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钻杆吊卡绞链轴拆解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1-04-20谭晓江尹德森唐伟华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6期
关键词:受力液压调节

谭晓江,尹德森,张 川,唐伟华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渤海钻探管具技术分公司万庄项目部,河北沧州 065007)

1 吊卡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钻杆吊卡以其结构不同命名为侧开(CD 型)和对开(DD型)两大类,其中DD 型又分DDZ、DDZ(T)DD(TA)、DD(AA)等型号的系列产品。主要是局部结构和承载(悬持)对象不同,以一种DDZ 型结构类吊卡为例,对修理拆解作业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所研究的内容加以论述。

DDZ、DDZ(T)系列型吊卡由右主体、左主体、卡页、锁钩、铰链轴、卡页轴等零件组成。左、右主体通过铰链轴连接;卡页由卡页轴固定在左主体上,并围绕卡页轴转动;扭簧安装在卡页轴上,让卡页自动复位;铰链轴、卡页轴由弹性限位销固定,拆卸较为方便;锁钩由锁钩螺栓和扭簧固定在卡页上,在扭簧作用下紧紧地钩住钩紧销,起锁紧作用。开合时,拉动锁钩旋转,锁钩从右主体上的钩紧销上脱落,继续拉动锁钩,卡页从右主体锁紧块上脱离,这时可以打开吊卡,进行悬持管柱的扣合或脱离作业。关闭时,用力拉动左、右主体上的手柄,卡页和锁钩在扭簧作用下自动恢复原位并锁紧,这时可以对所需悬持管柱实施起吊或下降作业。

2 存在的问题

从吊卡结构可以看出,铰链轴上方设计有一通槽,与其贯穿的弹性圆柱销在安装配合中形成固定,目的是限制铰链轴的退出,实际上也限制了铰链轴与左主体上配合孔眼间的周向旋转运动,即将铰链轴与左主体形成了固定,这种配合结构将铰链轴与配合孔眼长时间连接在一起,就会产生固化,加之在钻井液的浸蚀下更加形成粘连效应。而右主体在铰链轴中间部位形成旋转半角运动格局,一方面使活动范围受限、不能很好形成磨合运动关系,另一方面也产生偏磨效应。因此,吊卡保养中提出,使用一定周期后要对铰链轴进行更换,但这一作业在实际中存在很大困难,不仅作业时效低,还存在很多安全风险。作业方法也很落后,基本上采用柱销推顶垂直向下或侧向以大铁锤撞击、砸出的方式进行,作业风险控制和成功效率明显不足。

3 铰链轴拆解技术研究

DDZ 系列吊卡外形多角多棱,不具规整形体,以多弧面和枝叉结构形体为主,而这些结构、形体以能够承载最大负荷和以最轻的重量、最小体积、最全功能、最适宜制造工艺的理由延续或保持至今。但在一些具体的结构中也存在不足,如铰链轴拆解分体难的缺陷,给修理作业造成很大困难。

分析铰链轴结构为一直面圆柱体,与孔眼属间隙配合,因为长期静置和在润滑条件差的环境中形成粘连效应,从拆解铰链轴的受力中分析,都是沿轴的正轴方向施加顶推力,让轴孔与轴的接触面间产生剪切而破坏粘连力量,依据这一理论,围绕吊卡的奇特形状,研究借助液压形成更大的顶推铰链轴力,只需将这种推力建立形成一种受力结构,完全能够适应吊卡的多枝叉外形和偏心受力状态。

4 液压能拆解铰链轴装置

液压能具有承载力大、持久性强、稳定性好、操作省力、容易控制等优特点,借助液压能实现对铰链轴的顶推作用。围绕“羊角、牛头”式外形,建立竖直正轴方向上的液压顶推力,一台直径40 mm、行程150 mm 柱塞式顶升油缸的顶推力达20 t(196 kN),与用大铁锤撞击所产生的冲击能量虽不能对比,但对于顶推铰链轴所产生的效果却大不同,在持续性力量平衡中,铰链轴在不断地退出孔眼,根据自身所处配合间隙的吸附或粘连程度建立起平衡退让运动关系,长久的持续顶推力可将铰链轴轻快地顶推出孔眼,实现对DDZ 系列型吊卡铰链轴的液压能机械拆解分体修理作业,进一步形成机械化、自动化操作。

