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之美:来自听觉艺术的唤醒与滋养

2021-04-20李阳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美育音乐教育

音乐有着“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的特点,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不仅使聆听和演奏的人产生丰富的想像,也以一种超越时空的特质,打通内心与外界、自我与他人、相识或陌生。人们通过它,蓦然发现,原来不同的文化可以相融,不同的世界可以沟通,不同的时代可以跨越,不同的民族可以交流,从而找到自我去消解迷失,找到知音去摆脱孤独,找到安慰去解除痛苦,找到灵感去点亮愚钝,找到精致去对抗粗糙,迈向更广阔的世界,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在当下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并举方针的过程中,音乐课程以自身“美”的属性承担着美育的重要使命。而要完成这个使命,既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和体会音乐的美,“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形成音乐素养;也要让音乐的美持续释放出全方位的育人力量,“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其中的关键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大连市甘井子区春田小学的音乐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以音乐的美成就学生内心的美;要从音乐出发拓展儿童的人生边界;音乐教育要艺术地释放审美的力量。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将音乐定义为“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的同时,也明确指出,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精神生活的不可或缺、生存能力的关键必备,使音乐课自然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并举方针的过程中,音乐课程以自身美的属性承担着美育的重要使命。而要完成这个使命,既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和体会音乐的美,“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形成音乐素养,也要让音乐的美持续释放出全方位的育人力量,“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其中的关键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为什么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因为审美性是音乐课程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音乐课程首先要落实的基本理念,其内涵包括“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也包括“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里,“美”是起点,也是目标;是内容,也是形式;是素养,也是方法;是核心,也是全部。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同样适用于音乐教育。音乐课程中的审美目标是否完成,需要通过音乐实践,即通过音乐美的呈现,才能确认。

辽宁省中小学线上音乐优质资源建设的成果之一——大连市甘井子区春田小学的师生表演的合唱MV《不想说再见》就是这样一种呈现。它集课标所要求的“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艺术实践形式于一体,让美扑面而来:青山绿水,古朴木桥,明媚阳光,茵茵草地,起伏山坡,婆娑树影,音乐老师同身着校服的学生一起,或坐或立,浅笑嫣然,唱着关于友情的歌。天籁般的童声,由朗读古代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到演唱近现代李叔同的《送别》、再到当代的《不想说再见》,编创者由美声到通俗、由伴奏歌唱到阿卡贝拉、由独唱到合唱、由旋律推进到声势律动、由文学到音乐、由大自然到校园、由听觉到视觉再到情感……优雅而不做作,活泼而不喧闹,真实而不粗糙,精益求精而不失朴素,精雕细刻而不失自然,空灵高远而不显虚无,集歌唱的、表演的、演奏的、乐曲的、画面的、师生情谊的——种种不同领域、不同风格、不同元素的美为一体,浑然天成,自成风格,令人应接不暇,难以抵挡,备受震撼。显然,这份精致的美不是一招一式那么简单,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其背后一定有长期坚定的审美追求和扎实的音乐基础作支撑。那么,这份美是怎样“炼”成的?春田小学的音乐教育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启示一:要以音乐的美成就学生内心的美

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音乐作为艺术形式进入教育,当音乐作为学科课程承担美育,它的美就必然指向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与学生的内心发生关联。在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对美和美育的表述中也能确定这种关联:“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音乐教育首先是教育,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育人,要把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放在第一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也如柏拉图所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作为美育中的重要一翼,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標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它与其他美育形式一样,在做着“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工作,在塑造学生精神品格,打好精神的底子,使其向善、向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春田小学的校长初延红在担任校长初始就把“教育成就生命美好”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她看来,“良好的教育就是把内心的美好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成应该有的样子”。可怎么把内心的美好“引导出来”呢?音乐成了学校全面美育的一个突破性选择。

(一)基于童年,播下热爱音乐的种子

不是所有的儿童生来就有音乐的天赋,也不是所有的孩子生来就对音乐有足够的兴趣。所谓天赋,如果没有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就可能夭折消失;所谓天才,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都可能泯然众人。任何热爱都需要不断浇灌,任何兴趣都需要点滴培养,音乐也不例外。音乐是需要通过聆听来接受的艺术形式,而聆听的能力更需要童年的启蒙。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小于12岁的儿童都可以通过专门的训练来增强音乐听力,但12岁之后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刘晓秋《论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北方音乐》2020年第2期)。可见,儿童时期音乐听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这种能力的敏锐程度是儿童音乐感受能力形成的前提,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决定了儿童对音乐的向往和热爱。《课标》之所以对1~9年级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都做出了具体规定,也说明音乐是一门需从小建立联系、逐渐形成素养的学科。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陈鹤琴先生通过自己女儿学钢琴的经历得出结论:“小孩子学音乐,要从小学的,也必须从小学起的,就是普通的小孩子,要学音乐的,也必须从小学起;大时学起来,是学不好的。”(《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儿童音乐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这就是基于对儿童心理逻辑和认知水平的了解,基于对音乐专业特殊性的认识。

