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讨
2021-04-21邰国苗
邰国苗
(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400)
近年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各种髋关节病变、损伤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的研究发现[1-2],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若未能得到合理的护理干预,其发生假体周围感染、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本文对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在句容市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0 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在句容市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0 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纳入标准是:1)年龄为40 ~72 岁;2)具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3)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2)患有恶性肿瘤;3)存在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4)存在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或血液疾病。将其随机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30 例/ 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0 例、10 例;其年龄为40 ~71 岁,平均年龄(55.8±6.3)岁。预见性护理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1 例、9 例;其年龄为41 ~72 岁,平均年龄(56.6±6.7)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在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在此基础上,对预见性护理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方法是:1)体位护理。做好患者的体位护理,指导其穿丁字鞋。在患者卧床休养期间,使其下肢呈中立位,膝关节屈曲15°。在其小腿下方放置软垫,在其双腿之间放置一个三角形软垫。2)引流管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引流液颜色、量和性质的变化情况。若患者的引流量较大,应对其进行2 ~3 d 的负压引流。在患者的引流量明显减少后,视情况为其拔除引流管。在对患者进行引流期间,定时检查引流管的密闭情况,在进行引流管护理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3)功能锻炼。在术后第1 天,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训练,训练的时间为15 min。在术后第2 天至第3 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训练,15 min/次,1 次/d。在术后第4 天至第7 天,指导患者进行贴床屈膝及髌骨推移训练,15 min/次,1 次/d。在术后第10 天,指导患者尝试进行自主站立行走训练。4)预防并发症的护理。(1)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在术后,密切监测患者下肢肿胀、压痛的情况,注意观察其皮肤颜色、温度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在术后12 h 内,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下肢肌肉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等(注意控制训练的强度)。(2)预防切口出血。在术后第1 天,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制动,用敷料对其切口进行加压包扎,并密切观察敷料处是否出现渗血。(3)预防切口感染。注意保持患者切口处敷料的清洁干燥,遵医嘱对其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及时为患者更换敷料,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4)预防关节脱位。在搬运患者前,为其穿好防旋转丁字鞋。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注意控制训练的强度,并让其将屈髋的角度控制在90°以内。(5)预防假体周围感染。积极控制患者的慢性感染灶,遵医嘱为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4]。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2)观察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 评分、住院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假体周围感染、关节脱位、下肢静脉血栓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患者的髋关节Harris 评分、住院的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对比
治护后,预见性护理组患者中髋关节功能为优的患者有16 例(占53.33%),为良的患者有10 例(占33.33%),为可的患者有2 例(占6.67%),为差的患者有2 例(占6.67%);常规护理组患者中髋关节功能为优的患者有9 例(占30%),为良的患者有9 例(占30%),为可的患者有5例(占16.67%),为差的患者有7 例(占23.33%);预见性护理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86.67%)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60%),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 评分、住院时间的对比
治护后,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 评分〔(94.26±2.79)分〕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83.56±4.22)分〕,其住院的时间〔(22.38±4.25)d〕短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住院的时间〔(29.98±3.46)d〕,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 评分、住院时间的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 评分、住院时间的对比(± s)
组别 Harris 评分(分) 住院时间(d)治护前 治护后预见性护理组 25.83±4.43 94.26±2.79 22.38±4.25常规护理组 24.78±4.38 83.56±4.22 29.98±3.46 t 值 1.872 16.374 6.769 P 值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术后,预见性护理组患者中有1 例患者(占3.33%)发生假体周围感染,有1 例患者(占3.33%)发生关节脱位;常规护理组患者中有8 例患者(占26.67%)发生假体周围感染,有1 例患者(占3.33%)发生切口出血,有2 例患者(占6.67%)发生关节脱位,有1 例患者(占3.33%)发生下肢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67%)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0%),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是指用人工髋关节对病变、受损的髋关节进行置换[5-6]。临床上应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预后。为了探讨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笔者对2018 年1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在句容市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0 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治护后,预见性护理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86.67%)、髋关节Harris评分〔(94.26±2.79)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22.38±4.25)d〕短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67%)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显著减少其术后并发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