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尊艺 乐自心生
2021-04-21姚元鹏
姚元鹏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自2017年颁布实施以来,已深刻地改变了国内各大高校课堂教、学风貌,对各学科建设、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系列课程,相别于专业音乐学院,是针对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因此,知识体系更侧重面向广大非专业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内容,“思政”内容的重要性和现实需求的紧迫性尤为突出。本文就“思政”融入要求着力从内容体系、融合方式、社会活动等方面对民族器乐课程进行改革探讨,力图将课程构建为与传统充分对话、与当下生活充分呼应的高活跃度传承体。
【关键词】民族器乐;教学改革;高校“思政”
“文非弦之不能钧,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列子·汤问》中的一句话一直被人奉为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片钥匙。乐为心生,中国民族器乐的学习,停留在演奏技巧体系层面,仅能得之“皮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时因事,在既定知识体系中不断纳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及当前时代民族复兴的雄健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演奏,赋予作品以丰厚的传统底蕴以及富于时代感的灵性表达,方是指引后辈民乐人技艺和德行修习精进的应循之阶。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融入思政内容,本身就是民族器乐教学的应有之意。音有所承,艺有所趋,以作品和技法为媒,挟“思政”风雷,一方面打开了学生与传统文化的对话通道,另一方面也激活了他们所学与当下时代的呼应,学以致用,用以证学,从而让我们的教学工作能推动传统文化实现传承的“活化”。这样的理解也是我们推动课程改革体系性工作的基石所在。
一、以“思政”为骨,重塑教学体系框架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曾有深刻地表述:“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化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是历史长河中我们族群能凝聚人心、汇聚民力应对各种严酷挑战的精神源泉,它决定了族群的向心力、凝聚力、归属感,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通过课程学习的引领领会民族文化之美、之灵、之蓬勃生命力,无疑是塑造内心文化自信良好途径。因此,我们民族器乐课程改革,首先就要打破狭隘的“专业”视野,扛起这个历史责任,融合“思政”融合要求对教学知识体系框架进行价值重构。
教学体系框架的重塑,遵循由具体乐器、具体作品而起,至意境,再至性灵,最后归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泱泱大河的模式,以中华器乐文化之美,唤起学生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器乐文化之的变,来彰显我们民族音乐蓬勃不息始终向前的生命力,以民族器乐文化的独创性,来激活学生们开放心胸以昂然自信的姿态与世界其它音乐文化体系对话、交流。
比如,民乐课堂免不了要提及指挥家小泽征尔对《二泉映月》高度评价的话题,学生们说起这首作品时充满了民族自豪感,我会着意引导学生去体悟:小泽征尔体会到的伟大之处在哪些方面?这些伟大之处是原有西方音乐体系中缺失的吗?自己在演奏时怎么去张扬这些中国音乐特色?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诠释了“神”“气”“情”“韵”“态”“势”等意境和情韵方面的要求?
要回答上述问题,学生必然要通过这个切入口去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蕴涵的思考方式、哲学观念、美学品格等内容。换个角度而言,学生通过对具体作品进行完美演奏的艺术追求,实现了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亲密接触”,他理解得越多、越深,作品的演绎就变得更厚重、更“中国范”。当这种互相促进、螺旋上行的关系通过自身的艺术实践被发觉之后,学生们才有“道统”的归属感,进而在学习或将来的工作中自觉承担好国乐文化传承人的责任。
当然,这只是观照中国民族器乐的一种特殊角度,但对于青年的学子们而言,这种有人物、有诗境、有情感、有温度的专业知识体系,他们更乐于亲近。当他们决定敞开心怀面对这块知识园地时,信息时代之今日中国广阔的知识获取途径,会让他们得到源源不断的传统文化滋养,推动他们艺业节节进步。
诸如此类,我们的课程议题自然由器乐专业话题延伸至“思政”话题——关于民族精神的探讨。课程以音乐为引,将中华文化雄健开阔、生生不息的壮美展现在学生们的心怀之中,将先辈们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传承之路自然地铺陈到脑海里,这些感受、体悟也将照亮他们今后的实践之路。
二、以“思政”为媒,贯通“学”与“用”
器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指向的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入,赋予了“学”与“用”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当我们的器乐教学是以升学考试、节目、比赛为背景时,老师的教习、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是非常个人的,提升仅仅关系个人的成就,而当结合“思政”将教学行为纳入民族復兴、中华文化与其它民族文化碰撞竞逐的“大争”时代背景下,那么,课程教学行为就自然指向了另外一些目标,比如:民族器乐在全球音乐文化丛林中的特质标识、民族器乐的现代对话能力、民族器乐的传承链构建、民族器乐的发展走向、民族器乐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民族器乐文化与新媒介传播等等。
“思政”融入带来的新视角、新思维,亦推动了新的责任与担当,如何将个人之所学,融汇于时代大潮中,化作社会、民族之大用,这问题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适用于教师和管理者,这样的共识也成为团队破除障碍、推动教改的直接动力。
由此,我们的教改探索,主要以三个着眼点铺开:
首先,以“快”为核心要点,推动“学”与“用”之间转化。学以致用,明体达用,古人对为学之道早有精辟的论述。但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时代,学生每天都面对各种媒介新知,每天都会有很多新的目标,要实现“思政”的导向作用,教师必须对多元文化竞争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思政”相当于阵地的争夺——如果正向能量不能快速占领学生们的视野,那必然就要被其它芜杂的思想所占领。因此,我们通过通盘统筹对教学节奏进行提速:大课引入学生分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议题”密切联系“时政”,以问题导向的方式激励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用所学去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专业小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节目演出紧密相扣,所学即为所用;演出活动的节目设定呼应当前社会重大“思政”主题,调动学生参与“学”与“用”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文化归属感……“思政”内容伴随着教学实践梯次式铺展开来,让学生快学、快用,以高频度的收获感,点燃学习的兴趣。
其次,以“联”为生发基础,把“乐团”在民族器乐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大幅前移,让其成为联系教、学、演的的核心纽带。乐团在器乐专业学生群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思政”视角来看,它能发挥“主题”引领的作用,纲举目张,配合年度国家、社会的重大议题,乐团编排主旋律节目,让学生课堂学得“红”、舞台演得“红”,从“红色精神”中获得人生体悟,从“红色历练”中获得成长机遇,从“红色活动”里获得青春的喜悦,从这个角度来看,乐团起到的作用是其它途径很难达到的。乐团排练、演出活动也能很好地锤炼学生的集体意识,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配合、切磋、协作,将“独乐乐”变成“众乐乐”。此外,强化“乐团”概念,也是教学团队综合权衡现实需要、主动调整培养策略的结果,随着整个中国社会音乐水平的提高,各种类型的乐团已经成为极为普遍的音乐活动承载形式,将“乐团”思维贯穿于在整个培养过程之中,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活性。而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我们的民族器乐教学不仅培养懂民乐、会民乐、爱民乐的音乐教师,还着力培养未来中小学青少年民乐团的组织者、管理者,扎扎实实为民乐文化传承做好基层铺垫。
其三,以“拆”为突破口,打破原本理论、器乐与实践教研组的界线,民乐相关专业老师通力协作,共同塑造高质量的开放课堂。“思政”的融入,是民族器乐教改的一次重要契机,变革之要,首在“拆墙”:拆学科教师内心之墙,以“思政”为旗帜,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将团队内部思想探讨、交流、碰撞常态化,强化教师团队的学研内部驱动力;拆学科之墙,以“思政”活动为纽带,实现教学资源的流通,一次重要课堂会出现一位老师主持、两三位专业老师配合演示、交流的情况;拆部门之墙,以“思政”项目为统领,协调人员、资金、渠道等各环节要素,聚合各方面积极因素协同推进。
提节奏、联内外、拆隔阂,以“思政”作为融合媒介和润滑剂,不仅贯通的是学生的“学”与“用”,教师的“学”与“用”,也同样得到贯通。
三、以“思政”为阶,崇“道艺一体”的成长之途
“道艺一体”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古代音乐家认为艺术的境界与光辉来自艺术家平素的精神涵养,如果在演奏音乐过程中只注重自我表现,只注重华丽的技巧和悦耳的声音,没有一颗对聆听者的礼怀之情,没有一颗为众人而奏、为不得言之万物生灵而奏、为以身为万世阶的前辈先贤而奏的情怀,就没有进入传统艺术的堂奥境界。
这样的要求不可谓不高,它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人的一种艺术理想,一种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战士必须明白自己“为何而战”,才能不惜己身、沐弹雨前行,演奏者也需要明白自己“为何而奏”,才能以己之弦,拨动万千情怀,留下穿透时光的乐音。
也应该看到,如果没有坚实的现实阶梯可供因循而上,这样的理想经常会让年轻的学子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但全国性的“思政”推进工作,给青年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阶梯。
首先,“思政”活动的展开,需要青年、需要我们民族音乐力量的介入。学生们以自身所学技能参与到众多的社群活动中,以饱含中华情韵的美好乐音唤起共鸣的同时,也感受到自己专业在人群中的价值,真切地感受到民族音乐在人群中的根系。
其二,“思政”活动具有较为完备的体系框架可供展开。在以往策划、组织各种学生活动时,组织者往往苦于单个活动指向性不够明确,时间周期内多个活动之间关联性不强无法形成主题聚合效应,或者遇到资金、资源、渠道、号召力等各方面的难题。高校“思政”工作的全面铺开,使得青年学子多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现自身才华的舞台,从舞台上学习,从舞台上成长,从舞台上收获。
其三,“思政”活动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它打破了过往院校与社会相对疏离的状态,直接把时代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把民族文化未来的问题放到青年学子身前,激励他们以主人翁意识去学、去思考、去探索和改變。
因此,我们认为“思政”的融入,对青年的成长、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是一次重大机遇——好风凭借力,凭借这条阶梯,也许我们不一定能最终能达到理想境界,但至少我们在正确的路上。
结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颁布实施至今已近4年,其全面铺开对各学科建设、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新的时代要求与新的使命责任,对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提出了变革的迫切需求,借助融合”思政“的机遇,把握好民族文化发展的东风,紧扣课堂学习、作品创新、伦理把控、活动设计等各个关键环节,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构建与传统充分对话、与当下生活充分呼应的学习体系,高师民族器乐体系定能绽放新时代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武芳芳.“课程思政”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21(5)
[2]肖磊.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探析[J].艺术家,2021(2)
[3]刘雯雯.“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之探究[J].艺术评鉴,2020(12)
[4]袁昊昱.中国音乐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音乐,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