春田小学深知这一点。在学校看来,越早让孩子们接触音乐,接受美妙乐曲的熏陶,越容易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能力,进而找到文化认同;有了文化认同,才会对音乐有兴趣,自然地爱上音乐。所以,在音乐教学上,学校除了上齐上满国家课程,还开发了如合唱、扬琴、竹笛等校本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如组建乐队、举办音乐会等,让音乐萦绕在校园,萦绕在孩子们的身边,无处不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为学生成长播下音乐的种子,为未来长大、开花,结出人生与人格果实饱满的那一天打下审美的基础。

(二)基于心灵,从内心出发享受音乐的美好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一直以表达人的内心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为目的。《课标》在音乐课程总目标的第一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5个要点中,无论是“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还是“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或者“陶冶高尚情操” “增强集体主义精神”“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都指向内心的丰富和美好,都是为了“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无关功利,只在内心;从内心出发去建设,再回到内心去完善。要让音乐教育同时成为“心灵教育”,就要让课标和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内心需要达成一致,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满足其对艺术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以满足其对艺术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享受意识以满足其艺术的成就感”,让音乐教育如所有艺术教育一样,成为“走心与暖心的教育” ,进行“美感的浸润、情感的交融、心灵的撞击、激情的传递”(郭声健、邓茜《让艺术教育回归“以美育人”本位》《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10期),使孩子们基于内心需要接受一首歌,听懂一首乐曲,在音乐中产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获得正向的情绪体验,形成健康的心理及人格品质,最终实现以美育人的目的。

春田小学主题为“聆听春天”的新年音乐会,就是以生动的音乐欣赏活动,向学生传递了音乐给人的内心带来的积极影响,体现了美育背景下春田儿童对音乐美的渴望。活动中,有孩子们的亲身实践,有音乐老师的专业引领,孩子们对音乐的好奇心、表现欲和成就感都得到了满足。音乐会后,他们明确写下了“在这个不同的星期五,所有的春田小学师生上了一堂特别的音乐课,两位音乐教师教会了我如何用心去聆听音乐”的体会。能用“心”去聆听音乐,其实就是内心与音乐有了连接,有了对话,内心接收到了来自音符、旋律等音乐元素的美好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音乐教育价值的体现,是学校音乐教育最珍贵的成果。音乐教育最终要以美育人,内心有了享受音乐美的基础,育人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基于人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美育公平

普通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就是“基于人人”的基本艺术素养教育,而非专业艺术教育,如课标所要求的,“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早在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美育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针对当时的美育状况,提出要“转变艺术学习的技术化和功利化倾向”,因为这种倾向不仅背离了艺术教育助力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精神面貌的主旨,还使艺术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只有少数有天赋、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才有机会获得艺术教育的机会;或者成为学校课程中随时可以为应试课程让路、随时可以舍弃的课程,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长期被忽略,学生之间的审美素养发展不平衡。陈鹤琴先生早年对音乐教学重技术训练的现象提出过不同意见,认为“儿童唱歌应以反映精神面貌为主”。的确,“艺术教育的功利化和技术化,严重动摇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根本宗旨,也消解了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把艺术教育的育人使命让位给功利追求,把艺术教育降格为技术训练,这是艺术教育自身的异化,是对美育的根本背离。”(郭声健、邓茜《让艺术教育回归“以美育人”本位》《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10期)时隔5年,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三个美育工作原则中,特别强调要“坚持面向全体。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縮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与《课标》对“课程性质”的概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定位一致。这就意味着,音乐课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是“必修课”;不能面向少数学生,多数也不行,必须是全体;选修不行,随便替代也不行,实际意义上的放弃更不行,因为这是义务教育的课程规定,关系到城乡差距、校际差距,也关系到学生之间的差距,说到底,关系到教育的均衡问题。只有“面向人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才能整体提升,教育均衡化才能全面落实。

