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2021-04-20王大鹏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6期
关键词:冷却管测温用量

王大鹏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100)

1 工程概况

新建“石家庄—济南”客运专线,正线起止里程为改DK79+555.99(含)—改DK90+387.08,全长10.831 km,其中改DK79+555.99(含)—改DK83+882.54 为辛集东特大桥313#墩(含)—济方台,共计134 个承台和墩台身。改DK83+882.54—改DK90+387.08 为区间路基,其中改DK84+402.8 为靳家庄框构中桥、改DK86+000.2 为侯家村框构中桥、改DK87+243.3 为骆家村框构中桥和17 个框架箱涵,结构物多、体积大。控制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指导实际施工。

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温度计算,以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力,改善约束条件。事先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温度差降低,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拥有良好的施工质量。因温差产生的拉应力要小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因此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首先计算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才能更准确地计算温差,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可以在浇筑后的3~7 d,按式(1)计算。

式中,T0是混凝土浇筑温度,℃;W 是水泥用量,kg/m3;F是粉煤灰量,kg/m3;Q 是水泥水化热,通过试验28 d 水化热为350×103J/kg;c 是混凝土的比热容,取0.98×103J/kg·℃;ρ 是混泥土密度,取2400 kg/m3;ξ 是不同厚度的浇筑块散热系数(表1)。

表1 不同厚度的浇筑块散热系数

本标段桥梁承台高度为2.0 m、2.2 m、3.0 m、3.5 m。C40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294 kg/m3,粉煤灰用量76 kg/m3,ξ 按表1 选取,根据式(1)计算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当承台高度为2.0 m、2.2 m 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45.52 ℃,当承台高度3.0 m 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56.46 ℃,当承台高度3.5 m 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63.96 ℃。

混凝土表层温度按式(2)计算。

式中,Tq是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取20 ℃;h'是混凝土虚厚度,m;H 是混凝土计算厚度,m。具体参数见表2。

当承台高度为2.0 m 时,混凝土表层温度36.95 ℃;当承台高度为2.2 m时,混凝土表层温度35.77 ℃,当承台高度为3.0 m 时,混凝土表层温度为45.76 ℃;当承台高度为3.0 m 时,混凝土表层温度52.04 ℃。

混凝土温差=Tmax-T表,经计算,上述不同承台厚度温差均<20 ℃。

3 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措施

采用预埋测温探头进行测温。本工程承台厚度200~350 cm,属大体积混凝土,极易产生温度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预留测温孔,测温孔采用直径40 mm,壁厚3 mm 的钢管。共设3 组,每组预埋1 根测温探头于混凝土内,1 组埋设在承台中心处,底端高于承台底50 cm;2 组埋设在承台横向中轴线上,距承台边线150 cm,底端高于承台底100 cm;3 组埋设在承台纵向中轴线上,距承台边线150 cm,底端高于承台底150 cm。测温管平面布置见图1。预埋管均垂直于混凝土平面,与承台钢筋绑扎牢固,且伸至承台底部,上部外露20 cm。

表2 不同厚度计算参数 m

4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4.1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砂、石料避免阳光曝晒,现场混凝土输送管道经淋水散热,采用地下水降低拌合水的温度,以及采取其他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的降温措施。

4.2 施工控制措施

(1)优先考虑选用水化热低,初凝时间长的水泥,并控制水泥用量,满足最大胶体用量限值≤450 kg/m3,最小胶体用量限值≥320 kg/m3。

(2)粗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含泥量≤1%,石子在使用前需经过清洗。砂选用经过筛选中粗砂,含泥量≤2%,以降低水泥用量。

(3)根据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2]。为了延缓温升峰值的出现时间,降低单位混凝土水泥用量,可以同时掺加高效缓凝减水剂、粉煤灰,即“双掺技术”。

(4)选择材料后要进行适配和计算,同时确定合理的配合比,为了满足施工要求的工艺特性,以及承台设计所规定的强度,要适当减少水泥用量,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缓凝剂来降低水泥水化热。

