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鼎市沿海基干林带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1-04-21郑峰奇

林业勘察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乔木林林带防护林

郑峰奇

(福鼎市林业局,福建 福鼎 355200)

沿海基干林带是抵御自然灾害的第一道屏障和生态防护线[1,2],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防灾减灾、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建省把沿海基干林带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中,严格规定可以使用沿海基干林带的建设项目类型,并进行立法,以加强沿海基干林带的建设、保护和管理。全省已开展多次不同深度的区划界定工作,使基干林带区划布局更加合理,林带也已基本合拢[3]。然而,沿海基干林带仍面临森林质量不高、物种单一、稳定性差及综合防护效能低等问题。福鼎市是福建省的北大门,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也是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据统计,1955—2006年共有118个热带风暴或台风影响该地区,平均每年有2个以上[4]。其中,2006年的第8号台风“桑美”造成福鼎市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为巩固和提高福鼎市沿海基干林带建设成效,本文对福鼎市基干林带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福鼎市基干林带建设提供参考,推动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1 研究区概况

福鼎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沿海,26°52′~27°26′N,119°55′~120°43′E,陆地面积1 526.31 km2,海域面积14 959.7 km2,东南濒临东海,正北的分水关为闽浙两省的分界地。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 669.0 mm。全市地势总体西高东低,海岸线总长为285.8 km,其中岩岸占岸线长度的93.64%,沿海乡镇共计11个。根据福鼎市2018年森林资源档案统计,全市林地面积108 569 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1.13%,其中有林地95 608 hm2,森林覆盖率62.64%。

2 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基干林带建设现状

2.1.1 分类统计

按地类划分,福鼎市共有乔木林地4 834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64.45%;竹林地293 hm2,占3.91%;疏林地601 hm2,占8.01%;灌木林地880 hm2,占11.73%;未成林地653 hm2,均为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占8.71%;宜林地212 hm2,占2.83%;其余地类27 hm2,占0.36%(表1)。

表1 福鼎市各乡(镇)沿海基干林带地类 hm2

按森林类别分,重点生态公益林地6 409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85.45%;商品林地1 091 hm2,占14.55%。生态公益林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地5 391 hm2,占71.88%;省级生态公益林地1 018 hm2,占13.57%。

按林种分,防护林5 662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75.50%;特种用途林21 hm2,占0.28%;用材林691 hm2,占9.21%;薪炭林59 hm2,占0.79%;经济林175 hm2,占2.33%;其余林地892 hm2,占11.89%。

2.1.2乔木林分内部结构

按优势树种分,松类1031 hm2,占21.53%;阔叶树3720 hm2,占77.68%;木麻黄38 hm2,占0.79%。按龄组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占比分别为58.68%、34.37%、4.24%、1.86%、0.86%,以幼、中龄林为主(表2)。

表2 乔木林分优势树种(组)及其龄组结构 hm2

沿海基干林带中人工林4 590 hm2,占95.84%;天然林仅199 hm2。

2.2 存在问题

2.2.1 森林总量有待提升

从福鼎市沿海基干林带林分状况可见, 乔木林地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在综合防护效益方面发挥较强。区位内的疏林地和宜林地占林地面积的10.84%,防护效益低下,难以抵御台风危害。因此,要提升全市基干林带防护功能,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人工造林或封山育林等方式将区内疏林地和宜林地转变为乔木林地或灌木林地,但大多疏林地和宜林地分布地块受沿海特殊气候及立地质量差等客观因素影响,难以成林,因此成为完善全市基干林带的难点。

2.2.2 树种结构亟需优化

现有树种结构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树种构成单一。目前,全市沿海基干林带乔木林分中马尾松、枫香、木荷为主要树种,其余树种总量较小,丰富度也不够。二是松林占比高。现有基干林带中优势树种为马尾松的林分占乔木林分的19.17%,其中大部分为纯林。由于福鼎市属于松墨天牛的重度发生区之一,大部分马尾松林已受到松材线虫病危害,森林生态功能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差,亟需优化树种结构。此外,相思树与枫香占现有未成林地中优势树种的91.42%,说明近年来全市营造的阔叶林树种较单一。