春田小学深刻领会了国家美育要求和音乐课程的性质,其音乐教育始终坚持面向全体。一方面表现在确保国家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表现在立足于艺术教育普及,开设多种校本课程;既响应国家“体育艺术2+1”计划,为义务教育音乐学科的教学做好辅助工作,也让学生有足够的选择,孩子们或唱歌,或演奏,或欣赏,足不出校便能学会一种乐器,学会一种演唱的技能。学校为每一个学生爱上音乐提供学习的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最终实现美育公平、教育公平。

(四)基于日常,让儿童生活音乐化

什么是儿童生活音乐化?一方面,如陈鹤琴先生早年的生动解释:“我们要将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生活中去,使儿童无论在学习、游戏、劳动时,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也就是说,音乐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应该渗透在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他看来,音乐教育不能与生活脱离,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跟音乐接触时,可由节奏的美,引起精神的共鸣;可由和声的美,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可由旋律的美,“感到永久的统一”。

另一方面,“音乐应当反映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与他们日常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样的音乐才有无限的源泉,才为儿童所喜闻乐见,才能激发孩子亲近音乐的“自发要求”,才是有生命的音乐,最终“使儿童生活在音乐中”。事实上,儿童的生活也离不开音乐,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音乐总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儿童生活中,伴随儿童快乐成长。

再一方面,要引导儿童发现大自然中的音乐,体会天籁之音的奇妙和美好。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條件拥有一件乐器、学唱一首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对音乐的敏感,当条件具备,教师引导,这种敏感就可能被触发。就像纪录片《云山上的音乐家》中那些从未见过乐器和乐谱的孩子,当他们手拿收音麦,在音乐家的启发下,伴随着高亢的民间小调,感受身边的稻米欢歌、七彩泉鸣、细雨滴答、虫鸣花吟时,脸色露出的惊喜和快乐,足以说明他们对大自然的音乐有着天然的感悟力,而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对这种天赋进行挖掘和发展。

春田小学的孩子们是幸运的,他们能在学校教室系统地接受音乐教育,也会像MV《不想说再见》里那样,到青山绿水间放歌,在天空大地之间吟唱。最难得的是,他们在学校的每一天都由音乐开启。每天清晨,正厅那有着圣洁般感觉的白色钢琴旁,一定有一名学生来演奏曼妙的乐曲,迎候同学的到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以想象,这样的持久坚持,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样的每天熏陶,孩子们对音乐的领会有多深。所谓“儿童音乐生活化”,在春田小学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启示二:要从音乐出发拓展儿童的人生边界

音乐不单是一种有着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形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带给人的影响不仅仅限于音乐本身。透过课标中对音乐课程价值的表述“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加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价值要素的实现,拓展的都不只是学生音乐素养的边界,还有更宽阔的人生边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童年接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成年后虽没有从事音乐,但都不否认从小打下的音乐基础在后来人生选择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即便长大后选择了与音乐想去甚远的理工类专业,适当时候,仍会跨界音乐,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所以,选择了以音乐作为美育的突破口,其实也就是选择以音乐课程价值为原点,去挖掘它与办学和育人的广泛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仅体现在观念上,还体现在真实的教育行动和教育效果中。

(一)完善人格的边界

中小学是学生价值观、思想品德和人格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国家之所以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也是为了通过美育塑造具有积极人格特征的新一代。以儿童青少年积极人格评价为应用方向的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完整的人格构成体系,该体系以人格力量与和美德为取向,列出了包括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等6种重要美德,每种美德又有与之相对应的共计 24 种积极人格品质,包括与“智慧”相对应的创造力、好奇心、判断力、好学、洞察力,与“勇气”相对应的勇敢、坚持、诚实、热情,与“仁爱”相对应的善良、爱心、善于交际,与“公正”相对应的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与“节制”相对应的宽容、谦虚、谨慎、自律,与“卓越”相对应的鉴赏、感恩、希望、幽默、信仰。这些积极的人格品质涉及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方面,包括自身品质、学习、交往、为人、体验、态度和发展(苗元江、朱晓红、李娟、杜夏华《积极人格——当代青少年人格建构新方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第12期),与新时代美育内涵——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方向一致,也与音乐教育的目标——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致。音乐作品,无论是声乐的还是器乐的,都有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很多经典作品还有深厚的历史和哲学的背景。

春田小学的音乐教学和活动取材多样,合唱《不想说再见》表达的是感恩和希望,表演唱《小动物学唱歌》表达的是勇气和幽默,竹笛演奏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友爱和创造,音乐剧《我去找太阳》让孩子们体会到智慧、爱心、好奇心和想象力……竹笛课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明确,要“让学生在演奏学习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充分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演奏知识的同时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完美人格,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带有春田符号的系列课程“春田一课”,更是将音乐与德育相结合,将美育与其他四育融合,而其中的“好儿童人格养成”“德育微课”等系列,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

