化的经济附加值,通过艺术赋能实现非遗文化的中国品质。

三、创新传播方式:注重非遗文化品牌IP创新设计,致力非遗文化数字影像的跨界传播。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日益发展壮大,如何更好的通过“文化软实力”彰显中国文化和中国自信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非遗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老百姓的中国智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成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7]通过艺术与设计赋能,大力发展非遗文创事业,有助于弘扬非遗文化内在价值、唤起人们非遗文化保护意识和拓宽非遗文化传播路径。通过民间非遗文化挖掘、特色文化元素符号凝练,以现代设计语汇和视觉表达的方式彰显非遗文化内容,以个性化符号和文化衍生品诠释非遗文化品牌IP,成为当前非遗文创产品创新开发的有效途径。 在非遗文化品牌IP创新设计实践方面,天津美术学院创新创业团队在2019年“富春杯”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富春山居文创品牌提升系列活动中,以洞桥“味道山乡”为主题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洞桥因桥得名,自然风景优美,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是杭州第一位状元施肩吾的故里。洞桥镇特色产业有很多,但都呈现零散状态分布,没有一个具体的主线将其串联,形成资源联动效应。同时,洞桥镇作为一个旅游乡镇,缺少一个统一的乡镇IP代表形象将镇内的特色文化串联起来。双创团队以洞桥特有的“状元文化”为切入点,打造洞桥特点的IP形象,建立“状元文化”品牌效应。(图7)以亲子游旅行体验、儿童状元行活动、状元文化工坊等互动体验方式增强趣味营销,通过状元文化衍生品及伴手礼的设计,新一步推广洞桥文旅品牌。

随着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手机用户的大量普及,当下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认知社会、学习知识的途径逐渐趋于网络化、数字化、影像化,疫情之下尤为明显。眼下借助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将隐匿于寻常百姓家的非遗项目亦可通过网络呈现在大众眼前,人们通过一部手机可“预知天下大小事”,这让一些原本寂寂无闻的非遗文化逐步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使更多的人逐渐的关注非遗、了解非遗,亦或爱上非遗。[8]在数字科技和新媒体艺术视野下,亦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新思路、新方向。如何通过艺术科技助力非遗传播?天津美术学院蒋旎创作团队以“敦煌艺术沉浸式虚拟再现”作为研究课题进行了很好的示范。(图8)为了更好地记录传承、传播再现敦煌文化和敦煌学精神,蒋旎创作团队根据史料研究成果、对第275号洞窟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并还原,以全息数字投影技术全景再现莫高窟的千年壁画和石窟景象,通过沉浸式场景再现和交互的方式,加深当代观众对于敦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让观众通过沉浸式影像空间感受敦煌文化时空。[9]

2018年,由天津美术学院作为项目主体,雕塑系教师许楠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丝绸之路雕塑与壁画数字艺术博物馆》,(图9)以深入挖掘丝路沿线优秀文化艺术资源为目的,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利用先进的图像数据采集系统,获取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庙中的雕塑、壁画艺术品的全景照片和高清大图像资料,建立网络数字艺术博物馆,并通过网站(https://www.sr-art.cn/)、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平台免费向大众开放,为大家欣赏丝绸之路的艺术精品提供极大地便利。[10]在天津美院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亦鼓励学生将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譬如,在景观小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以天津非遗——皮影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当下皮影保存方式过于简陋、关注人群较少、传承及传播力度不够等问题,从创造美好城市人居环境设计角度出发,以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皮影文化融入到城市环境设施当中。以城市公交车站设计为例,将设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交互性设计理念融入城市家具设计之中,结合公交车站设计一款手机APP——HEY!!皮影(图10),通过3D动作捕捉,加强候车人群与车站进行实时互动,增强设施体验感,人们在候车过程中可以利用该软件DIY一款属于自己的皮影形象,让等候的过程不在无聊、无趣。目的是利用城市中平凡的公共设施结合现代科技,加强非遗文化对年青人的影响力,让渐渐消失的非遗文化再次“活起来”。总的来讲,新媒体时代这些基于用户体验的营销网站及创新APP设计应用研究,极大的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