2.2.3 龄组结构不合理

中幼、中龄林占现有沿海基干林带的93.05%,近、成、过熟林面积少,表明全市早年基干林带基础比较薄弱,乔木林分分布较少。近年来全市持续加大基干林带营建力度,完善基干林带防护功能,但龄组结构分布仍然不均衡,致使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不高,御灾能力不足,防护效益未能完全发挥。

2.2.4 科技滞后,技术力量薄弱

林业科技开发和应用的支撑力度不够,沿海基干林带建设中的困难立地造林、低效林改造等重大技术问题没有解决。目前,福鼎市沿海基干林带中需要提升改造的地块大多立地条件差,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修复难度极大。另一方面,沿海各乡镇林业站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3 对策及建议

3.1 提升绿化,增强防护功能

按照“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灌则灌、乔灌结合”的原则,以生物修复为主,结合松林改造工程,继续推进全市沿海基干林带的高质量建设。福鼎市海岸类型以岩岸为主,主要通过实施三种工程进行生态修复。一是营造林工程,主要对象为宜林地和迹地,可采用块状整地造林。二是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对象为疏林地、郁闭度<0.4的低质低效林、灌木经济林及马尾松组纯林,采用块(带)状皆伐更新、林冠下造林、择伐补造、抚育改造、人工促进更新等措施促进森林正向演替,引导形成多树种结构的异龄混交林。灌木经济林以茶园、黄栀子为主,对立地条件较好、连片面积较大的地块,套种乔木树种8~10株/hm2,并利用茶园道路及沟渠两侧地块种植绿化树。可选择深根、与茶叶无共同病虫害、枝叶疏密适中的果树或乡土树种,如杨梅、柚、樟树等。三是封山育林工程,主要对象为生长较好的乔木林分、除灌木经济林外的灌木林地、疏林地,尽量减少人为干扰、破坏,促进植被自然生长,恢复生态环境。

在造林树种选择上,应选择抗干旱、耐瘠薄、抗风、根系发达的阔叶树或乡土树种造林。乔木树种可选木荷、相思树、枫香、樟树、木麻黄等;灌木可选滨柃、山矾、海桐、檵木等。部分岸线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立地质量差,需要结合客土、采用容器苗、“ABT”生根粉、高分子吸水剂等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

此外,沙岸基干林带在福鼎市分布较少,修复重点是对老化的木麻黄人工林采用带状、块状更新方式营建木麻黄混交林。泥岸基干林带修复主要通过人工造林的方式对现有红树林进行补植、补种。

3.2 合理规划,有序推进

编制福鼎市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规划,遵循“先易后难、精准施策、多措并举”的原则,合理、有序、持续地推进基干林带建设。制定合理的收储实施计划,逐步将基干林带区位内商品林收储为国有,参照生态公益林管理。把资源保护管理纳入工程建设规划,稳步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

3.3 科技支撑,提高管理水平

困难立地造林、低效防护林改造、高效防护林体系配置及良种选育是沿海基干林带建设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各级政府应通过人才培育、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提升科技攻关水平,增质增效。对现已取得的沿海基干林带建设成果要及时总结并加以推广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严格基干林带用地审批,严格控制区位内林地转为建设用地,非重点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不得使用沿海基干林带。通过推行林长制、强化森林督查,提升监管水平,防止毁林和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发生。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乡镇林业站技术科技水平,为全市基干林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和技术保障。

4 小结

福鼎市的沿海基干林带建设应按山水(海)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进一步完善纵深防护林体系,包括农田防护林网、沿海通道绿化、村镇绿化等工程建设,系统性打造连片、连网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提升防灾御灾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丰富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海地区人居环境。

猜你喜欢

乔木林林带防护林
罗泉林场乔木林资源现状及特点分析
抚远市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浅谈新疆农田防护林设计及主要树种选择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重庆市乔木林资源动态变化调查与分析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林分特征值六株木法测定效果分析
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基本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