(二)驱动自我建构的边界

面向未来的“教育4.0时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时代,“学科的逻辑不再是唯一主导的内容组织方式,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内容权威,甚至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也不再是唯一的追求,学生的心智成长、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由兴趣驱动、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4.0时代”》《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20年7月),体验式的学习就变得特别重要。只有当学生觉得有意思、有趣,能体验,有问题导向,有可参与的项目,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去接受和经历,他们才能愿意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未来需要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而音乐课程提供这种可能,不仅在感官上从一般课程以视觉为主扩大到了音乐课特有的以听觉为主,在表达上由读写为主到演唱、演奏为主,还在学习方式上由个人为主扩大到了以合作为主、由知识学习为主到以实践体验为主,在组织形式上由单一学科系统扩大到跨学科的项目系统,学生在充分体验中完成深度学习,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建构有利于自我发展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春田小学的音乐课所要完成的不仅是音乐的任务,还立足长远,把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的自主知识建构能力作为任务,所以学校的音乐教育往往不局限于音乐,还融合了其他学科;也往往不限于教室和舞台,还延伸到了自然、社会、国内国际的大舞台。“聆听春天”活动就是给孩子们提供了多重体验的机会,每个孩子——无论是在台上表演的,还是在台下欣赏的,都能从那个载歌载舞、亦诗亦画的氛围里“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这种补偿可能是单向的,也可能是多维的;可能是共性的,也可能是个性化的,但一定是孩子们经过在地化学习之后重新确立的。比如孩子们会讨论音乐作品的感受,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还会把从音乐里得到的体验转化到舞蹈里,转化到作文或者手工作品中。这样的建构不会是老师们预先设计好的、想像得到的,而是学生根据自我体会和学习实践自主生成的,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和引导学生。但正因为这样,这种建构才会异彩纷呈,创意缤纷,才会不断产生心智成长所带来的惊喜。

(三)丰富表达的边界

提到表达,我们更多想到的是语言表达,包括书面文字表达和口语表达。其实不同学科和领域都是以自己特定的方式表达着对世界的思考、感情和创造。绘画是用色彩、线条和造型等视觉要素来表达,音乐是用旋律、节奏、和声等听觉要素来表达。每一个领域的表达方式都有其他领域的表达不可替代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创造了多样的文化;而多样的文化,也丰富和拓展著人类表情达意的途径和形式。陈鹤琴先生说:“音乐可以使儿童有表意的能力。”儿童表意,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绘画,学了音乐,他们还可以通过唱歌,通过演奏乐器来表达自己开心的、想念的、焦急的、忧虑的等心情,文字之外,又多了一种表意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儿童12岁之前至关重要。多了一种表达方式,孩子们就多了一种抒发内心情绪的方式,就多了一种理解生活、享受美好的视角。《课标》将音乐课程内容的结构框架分为四个领域,第二和第三个领域“表现”和“创造”从广义上讲都属于表达的范畴,而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要使孩子们顺利进入音乐表达阶段,就一定要从第一个领域“感受与欣赏”开始。要学会感受声音,感受音响,感受节奏和旋律的快慢高低,等等。有了这个基础,孩子们才能接下来学着通过演唱、演奏、表演、识谱、创编与音乐实践来表达自己。

为此,春田小学非常注重学生的音乐思维和音乐能力的开发,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专业训练。比如合唱团的训练先让学生了解歌唱是由气、声、字、腔、情几个部分组成的,正确而良好的歌唱应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支持、正确的起声、准确的母音状态、圆润的音色、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位置、清晰的语言、准确的感情表达等要素。发声练习从起声练习到头腔共鸣练习、扩展音域练习,音准、对比练习从全音程、半音程、和弦听辨到力度、速度对比练习……这些训练,把更多音乐的表达方法教给了学生,为拓展学生的表达边界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四)打开生涯的边界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也注重个性发展,要求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加和发展不同个性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不是所有孩子的天赋在童年时期都能展现出来,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早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很多人直到成年也未必知道自己的天分和兴趣所在,选择职业时或出于社会原因,或出于家庭和经济原因,但如果能把自己擅长而热爱的领域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幸福的。普通中小学多种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多方面的基础,也要提供多种学习和实践的可能,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天赋,有机会去发掘自己未知的潜能,探索未来生活的种种可能,进而拓展自己的人生边界。

