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化教学理念的孤儿教辅同步课堂实践
2021-04-20韩旭
韩旭
摘要:教辅同步课堂是差异化教学的一种课堂策略,是差异化教学与孤儿学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辅同步课堂中,在主辅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主动探究新知,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了充分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孤儿教育;教辅同步课堂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孤儿教育教学方式,强化孤儿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辽宁省孤儿学校立足本校学情,在小学低年级开展了教辅同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随着教辅同步课堂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高、学习的意识更浓、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逐渐做到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从目前实践来看,教辅同步课堂模式符合学校学情,是适合孤儿学习的课堂。
一、孤儿教辅同步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背景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迅速。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7至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相关资金101.8亿元,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公用经费,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这些都为孤儿教育的发展和孤儿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二)学情背景
辽宁省孤儿学校招收的学生多是来自省内农村地区的孤儿,学生家庭情况复杂多变,如父母因故因病双亡、父母离异失踪、父母患重特大疾病(智力残疾、精神疾病等)等。这些因素都对学生的成长、学习、心理造成了很大影响。此外,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学生缺乏早期智力开发,加上监护人多为上了年岁的长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认识模糊,家校教育的合力无法有效发挥。
很多孤儿在入校前属于辍学在家状态,无人监管,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义务教育学籍不相符,入校后学校只能根据学籍编排年级、班级。这就导致每个年级都有比同龄超大的学生存在,同一班级内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学生基础薄弱,班级内学生层次较多,导致学习成绩出现了多级分化的现象。这成为孤儿学校教育教学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基于国家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和教育部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结合孤儿学校学生基础薄弱和学习成绩多级分化的学情,加之学校师资充足,在满足这三个前提条件下,我们提出了教辅同步课堂教学改革。
二、教辅同步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教辅同步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差异化教学理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促进自我教育。差异化教学理论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主动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评教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公平、优质的学习机会。差异教学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促进每个学生不断适应与超越。差异化教学中,教师根据特定的学习场景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教辅同步课堂是差异化教学的一种课堂策略,是差异化教学与孤儿学情相结合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教辅同步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主动探究新知,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主辅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扬优补短,充分发展。
三、教辅同步课堂的准备与过程
(一)教学准备
1.凝聚改革共识,汇集改革力量
改革伊始,召开小学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暨教学模式运作培训会,统一教师思想,提高教师认识,明确教师任务,确定课堂改革的方向。教辅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运作,教辅同步课堂上如何呈现,主辅教师角色的定位等都需要通过培训予以明确。
2.成立互助小组,自主探究新知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指导班级内的学生成立两个梯次异质学习互助小组。学习互助小组是教辅同步课堂学习的载体,也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载体。学习互助小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及课堂的实际情况而调整变化。
3.优化教师组合,发挥协同效应
根据各年级任课情况,合理安排好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主辅教师为同一学科教师。在安排教师时,尽量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互为主辅,确保课堂上主辅教师作用的有效发挥。
4.创新班级形态,灵活安排座位
改变教室内学生固定座位形式,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既可以学生围坐一圈,也可以按照學习互助小组围坐一起。教师要根据学习活动的设计调整学生座位,便于小组内交流学习。
(二)实施过程
1.出示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根据课前备课的情况,结合班级学生的学情,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学习目标。教师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分配给各学习小组。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深入小组中去,指导和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小组内学有余力的学生,主辅教师适时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
2.小组展示汇报,主讲教师精讲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后,小组成员把小组学习的情况、掌握的情况、发现的问题等向全班师生汇报。对于小组提出的问题,可以采用组间互相帮助解决。主讲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及时总结、梳理和判断,判断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否已经突破,判断本节课学习目标是否已经完成。对于没有完成的目标或是重难点解决得不理想的内容,主讲教师要予以精讲。
3.小组再次合作,主辅教师强化引导
在主讲教师精讲后,小组要根据主讲教师讲解的方法,再次合作学习,生生帮助,保证每个小组内的学生都能完成既定层次的学习目标。主辅教师再次深入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完成学习任务。
4.课堂测验反馈,教师总结评价
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以练习题的形式下发至各学习小组,各小组根据所学知识和方法,当堂完成知识检测。主讲教师根据本节课学生所学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总结包括学生参与情况、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的时效性等。主辅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合理分层次布置作业。
四、教辅同步课堂教学的优势
(一)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教辅同步课堂解决了一位教师课堂上不能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问题。教辅同步课堂中主辅教师都要深入学生之中,近距离观察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和不足。主辅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二)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增强
原来的课堂环节基本上是教师导入,教师主讲,学生倾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辅同步课堂对传统课堂进行了解构和重构,主辅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多重思维问题串的设计,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合作完成新知的探究,这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就会更强,对知识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实践之后,不爱学习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不爱发言的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教辅同步课堂上,学生探究知识的声音越来越大,学生思维的碰撞越来越多。教辅同步课堂真正回归了教育的本质,教育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多是学生通过知识的载体学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
(四)教师备课转为问题导向
过去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知识、备教法、备学情。教辅同步课堂上,主辅教师备课的重点就是问题,预设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会出现哪些思维碰撞的问题,这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篇教案讲一节课的操作已然不合适了,教师在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课堂上教学再设计的过程。
五、教辅同步课堂改革需关注“三对关系”
(一)教与学的关系
教辅同步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就要求主辅教师处理好课堂上教与学的关系。同时教师的备课也将改变,主辅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变化进行设计。教辅同步课堂还可以发挥学科和教师个性特征,教师要创造性地发挥变式,创造属于孤儿学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二)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之间的关系
教辅同步课堂中主辅教师之间的关系要进一步明确。主講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主要传授者,课堂上所有教学环节由主讲教师主导。辅导教师帮助主讲教师完成知识传授,弥补主讲教师不能兼顾每一名学生的弊端。课堂上主讲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辅导教师也要明晰自己角色的定位,不是听课者,要参与到课堂,要深入到学生中去,真正起到辅助的作用。
(三)小组学习与个体学习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者,可以探究新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体现探究性和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直接关系着学习效果的高低。如果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无所事事,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无效的,因为成员没有明确的分工,也不知道怎么去学习。教辅同步课堂中需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教辅同步课堂教学改革是基于孤儿学校的学情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活动。教学改革没有定式可言,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探索出适合孤儿学情、符合孤儿教育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卡罗琳·查普曼,瑞塔·金.差异教学管理: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管理[M].郑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3]马媛媛.基于差异化教学理论的小班化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7(15).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