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与传统开腹肠套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对比

2021-04-21苏明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管灌肠

苏明军

(吉林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吉林 吉林 132011)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肠套叠患儿若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发生死亡。临床上常用空气灌肠法对肠套叠患儿进行治疗,以改善其临床症状,复位其肠管。进行空气灌肠治疗后,多数肠套叠患儿的病情可被治愈。对于进行空气灌肠治疗失败的此病患儿,需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以尽快恢复其肠道的功能。对肠套叠患儿进行传统开腹肠套叠复位术后其恢复的时间较长,手术期间不可控的因素较多,极易发生不良事件。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肠套叠患儿的治疗中。本次研究主要是比较用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与传统开腹肠套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8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期间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8 例肠套叠患儿。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儿科诊治指南》[1]中关于肠套叠的诊断标准,且经空气灌肠治疗失败,需要进行肠套叠复位手术的患儿;2)在入组前患儿家长签署了自愿让患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腹膜炎、肠坏死、肠穿孔的患儿;2)合并有先天性心肺功能不全、气腹等手术禁忌证的患儿。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观察1 组和观察2 组,每组各有19 例患儿。在观察1 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11 例,女性患儿8 例;其年龄为2 ~3 岁,平均年龄为(2.51±0.03)岁。在观察2 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10 例,女性患儿9 例;其年龄为2 ~3 岁,平均年龄为(2.50±0.04)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观察1 组患儿进行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方法是: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其取仰卧位。待麻醉起效后,在患儿脐部以上做一个5mm 的切口, 为其建立人工气腹,确保其气腹内的压力为8mmHg。分别在患儿左、右下腹部各做一个3mm 的切口,置入腹腔镜。用无损伤钳对患儿套叠的肠管进行复位。在此期间,可轻轻地牵拉患儿远端的肠管,以促使其套叠的肠管尽快复位。对套叠的肠管进行复位后,仔细观察此处肠管的血运。如果患儿存在肠穿孔、肠坏死的情况,可切除其部分肠管。对观察2组患儿进行开腹肠套叠复位术,方法是: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使其取仰卧位。待麻醉起效后,在患儿脐部右上方做一个8 ~10cm 的切口,逐层切开此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对套叠的肠管进行复位,观察此处肠管是否发生器质性损伤及组织坏死的情况。如果患儿的局部肠管发生上述病变,应对其进行坏死肠管切除术及肠吻合术。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患儿手术的总有效率,具体的疗效评定标准是:显效:手术后,对患儿进行腹部CT 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套叠的肠管复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有效:手术后,对患儿进行腹部CT 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套叠的肠管复位较好,伴有轻微的并发症。无效:手术后,对患儿进行腹部CT 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套叠的肠管复位不佳,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或其病情复发。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100%。2)观察两组患儿手术的时间、手术中输血的总量、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手术后住院的时间[2]。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4.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正负标准差(± 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儿手术的总有效率相比,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观察1 组患儿手术的时间、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均短于观察2 组患儿,P <0.05;其手术中输血的总量少于观察2 组患儿,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s)

表2 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s)

手术后住院的时间(d)观察1 组 19 42.85±3.01 11.63±2.01 2.13±0.18 4.53±0.59观察2 组 19 48.02±3.55 15.58±2.28 3.52±0.23 6.13±0.72 t 值 6.715 6.502 7.628 8.225 P 值 0.001 0.003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手术的时间(min)手术中输血的总量(ml)术毕至排气的时间(d)

3 讨论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肠套叠的发生可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肠套叠患儿可出现排血便、腹部包块、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在肠套叠患儿发病的早期,临床上对其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其套叠肠管的具体位置,然后给予其有效的空气灌肠治疗,以复位其肠管,恢复其肠道功能。据调查,有90% 以上的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治疗后,其套叠的肠管可成功复位。对于进行空气灌肠治疗失败的肠套叠患儿,需及时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3]。既往,对于进行空气灌肠治疗失败的肠套叠患儿,临床上多采用传统开腹肠套叠复位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传统开腹手术的创口较大,患儿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手术后恢复的时间较长,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不易被患儿家长所接受[4]。近年来,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对肠套叠患儿进行手术中[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传统开腹肠套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相比,用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更为理想。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管灌肠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