音乐是多种可能中的一种,同时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中也隐含着多种可能,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音乐学科的每一种核心素养都可能为学生未来成长所需。小学阶段是个人发展的奠基阶段,重视音乐素养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美国弗吉尼亚州甚至把这种重视放到了学前,将音乐素养作为学前儿童必须具备的八大素养之一。该州确定的音乐素养发展指标有三项,包括能够运用身体和动作去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回应,能够运用视觉艺术区回应音乐,能够使用词语去描述音乐带来的感受(胡恒波《美国学前儿童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培育及启示》,《中国音乐教育》2019年第9期)。由此可见,他们在培育音乐素养的同时,也可能同时开发了以动作为主的舞蹈素养、以语言为主的文学素养、以视觉为主的美术素养,或者更多领域的素养,这也许是为什么音乐素养在该州被视为与语言、数学、科学、历史和社会科学、健康和身体发展、个人和社会发展及视觉等七大素养同等重要的原因。

脑科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解释这一点。德国生物物理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埃尔温·内尔在跟儿童聊关于记忆的话题时介绍,人的大脑由几千亿个神经细胞组成,其中每个神经细胞都可能与另外一千多个有联系。比如听觉和视觉中心就会彼此交换信息。细胞之间许多重要的联系,是在一个人出生数周或数年之后才产生的,有些神经轨道只有在及时受到“激动”时才能形成。而经常接受强烈“激动”的细胞,能与一千多个相邻细胞建立联系,并确保重要信息尽快到达大脑中的正确位置,同时引起适当的动作、思想、情感和记忆(贝蒂娜施蒂尔克编,张荣昌译《诺贝尔获奖者与儿童对话》,三联书店,2003.)。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无疑有助于帮助儿童脑细胞的联系,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通过美妙的音响,激发儿童多方面才能的发展,为未来人生的选择打下基础。

春田小学的音乐课后,一个孩子在给音乐老师写的小纸条上语气坚定地写道:“感谢老师让我开口唱歌,您是我最感谢的老师。我现在有了当音乐家的梦想,我有时担心唱错,不过,这个担心不能阻止我的这个梦想。”相信,在注重音乐教育的春田小学,更多孩子的人生梦想与音乐有关。

启示三:音乐教育要艺术地释放审美的力量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身美的力量去帮助学生形成在感知、表现和理解三个方面共同建构的音乐核心素养。那么,音乐的美,力量有多大?又怎样不可思议地改变着人的精神面貌乃至人生轨迹?

浙江衢州江山市一所中学的音乐老师当上了校长,在她的带领下,2020年中考,该中学在衢州全市的乡镇中学中拿了两个“第一”:平均分第一,低分率倒数第一。家长从疑惑到惊讶:学校考出了近十年的最好成绩!究其原因,的确与音乐有关:一是音乐老师的个性影响。音乐老师普遍性格外向活泼,思路灵活,语言生动幽默,在唱歌演奏的过程中更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增进友谊。二是音乐老师的专业眼光。音体美等科目的老师凭借自身学习经历和专业眼光,会敏锐地发现孩子身上文化课以外鲜为人见的天赋和闪光点,从而给孩子以信心。老师对学生天赋的理解、鼓励和尊重,让学生也更喜欢老师,从而走好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三是音乐的抚慰作用。校长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学生面对中考内心焦虑的时候,不是逼着他们没日没夜的刷题或者用讲道理来励志,而是经常放音乐给孩子们听,用音乐缓解他们的焦虑,带给处于备考中的学生最好的心理状态。

不久前,上海嘉定年近六旬、从事音乐教育几十年的赵教师跨越山河,到海拔约4000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支教,发现这里大多数学生是藏族,他们在歌唱、舞蹈方面与生俱来的才能因为地处偏远、没有音乐老师、从未上过音乐课而被埋没。于是,他从最基础的音乐知识教起,很快,让高原的音乐教室想起了琴声、歌声。支教结束后,他又再次回到青海,将孩子们带到上海,与上海和云南的孩子用汉语、藏语和彝族语三种不同的民族语言演唱了《我的祖国》。孩子们不仅登上了人生第一个音乐舞台,也看见了雪域之外的另一片天空。音乐的美如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如桥梁,连接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

音乐就是这样以似乎不可思议的力量让一个人脱胎换骨,让一个人的世界改天换地。春田小学校长初延红对美育的深刻感悟也说明了这一点:“审美能力决定生活品质,懂得审美,就会有不一样的眼界,那是文化的境界。”所以,以审美为核心要义的音乐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持续释放审美的力量。那么,这种力量表现在哪儿呢?或者说,音乐之美,美在何处?

