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某地区431例小儿烧伤病例分析及预防要点
2021-04-20苏金虎赵丽玲许晓红
香 燕,闫 芳,苏金虎,赵丽玲,杨 洁,许晓红
(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四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
由于小儿对环境危险缺乏预判能力,所以烧伤为常见意外事故。由小儿烧伤而引起的非致命伤害在全球排名第五,在国内排名第三[1]。小儿烧伤不仅要花费巨额的医疗费用,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痛苦。因此,预防小儿烧伤、降低儿童死亡率已成为全社会及医务人员的责任。本文对431例烧伤患儿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至2019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收治了甘肃省河西某地区烧伤患者744例,本研究收集了12岁以下烧伤患儿43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3例,女性168例,男∶女为1.6∶1。
1.2方法
利用本院病案编目系统,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法,诊断选择“烧伤”,检索出符合条件的病例,再利用病历质控系统逐份查看,重点提取烧伤患儿的年龄分布、季度分布、致伤原因、家庭环境、受伤场所、治疗转归等情况进行资料的收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小儿烧伤的时间段分布情况
小儿烧伤全年每个月均有发生,但以4月至6月份最多,占32.3%,见表1。
表1 小儿烧伤的时间分布(N=431)
2.2小儿烧伤的年龄及致伤原因分布情况
在431例患儿中,小儿烧伤以2~4岁最多,共310例,占71.9%(310/431),其中2岁患儿占40.8%(176/431),3岁患儿占21.1%(91/431);在致伤原因中,以热液烫伤为主,占87.5%(377/431),见表2。
表2 小儿烧伤的年龄及致伤因素分布(n)
2.3小儿烧伤的发生地点及监护人和家庭环境分布情况
在431例患儿中,小儿烧伤发生地点主要在家中,占97.2%,少部分发生在幼儿园、学校或户外;小儿烧伤时的监护人大部分为祖(外祖)父母,占53.4%;小儿烧伤者主要来自农村家庭,占84.0%,见表3。
表3 小儿烧伤发生地点及监护人和家庭环境分布
2.4小儿烧伤后入院时间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
在431例患儿中,小儿烧伤后48小时内入院共384例,出现并发症3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1%;48小时~7天入院31例,出现并发症2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0.3%;7天以上入院16例,出现并发症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8%;小儿烧伤后入院时间越早,并发症发生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小儿烧伤后不同入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n(%)]
2.5小儿烧伤入院前创面处理与发生感染创面的关系
在431例患儿中,小儿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淋23例,未出现创面感染;小儿烧伤后未作处理而就诊282例,出现创面感染15例,占5.3%;小儿烧伤后自行处理(涂烧伤膏或牙膏、蛋清、酱油等生活制剂)126例,出现创面感染16例,占12.7%;在小儿烧伤入院前正确处理创面,创面感染发生率较低,经Fisher检验,P=0.015,见表5。
表5 小儿烧伤入院前不同创面处理法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n(%)]
3讨论
3.1小儿烧伤病例的特点分析
3.1.1小儿烧伤的时间段分布分析
本资料显示,该地区患儿烧伤多发生在每年的4月至6月份,占32.3%,7月至9月份次之,占28.0%,与田俊英等[2]报道的6月至8月份烧伤最多稍有差别。可见地域不同,小儿烧伤的高发时间段也不同。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均存在差别[3]。本资料显示,小儿烧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两个时间段属于该地区春耕秋收最繁忙的时间,家长对幼儿疏于照顾,导致幼儿烧伤多发;其他时间段中的大部分时间,农村外出务工的家长基本回家,因此发生小儿烧伤较少。另外,烧伤患儿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可能与监护人的安全意识不强有关。
3.1.2小儿烧伤的年龄及致伤因素分析
本资料显示,小儿烧伤以2~4岁病例最多,占71.9%,尤其以2~3岁为甚,这个时期的幼儿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身体动作不够协调,走、跑、跳不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自控能力差,如家长照顾不周,很容易造成意外伤害,而且男患儿明显多于女患儿,男∶女为1.6∶1,其与男童性格好动、调皮有关。
本研究显示,热液是造成小儿烧伤最主要的原因,占87.5%,其主要包括开水、饭汤、热牛奶、热油等,与Shah等[4]报道的幼儿烧伤最常见的原因是烫伤或接触热食物引起的热灼伤一致。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虽然其安全意识有所增强,小儿烧伤发生率减少,但是烧伤原因多样化、复杂化,如打火机爆炸、汽油烧伤、蜡烛着火、火药烧伤、电弧烧伤等,因此应不断地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3.1.3小儿烧伤后入院时间及创面处理方法分析
本资料显示,小儿烧伤后出现并发症与入院时间和早期创面处理方法有一定的关系。小儿烧伤后入院时间越早,并发症发生率越低(P<0.05);入院前正确处理创面,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15)。然而,部分患儿监护人缺乏烧伤急救知识,小儿烧伤后未能及时就诊,出现发热、创面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等并发症时才选择入院治疗,导致院前救治率不高,与有关研究一致[5]。患儿入院前仅有极少数家长用冷水冲淋创面,而且冲淋时间不足;还有部分家长用“土偏方”涂抹创面,造成创面感染,对患儿形成二次伤害,增加了救治的难度。因此,应高度重视小儿烧伤院前急救,提高家长对烧伤的认知水平,尽可能保护创面、正规清创可减少污染,防治感染,减轻伤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2小儿烧伤的预防要点
3.2.1加强预防小儿烧伤的宣传教育
本资料中,大部分患儿属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老人照顾孩子精力有限,对危险因素预判不准确,容易导致小儿意外的发生。农村很多家庭冬天还采用“锅连炕”的取暖及做饭方式,容易发生小儿火炉烧伤及饭汤烫伤事件。所以要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使卫生宣教工作不断向农村延伸,开设卫生科普墙报,针对季节特点,做好烧伤防控知识更新,确保小儿得到安全、有效的保护[6]。同时,应提高家长对烧伤预防、早期处理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如小儿被热液烫伤后,应立即使用自来水对创面进行冲淋,这是最早的自我冷疗措施,早期正确的冷疗可以迅速减轻患儿的痛苦,避免创面进一步加深,改善患儿预后[7]。
3.2.2提高教育机构防范小儿烧伤的能力
本资料显示,有12例患儿是在幼儿园或学校因开水及饭汤导致的烫伤。因此,幼儿园及学校应定期邀请专业人员进入校园,对保育人员进行烧伤防范及烧伤后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并做好小儿的管理教育工作,尤其是刚入园的低龄幼儿,应加强对其进行生活安全常识宣教,使其不断提高识别危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儿烧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本研究及相关报道表明其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生率。首先,应提高安全意识,利用宣传工具进行高频率、高覆盖面的有关烧伤预防及救治基本医学常识的宣传教育,提升大众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及早培养儿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使其远离危险因素。其次,对家长和保育人员进行烧伤预防及烧伤后应急处置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小儿烧伤的预防和烧伤创面的医学急救常识[8]。使其增强预判危险因素的能力,充分认识烧伤所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