四、注重产权保护:正视非遗文化艺术设计价值,保障非遗承继者及创作者的知识产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宝贵的文化资源。[11]然而,当下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存在着过度商业化、部分非遗文化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存在文化缺失问题。虽然中国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具体实操过程中仍存在对非遗文化开发过程的包装过度,[12]歪曲甚至扭曲既有非遗的文化内涵,艺术创作及作品呈现方式“张冠李戴”等问题。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活动开发不能一味地只重视眼前的、短暂的经济利益,忽视了非遗文化真正的文化内涵和设计价值,在创新的基础上传承其既有的文化内涵,即非遗文化的“原真性”问题,增强非遗文化权利主体对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开发的信心。非遗文化过度商业化实际上就是对非遗文化中非遗传承人或者承继者所享有精神权利的侵犯,而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相关规定,既可以丰富本地区的非遗传承人、承继者维护这种独特权利的方式,也能使后续非遗文化在规范化、制度化的框架之下展开。[13]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可以为非遗文化的持续性开发和系统性保护提供法律支持。纵观中国当下非遗开发和保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说都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或者忽略了知识产权保障有关,[14]只有进一步规范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设计研发方式,才能做到既尊重非遗文化创作者的设计价值,又符合非遗文化传承人或承继者的“原真性”。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意义上非遗文化势必受到现代都市文化的冲击,[15]如果非遗文化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不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些非遗文化或非遗产品将会被慢慢边缘化,甚至不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在艺术与科技融通背景下,如何借助技术手段,实现非遗文化与技艺的创新,将非遗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生产生活,使其參与城市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之中,保持非遗文化活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的高等艺术院校作为创新文化、创新思想、创新人才的前沿阵地和堡垒,必须充分认识非遗文化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担负起创造、弘扬新时期非遗文化接班人的历史重担。

参考文献

[1]况宇翔、吴群.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策略[J] .老区建设. 2018年4期, P70-P74.

[2] iCenter科技×文创 | 非遗结缘清华,传统文化展现新魅力,https://mp.weixin.qq.com/s/rKMUiIpjkcLZDLifHFUL8g.

[3]朱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J] .神州(上旬刊), 2013年6期.

[4] 董雅倩.长三角地区非遗研培院校研修班模式比较研究[D] .上海:东华大学,2019年.

[5]薪火相传创新非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天津美术学院第二期普及培训班(剪纸艺术)成功开班,http://www.tjarts.edu.cn/info/1155/2291.htm.

[6]TAFA学子风华录|郭阳:明其志,方能知所赴,https://mp.weixin.qq.com/s/p2k7JKVsFEKX77OjBYIKrw.

[7] 白慧颖.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2期, P7-P10.

[8]晨亮.网络直播让非遗“接地气”[N] .消费日报,2020年11月12日.

[9]“Hello 2019”来自莫高窟的问候天津美术学院2018国家艺术基金获批课题“惊鸿之殿--沉浸式影像空间展”跨年首秀,http://www.tjarts.edu.cn/info/1155/3491.htm.

[10]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丝绸之路雕塑与壁画数字艺术博物馆》线上平台发布,http://www.tjarts.edu.cn/info/1157/4247.htm.

[11] 周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4期, P22-P27.

[12] 刘禄山.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路径研究[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4期,P148-P151.

[13]张慧春、孙悦.知识产权与非遗保护——文化扶贫视角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J] .中国艺术.2020年05期, 第113-117页.

[14]于惠冰、李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模式探析[J] .理论观察.2019年8期,P134-P136.

[15]刘坤.陕西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作者简介

孙奎利,工学博士、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于利,文学硕士,天津美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创作实践天津美术学院非遗文化
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国民族弹拨乐的发展现状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李戬
李戬
节日影像志创作实践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
方勇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