(一)音乐元素的呈现之美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在了解和挚爱它的人眼里,都有独特的美。在数学大师丘成桐的心中,数学公式并不枯燥艰深,反而都很美;但它美在哪里?丘成桐认为,需“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体会到”。音乐之美也是这样,“了解”是前提。音乐世界由无数不同层面大大小小的元素构成,这些元素,多姿多彩,构成了缤纷音乐的万花筒。课标确定的课程内容框架中的第一个领域“感受和欣赏”就概括了义务教育阶段需要了解的音乐要素,包括音乐表现、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等要素。对这些要素的了解,是进入音乐之门的前提,也是音乐审美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30日给中央音乐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写道:“做好美育工作,要遵循美育特点。”对于音乐教育来说,就是要遵循音乐的特点。而音乐,如丰子恺先生所说,“自己有一种语言,能告诉人们种种意味。欲习音乐,必须理解这种语言”;要想理解这种语言,进入音乐之门,必须踏上“音的历时、音的质量、音的表情”这三重阶石,才有希望。他的所谓“音的历时”即由音的长短形成的“拍子”,“音的质量”即音的高低和强弱;“音的表情”即通过高低、强弱、长短不同的音符所表达出的感情,丰子恺先生称其为“乐语”(《丰子恺音乐五讲·音乐入门》,北京日报出版社,2018.),音乐的内涵正是通过“乐语”等基本要素呈现出来。所以,欣赏音乐的美,就要从感受不同乐器、不同歌者的音色、力度、速度、节奏、旋律、和声开始,循序渐进,进一步去体会音乐的感情、结构、体裁和风格。每一种音乐要素都有其独有的美,不同要素的奇妙组合,又会诞生无数美不胜收的音乐作品。

对于小學生而言,体会这些并不容易。春田小学尽可能创造一种自然教育的场域,让音乐浸润儿童,让儿童生活在音乐中:或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比如在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时,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教会学生准确感知二分、四分、八分音符之间的时值比例,通过模唱小动物的叫声体会节奏的强弱快慢,通过接龙游戏学会识谱并演唱;或组织课外音乐社团,“春之乐扬琴团”在演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同时倾听不同声部的能力,“春之声合唱团”在做起声、头腔共鸣、扩展音域等发声练习的同时进行音准练习,进行听辨全音程、半音程、和弦,对比歌曲的力度和速度的练习;或进行舞台实践,每年十二月举办的“聆听春天”音乐会已经成了春田充满仪式感的音乐盛会;或通过评价推动,对孩子们的音准、节奏、情感等艺术表现、本学期发展预期、学习态度、综合素质四大方面进行检测……有了专业指导,孩子们才可能真正熟悉音乐的呈现方式,才能真正进入音乐去欣赏和体验音符、旋律、节奏、乐曲、歌曲等音乐要素共同带来的审美享受,对音乐才能不止于“喜欢”,而是让音乐成为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音乐审美的路上走得更远。

(二)音乐空间的想像之美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说过,“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音乐的这一特点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挑战。美国音乐教育家托马斯·塔帕在他的《和教师们聊音乐教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0.)中谈到音乐教师的素养时,特别总结,除了要在音乐方面有天赋,有敏锐的乐感,有轻松创作音乐的能力和对音乐较好的记忆力,还要“能用音符进行思考”。这表明,音乐用声音而非语言表达思想,有它自己的语言,也即丰子恺所说的“乐语”,而“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课标》),同样一首乐曲或歌曲,不同的人听了,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这也决定了音乐有极大的想像空间。经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教师不仅自己要具备用音符进行思考能力,也要教会学生根据音乐提供的情境,想像那些没有语言文字的音符里包含着怎样丰富的思想、情景、情绪,隐藏着怎样有趣和情节曲折的故事,让学生的音乐想像力得以提升。音乐教育强调体验和欣赏,但体验到了什么、是否欣赏到了音乐的美,固然与每个人的音乐基础、年龄阅历、文化修养有关,但一定与想像能力有关,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取决于童年时接受的教育。

培养想像力当然需要方法,但留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更为重要,而音乐恰好就具备这种属性。音乐固然有不确定性,但身处乐曲歌曲之中,音乐本身的元素又限定了情境——比如欢快的乐曲不可能让人想像到悲伤——反而又为想像创造了条件。音乐这种恰到好处的留白,特别适合想像力的培养。在音乐规定的情境下,孩子们可以想像星辰大海,也可以想像朝阳雨露;可以与亲人朋友相聚,也可以与猫狗鱼虫对话;可以在想象中获得平静,也可以在想象中得到安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据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本来想像力起点相同的孩子,后来却差距拉大?这与我们想像力的培养缺失甚至在孩子们成长后期发展中想像力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无关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之所以选择了《小真的长头发》等绘本做课文,在主编、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看来,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们不仅能认字,会阅读,也能像小真一样把自己的生活和想像世界结合起来,大胆去思考和表达。小学阶段,孩子的想像力可以飞速发展,也可以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而学校,有责任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