4.3 各项检算

为了使施工方案更具正确性,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之后,要在固定的施工条件下检算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温度,通过计算结果制定详细的养护措施、冷却措施、温度监测方法,确定各项温度指标。

4.4 埋设冷却水管

承台施工时,事先在混凝土中预埋水管,通过管中的循环冷水流动降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水化热。用Φ40 mm×4 mm 的钢管作为冷却管,在2 m、2.5 m 内布置一层冷却管,3 m 以上的承台布置两层。在拐弯处要安装弯头,用丝扣套筒连接水管接头。施工前,要对水管系统进行通水试压,保证管路不漏水。认真检查每个接头,避免在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之后损害管路,使供水具有连续性。冷却水管路回形布置,与四周边缘的距离为100 cm,水平管之间的距离保持100 cm。如果承台高度为2.2 m,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布置一层水管。水管网沿竖向布置在承台中央,最外层水管距离混凝土最近边100 cm,进、出水管均各自独立,露出承台顶面20 cm,采用1 台水泵独立灌水,适当控制进水速度与循环速度,并及时记录测温数据。在每层循环水管被混凝土覆盖之后,或者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可以在冷却水管中通水。在水循环中,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降低。同时,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达到所要求的限度,将循环冷却水进、出水的温差控制在≥5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利用混凝土的自身温度,可以用测温数据控制水循环的速度。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具有四周温度低、中部温度高的特点,所以在循环中会进行自动调温,发挥更好的调控效果[3]。

图1 测温点平面布置

4.5 材料降温

(1)分层浇注施工。选择分层连续浇注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层厚30 cm。同时,根据混凝土层面散热特性进行振捣作业,保证混凝土浇注质量。次层混凝土的浇注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避免发生层间冷缝,每层混凝土都要振捣,使其达到密实的效果。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操作时振动棒应直上直下,快入慢出,重叠交叉;每一振捣点振捣20~30 s 为宜,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混凝土时,振动棒要求捣入下一层混凝土,一般插入深度为40~45 cm,保证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10 cm,层层要搭扣,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地结合。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振捣上层混凝土。振动棒不得碰撞钢筋及承台预埋件,不得碰撞边侧模,距离边侧模10 cm,以防模板变形。

(2)混凝土浇筑方式。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分层施工及钢筋和冷却管不受扰动,混凝土浇筑时需采用混凝土溜槽进行施工,施工时保证每个承台的溜槽数量不少于3 个,保证整个作业面内的混凝土厚度均匀。混凝土振捣时,严禁用振动棒拖拉的方式来进行混凝土的摊铺。

(3)加强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毕后,侧模外覆盖草帘保温;抹面收浆后,表面上加盖土工布进行保温保湿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延缓降温速率。

在终凝后开始浇水(一般为12 h 后),覆盖洒水养护,承台顶全部范围内必须严密覆盖土工布并浇水,每隔2 h 浇水一次,中午气温较高时每隔1 h 浇水一次。根据测温结果调节冷却管通水量的大小,当混凝土中心与混凝土表面温差过大时,可将冷却管出口的温水覆盖混凝土表面,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减少混凝土体内外温度差。拆模后,承台四周采用浇水养生,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或者尽早回填基坑土方。承台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 d。

5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项目,在维护、施工、设计、材料这些方面都要加以注意。要使用成熟的施工技术,并结合先进的技术进行设计,将切实可行的技术融入到实践操作中,对其实行有效的控制措施,并达到经济节约的目的。为了提升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对材料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与安排,对操作工艺加以改进,完善施工操作过程,规范施工项目,并对工程进行适时的养护,有效降低损害程度,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

猜你喜欢

冷却管测温用量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新型堆芯捕集器竖直冷却管内间歇沸腾现象研究
核电站凝汽器冷却管防碰摩优化设计
疫情期间红外测温枪检测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1000 MW核电汽轮机组凝汽器冷却管漏水原因分析及设计改进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测温系统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浅议OTC解表中成药的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