液压能机械拆解装置的受力结构架可多样化设计,在此仅论述一种装置及拆解技术和顶推原理。

如图1 所示,拆解装置由上、下压杠通过两边铰链机构和调节丝杠连接,形成空间受力框架。调节丝杠分正反螺纹并由调节套连接为整体部件,主要承受拉力,锁定上、下压杠间的距离,满足不同吊卡所需的高度调节;下压杠与作业平台间设计有滑动机构,能够在作业平台面上沿轨道滑动,满足吊卡体积所占空间,能精准对正铰链轴中心位置施加顶推力;作业平台以平面钢板制成,主要为装置建立整体构架,便于安放和移运操作。中心位有伸缩筒定位,形成支撑台面,待拆解的吊卡放置在支撑台形成平衡、平稳状态,支撑台下部与伸缩筒组成扶正伸缩结构,满足调节吊卡在受力状态下的高度平衡差,调节高度平衡差由上部手轮旋转带动调节丝杠与支撑台、伸缩筒共同形成升降运动关系,主要为满足在顶推力作用下的吊卡能够随上、下压杠空间所产生的变形而有效调节吊卡的水平面放置状态,进一步保证顶推油缸的力沿铰链轴的正轴方向施加,不发生偏斜顶推现象;在支撑台上部设计有扶正套,满足不同规格吊卡内孔径的扶正效果,扶正套与吊卡内孔径相互配对应用,可以更换,取放操作方便,这也是该装置的一个多用途设计亮点;上、下压杠间连接的调节丝杠的两个端部采用柱销类铰链机构,方便向两侧方向实施倾倒放置,将上压杠连接柱销拨出即可形成对两个调节丝杠的侧向倒放,此时上压杠处于个体单元构件,可轻松在吊卡上平面内取下或安放;当整个受力框架解体后,吊卡在作业平台上享有独立大空间,使吊放作业方便、安全,一人开启吊车即能轻松完成拆解、安装的全部工作内容。

图1 DDZ 型吊卡拆解装置

液压能机械拆解装置顶推油缸可采用传统型液压千斤顶(图2),升级可选电动泵升压装置(图3)。如能将这一拆解技术原理整合,形成专用拆解机械设备,配以更加美观的外形和结构成为一种产品,由专业厂家制造,与吊卡修理单位配套购置效果会更好。

图2 液压千斤顶型拆解装置

图3 电动泵升压型拆解装置

该型拆解装置所容纳的吊卡范围大,一套装置针对的是DDZ 系列吊卡的拆解铰链轴操作,根据现有生产厂家与使用单位间没有形成返厂修理的状态格局,在大部分修理单位还在延用大铁锤撞击轴销的方式,推荐引用这一拆解技术及整体装置,可以提升作业安全和效率。

5 应用效果

液压能拆解铰链轴装置在修理作业中得到认可,且效益明显,于2019 年获渤海钻探公司QC 一等奖。该项技术、装置不仅解决了吊卡拆解中的困难,还解决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和重体力作业问题,只需一人操作电动泵控制开关,控制好压力与顶推力的匹配关系,就能轻松、快捷地拆解吊卡铰链轴。

猜你喜欢

受力液压调节
方便调节的课桌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基于MIDAS/Civil连续钢构的上部结构受力分析
上支承辊平衡缸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改进
《机床与液压》投稿要求
基于Stateflow的民机液压控制逻辑仿真与验证
液压扭矩扳手的不确定度评定
“弹力”练习
底排药受力载荷及其分布规律
汽油机质调节