在无数可以为孩子想像力创造的条件中,除了文学,音乐教育无疑也是合适的一种。《蒲公英在秋风中微笑》是春田小学合唱校本教材中的一课,作品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又富有哲理。歌名就自带童话色彩,引人遐想。教学中,老师通过对这首结构为三部曲式的作品进行音乐元素方面的分析,引导孩子想像。比如引子部分,钢琴的演奏要省去主和弦三音的迂回琶音,展示出一种飘逸的形象;合唱的旋律声部是主题的提示,要用“啦”演唱,使音乐带有乐观的情绪,唱时要极轻,作为背景音响来处理;而低声部在力度上做了适当的渐强渐弱处理,产生犹如轻柔的秋风在吹的感觉。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可以想像大地上的蒲公英张开淡黄色的小伞,飘向远方,飘到田野和山坳,去安家,去播种,去创造,就像那些到艰苦的地方去开创事业的人们,无论环境多么艰苦,都能在秋风中微笑。孩子们会意识到,那些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不惧困苦、对未来充满信念的人多么值得尊敬,长大后也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三)音乐表现的创造之美

在课标的要求里,“表现”是继“感受与欣赏”之后的第二个重要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重要途径”,怎样的“表现”才算符合音乐课程的要求?《课标》提出要能自信地演奏演唱,能进行综合艺术表演,具有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而表现不是模仿式的再现,不是对音乐简单机械的反应,而是主动的表演,要投入个人对音乐的体验和传达,所以,它与“创造”密不可分。“创造”是“表现”的进阶和升级,“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學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音乐表现中透着创造,音乐创造需要通过表现来实现。换句话说,最好的音乐表现中一定有作者和表演者创造的心血,最好的音乐创造必须通过表演者精准的呈现来完成,最终到达美的境界。无论“表现” 还是“创造”,都与音乐课程的审美和实践性质一脉相承,都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相互映照。

春田小学那美轮美奂的合唱《不想说再见》给我们带来的就是二者的统一所带来的美。做到这一点并不奇怪,与学校日常严谨的教学思路有关。合唱课程有三个具体目标:一是会识谱,要求学会识简谱和五线谱,能打准节奏,唱准旋律音高及和声;二是会演唱,调动学生演唱的兴趣,教会学生在气息的支持下轻声高位演唱,强化各种母音的发声训练,达到声音上的和谐统一,能够多声部合唱;三是会表演,在理解合唱作品的基础上,既用声音传递情感,也用形体表演诠释作品的情感内涵。

在具体目标之下,教师还会专业地从演唱的角度落实有关“表现”的训练细节,让孩子们拥有了足够用声音表现美的能力。比如,教师会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目的是提高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舞台表现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老师们看来,训练是为了提高,提高是为了表现,而训练要有方法,首先就要保证学生掌握的发声方法是科学的。由于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夯实学生的基本功,所以,他们将训练的重点放在中声区,用声上做到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强而不炸,力争体现个人和集体声音的谐调、平衡与统一;之后再加强音准、节奏的训练,扩大音域、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训练;抓住了重点,再分期分批地确定阶段性训练中心,每个阶段解决一两个问题,同时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修养。再比如,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们知道,用本嗓唱法达不到扩展音域的目的,影响演唱的表现力,孩子们学会用假声歌唱后,音域可以扩展四度左右。于是,教师针对学生假声虚浮而无穿透力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严格训练,孩子们最终掌握了真假声混合的演唱技巧。由于方法正确,有的放矢,训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学生的表现力由量变到质变,慢慢发出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

合唱《不想说再见》《库斯科邮车》《立春偶成》之所以有一种赏心悦目、打动人心的美,与经过长时间音乐熏陶的孩子们在声音、表情和动作上的功底扎实、合作默契、控制得当、恰到好处、毫不做作的表现力不无关系。他们自己美在其中,也把美传递给了更多的人,而他们自己也如台湾学者蒋勋认为的“美其实是一种分享,美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种财富,愈分享,就拥有愈多”(蒋勋《美的觉醒》)那样,收获更多。

