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衔接
2021-04-21陈婷
陈婷
【摘要】中小学衔接是指小学和初中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教学上的相互联系。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多关联,但由于中间有两年的断档期,导致了两个教学阶段之间的教学衔接并不紧密。笔者通过对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教学脱节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比了两个阶段教材教学内容的关联与差异,站在初中化学教师角度对促进两阶段之间教学有效衔接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能给同行一点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小学科学;教学衔接
一、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教学“脱节”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科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21世纪被放在了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青少年科技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渠道。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主要分为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从时间跨度上来看,初中地理和生物学科与小学科学在时间上基本无缝对接,初中物理和小学科学只间隔一年时间,而化学学科却是在初三年级才开始接触,与小学科学脱节时间长达两年之久[1]。对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虽然作为国家课程已严格纳入课表中,并配备专职科学教师,但是由于升学、应试等多方面因素,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多方面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并不重视,导致了学生对小学科学部分知识内容掌握并不到位,尤其是与化学相关的学内容,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及变化,属于小学科学中高年级阶段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再经过初一初二两年多的空档期,与初三化学的知识“脱节”问题就非常突出。因此,研究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可行性分析
1.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部分知识点一脉相承
仔细研读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科学教材,发现了很多与初中化学紧密联系的内容,为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教学提供了最直白的证据。
小学科学(部分)与初中化学紧密相关的内容
小学科学(部分)(序号前后一致):
①水结冰、融化了;水和水蒸气;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现象。
②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物质在水中怎么样溶解;液体间溶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溶解快慢;100g水最多溶解多少食盐;分离食盐与水方法。
③食物中的营养。
④铁生锈了;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初中化学(序号前后一致):
①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糖类;几种重要的盐。
②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物质的溶解性;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
③元素;食品中的有机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④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
主要可衔接点(序号前后一致):
①认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伴随的一些现象。
②分散形式;加快溶解的方法;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定量认识物质的溶解能力;利用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
③营养物质的存在与人体健康。
④锈蚀的原因探究,影响铁锈蚀速度的影响因素。
初中侧重或提升点(序号前后一致)
①能正确判断是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淀粉的检验方法;盐与酸反应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②从分子、离子的角度认识溶解的本质;通过科学探究认识物质溶解性影响因素。利用溶解度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初步学会过滤、蒸发等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③元素促进人体健康;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来源、元素组成、作用等。
④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强化科学探究的方法,找到防止生锈的原理与具体方法。
根据維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可知,小学科学学习中掌握的知识经验形成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即己经达到的知识发展水平,是学习初中化学的基础,而初中化学是要求学生需要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2],我们教师只要找准初中化学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小学科学学相关联的知识,就能促发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挖掘学生的潜质,帮助学生更顺利的跨越学习知识的最近发展区。
2.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课程理念的一致性
华中师范大学的孙锡凤教授曾经说过:“现在的衔接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知识教学而忽视的课程层面的衔接,课程理念根本没有及时更新,衔接也只是在做表面功夫”。
对比两者的课程理念,我们看到都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都倡导了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要求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每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总的来说,都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初中化学更加侧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化学知识理论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学科观念核心素养的形成,形成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贡献的正确认识。[3][4]
三、促进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以铁生锈为例
1.做好“前情”分析,避免简单重复
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大部分都没有认真研读过小学科学教材,在我进行访谈调查的本地区农村初中20名化学教师中,翻看过小学科学教材的只有9人,而仔细研读过小学科学教材的人数为0。由点窥面,不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对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不熟悉,并不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技能。由于不熟悉,初中化学教师就不会有效利用小学科学和初中化学之间的衔接点,课堂教学原本可以很好借力的切入点以及学生基于原有知识基础自主构建新知识的机会可能就在无意之间流失了。初中化学教师反而在用课堂非常宝贵的时间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进行简单重复。为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教师首先要对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研读分析,与初中教材知识点进行对比,并通过教学活动案中的前置作业部分(如下活动案)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于对课堂教学新授内容进行及时调整,做出更合理的安排。
铁生锈前置复习与预习活动案(部分)
复习:
1、铁在空气生锈的原因是铁与、作用的结果。铁锈颜色是。
2、盐水在铁生锈过程中的作用是。
预习:
1、干燥剂生石灰的作用是:。
2、迅速冷却的沸水的优点:。
3、除了盐水,还有什么物质能加快生锈速度?。
4、红棕色的铁锈是怎么样一种物质?
通过前置复、预习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铁生锈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的了解情况,并为设计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防锈措施探究的做好了铺垫。
2.基于“前概念”,找准“落脚点”
人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是继续学习的出发点和基础。通过小学科学和初中化学教材内容的对比,我们发现,初中阶段的有些知识点,小学科学已经教过,而且很多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学生掌握还不错。学生在学习初中化学“铁生锈”相关内容时,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包括铁生锈是一个化学变化,是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日常生活中铁制品生锈影响了生产和生活,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防锈措施。基于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教学重点从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转向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对控制变量中变量和恒量的精确描述。
3.设置台阶,认准“提升点”
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铁的生锈教学的共同点是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对比实验,现象及分析,得出结论,交流这一过程的推进来认识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盐水可以促进锈蚀。初中化学在实验的设计上更严密、科学性更高:“水,菜油变为迅速冷却的沸水、蒸馏水”,“铁钉变为洁净无锈的铁钉”,“仪器盘子变为了试管”,“干燥剂:生石灰或氯化钙”,“盐水基础上又增加了稀硫酸或稀醋酸”,“铁锈的颜色上升到了组成、结构特点”。
对比小学科学和初中化学相同内容的不同教学要求,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略到精细的交互螺旋提升,是学习进阶理论的很好体现,能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上一步一步提升,逐步充实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从“知其然”提升为“知其所以然”。
4.基于宏观表征增强学生为宏-微-符三观表征,从本质上理解化学
小学科学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运用多种感官或一些简单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并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手段,从宏观侧面获取事物的一些相对表面化的信息,相对浅显的科学知识。初中化学则需要从深层次,从本质上,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化学,用符号来表征化学,这就要求学生基于物质的一些宏观表现,从物质的微观层面进行分析,从微观本质上来认识物质,学习化学,最终要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已经从宏观层面知道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的结果。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从微观角度认识铁生锈过程是铁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等进行了重新的组合,红棕色的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Fe2O3,是疏松多孔的。化学上可以用盐酸或硫酸等浸泡除锈,是因为盐酸或硫酸溶液中大量H+的作用,Fe2O3+6HCl=2FeCl3+3H2O,形成可溶性物质而除去。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并不是小学科学的同心圆放大,而应该是螺旋式上升。中小学科学课程的衔接是一个需要“瞻前”又“顾后”的过程,化学与科学之间存在着两年的空白期,因此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思想,中学化学与小学科学的教学衔接是一种教学需求。初中化学教师更需要对中小学课程的衔接点进行仔细研究,巧妙运用,不然可能就浪费了小学科学的前期努力。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的衔接教育研究,有助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缪徐.试论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的教学衔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6):29-31.
[2]吴晓红,康泽伟,徐琳.浅析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课程的有机衔接—以“物质的变化”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