(四)音乐文化的融通之美

音乐有着“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的特点,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不仅使聆听和演奏的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同时也以一种超越时空的灵性特质,打通内心与外界、自我与他人、相识或陌生,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之间架起了一座看不见摸不着却听得真、感受深的音响之桥。人们可以穿过它,蓦然发现,原来不同的文化可以相融,不同的世界可以沟通,不同的时代可以跨越,不同的民族可以交流,从而找到自我去消解迷失,找到知音去摆脱孤独,找到安慰去解除痛苦,找到灵感去点亮愚钝,找到精致去对抗粗糙,迈向更广阔的世界,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就像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与钟子期,一叶扁舟之中,清风明月之下,伯牙琴声里的高山流水只有远在岸上的樵夫钟子期能听懂……

就像之前对音乐毫无感觉的作家余华,听到触动心灵的乐曲,一下子就“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像炽热的阳光和凉爽的月光,或者像暴风雨似的来到了我的内心,我再一次发现人的内心其实总是敞开着的,如同敞开的土地,愿意接受阳光和月光的照耀,愿意接受风雪的降临,接受一切能抵达的事物,让他们都渗透进来,而且消化它们”;可以让他发现“音乐的历史深不可测,如同无边无际的深渊,只有去聆听,才能知道它的丰厚,才会意识到它的边界是不存在的,在那些已经家喻户晓的作者和作品的后面,存在着星空一样浩瀚的旋律和节奏,等待着我们去和它们相遇,让我们意识到在那些最响亮的名字的后面,还有一些害羞的和伤感的名字,这些名字所代表的音乐同样经久不衰(余华《文学或者音乐》,译林出版社,2017)”……

就像英国巴拉德小学引入的一项新活动“放下一切去倾听”,鼓励学生在每周一的固定时间停下手头的所有学业真正聆听一段音乐。教师将精选的音乐分享给所有学生,介绍这首曲子的起源及创作者信息,激发学生讨论,音乐类型每周不同。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能否接纳别人的观点,首先取决于情绪,其次取决于对方的行为,最后才是对方的语言。现代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从讲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间的距离可能很远,任何居高临下的说教都不如润物无声的情绪抚慰更有力量。而音乐,首先作用于人的是情绪,“放下一切去倾听”就是将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从而达到身心健康……

在春田小学,孩子们音乐的视野不仅局限于课堂、校内,还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春之声”合唱团与德国什未林歌德青年合唱团举办交流活动,同台演出,建立互动基地,互相视听训练,面对面对比观摩,切磋指挥技巧及钢琴伴奏的配合,增进友谊,加深了不同民族在国际视阈认知下对合唱的理解与尊重。每次音乐活动之后,孩子们感受最多的是热爱、快乐、友情和爱:

“音乐使我快乐、自由,音乐是我们成长的光芒!”

“我喜欢音乐课,音乐课的气氛让我体会到了快乐”

“我很喜欢老师设计的音乐游戏,我特别开心,以后我还要上音乐课。”

“音乐老师很美,让我感受到了爱。”

“老师,我喜欢跟您还有同学们一起上音乐课。”

“我最喜欢打节奏,每当听到音乐,我的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打出节奏。”

“我特别爱音乐。现在学乐器了,会拉小提琴,会弹吉他,这些都是让我融入音乐的方法。”

“这次的音乐会之后,我知道了应该怎样欣赏音乐:一是要了解它的组成及每个乐器的特点;二是聆听,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听节奏,听旋律,听各个乐器的声音;三是欣賞指挥,指挥是乐队的灵魂,他要有把乐队、演奏者和听众统一成和谐整体的能力;最关键的一点,要了解每首曲子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者的风格。”

“用心去聆听音乐,不仅是对演奏者的尊敬,更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聆听音乐,可以从乐曲出发,听听它所表达的情感;也可以从旋律、从每一个音符包括演奏者的表情神态出发,去理解它的内涵。当你懂得音乐要用心去聆听,也就有了对演奏者最起码的尊重。”

…………

浸润在音乐中的春田儿童,能用表演去完成音乐,能用语言去描述音乐,能用身体和动作去回应音乐,还能用绘画和手工去表达音乐,被音乐唤醒,也被音乐滋养,多么阳光、健康、幸福!音乐萦绕在美丽的春田小学校园,正如初延红校长所期待的那样,传递着价值取向,进行着审美导引,释放着生活态度。相信在音乐里获得的美好,会给孩子们前行的力量,如MV《不想说再见》里所唱的那样,坚定未来“我会一直走下去”的信念,珍惜春田校园的师生情谊,记住感恩,不忘善良,找到希望和动力。

(责任编辑:李阳)

猜你喜欢

美育音乐教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美育教师
音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